如何写新的Python OP
如何写新的Python OP
Paddle 通过 py_func 接口支持在Python端自定义OP。 py_func的设计原理在于Paddle中的Tensor可以与numpy数组可以方便的互相转换,从而可以使用Python中的numpy API来自定义一个Python OP。
py_func接口概述
py_func 具体接口为:
def py_func(func, x, out, backward_func=None,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None):
pass
其中,
- x 是Python Op的输入变量,可以是单个 Tensor | tuple[Tensor] | list[Tensor] 。多个Tensor以tuple[Tensor]或list[Tensor]的形式传入。
- out 是Python Op的输出变量,可以是单个 Tensor | tuple[Tensor] | list[Tensor],也可以是Numpy Array 。
- func 是Python Op的前向函数。在运行网络前向时,框架会调用 out = func(*x) ,根据前向输入 x 和前向函数 func 计算前向输出 out。在 func 建议先主动将Tensor转换为numpy数组,方便灵活的使用numpy相关的操作,如果未转换成numpy,则可能某些操作无法兼容。
- backward_func 是Python Op的反向函数。若 backward_func 为 None ,则该Python Op没有反向计算逻辑; 若 backward_func 不为 None,则框架会在运行网路反向时调用 backward_func 计算前向输入 x 的梯度。
-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 为反向函数 backward_func 中不需要的输入,可以是单个 Tensor | tuple[Tensor] | list[Tensor] 。
如何使用py_func编写Python Op
以下以tanh为例,介绍如何利用 py_func 编写Python Op。
- 第一步:定义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
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均由Python编写,可以方便地使用Python与numpy中的相关API来实现一个自定义的OP。
若前向函数的输入为 x_1, x_2, …, x_n ,输出为y_1, y_2, …, y_m,则前向函数的定义格式为:
def foward_func(x_1, x_2, ..., x_n):
...
return y_1, y_2, ..., y_m
默认情况下,反向函数的输入参数顺序为:所有前向输入变量 + 所有前向输出变量 + 所有前向输出变量的梯度,因此对应的反向函数的定义格式为:
def backward_func(x_1, x_2, ..., x_n, y_1, y_2, ..., y_m, dy_1, dy_2, ..., dy_m):
...
return dx_1, dx_2, ..., dx_n
若反向函数不需要某些前向输入变量或前向输出变量,可设置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 进行排除(步骤三中会叙述具体的排除方法)。
注:,x_1, …, x_n为输入的多个Tensor,请以tuple(Tensor)或list[Tensor]的形式在py_func中传入。建议先主动将Tensor通过numpy.array转换为数组,否则Python与numpy中的某些操作可能无法兼容使用在Tensor上。
利用numpy的相关API完成tanh的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编写。下面给出多个前向与反向函数定义的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 前向函数1:模拟tanh激活函数
def tanh(x):
# 可以直接将Tensor作为np.tanh的输入参数
return np.tanh(x)
# 前向函数2:将两个2-D Tenosr相加,输入多个Tensor以list[Tensor]或tuple(Tensor)形式
def element_wise_add(x, y):
# 必须先手动将Tensor转换为numpy数组,否则无法支持numpy的shape操作
x = np.array(x)
y = np.array(y)
if x.shape != y.shape:
raise AssertionError("the shape of inputs must be the same!")
result = np.zeros(x.shape, dtype='int32')
for i in range(len(x)):
for j in range(len(x[0])):
result[i][j] = x[i][j] + y[i][j]
return result
# 前向函数3:可用于调试正在运行的网络(打印值)
def debug_func(x):
# 可以直接将Tensor作为print的输入参数
print(x)
# 前向函数1对应的反向函数,默认的输入顺序为:x、out、out的梯度
def tanh_grad(x, y, dy):
# 必须先手动将Tensor转换为numpy数组,否则"+/-"等操作无法使用
return np.array(dy) * (1 - np.square(np.array(y)))
注意,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的输入均是 Tensor 类型,输出可以是Numpy Array或 Tensor。 由于 Tensor 实现了Python的buffer protocol协议,因此即可通过 numpy.array 直接将 Tensor 转换为numpy Array来进行操作,也可直接将 Tensor 作为numpy函数的输入参数。但建议先主动转换为numpy Array,则可以任意的使用python与numpy中的所有操作(例如”numpy array的+/-/shape”)。
tanh的反向函数不需要前向输入x,因此我们可定义一个不需要前向输入x的反向函数,并在后续通过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 进行排除 :
def tanh_grad_without_x(y, dy):
return np.array(dy) * (1 - np.square(np.array(y)))
- 第二步:创建前向输出变量
需调用 Program.current_block().create_var 创建前向输出变量。在创建前向输出变量时,必须指明变量的名称name、数据类型dtype和维度shape。
import paddle
paddle.enable_static()
def create_tmp_var(program, name, dtype, shape):
return program.current_block().create_var(name=name, dtype=dtype, shape=shape)
in_var = paddle.static.data(name='input', dtype='float32', shape=[-1, 28, 28])
# 手动创建前向输出变量
out_var = create_tmp_var(paddle.static.default_main_program(), name='output', dtype='float32', shape=[-1, 28, 28])
- 第三步:调用 py_func 组建网络
py_func 的调用方式为:
paddle.static.nn.py_func(func=tanh, x=in_var, out=out_var, backward_func=tanh_grad)
若我们不希望在反向函数输入参数中出现前向输入,则可使用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 进行排查,简化反向函数的参数列表。
paddle.static.nn.py_func(func=tanh, x=in_var, out=out_var, backward_func=tanh_grad_without_x,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in_var)
至此,使用 py_func 编写Python Op的步骤结束。可以与使用其他Op一样进行网路训练/预测。
注意事项
- py_func 的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内部不应调用 paddle.xx组网接口 ,因为前向函数和反向函数是在网络运行时调用的,而 paddle.xx 是在组建网络的阶段调用 。
- skip_vars_in_backward_input 只能跳过前向输入变量和前向输出变量,不能跳过前向输出的梯度。
- 若某个前向输出变量没有梯度,则 backward_func 将接收到 None 的输入。若某个前向输入变量没有梯度,则我们应在 backward_func 中主动返回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