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内亿万的晶体管制程工艺

芯片内亿万的晶体管制程工艺

一.原理

晶体管并非是安装上去的,芯片制造其实分为沙子-晶圆,晶圆-芯片这样的过程,而在芯片制造之前,IC涉及要负责设计好芯片,然后交给晶圆代工厂。

芯片设计分为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前端设计(也称逻辑设计)和后端设计(也称物理设计)并没有统一严格的界限,涉及到与工艺有关的设计就是后端设计。芯片设计要用专业的EDA工具。

 

 

如果我们将设计的门电路放大,白色的点就是衬底, 还有一些绿色的边框就是掺杂层。

 

 当芯片设计好了之后,就要制造出来,晶体管就是在晶圆上直接雕出来的,晶圆越大,芯片制程越小,就能切割出更多的芯片,效率就会更高。

举个例子,就好像切西瓜一样,西瓜更大的,但是原来是切成3厘米的小块,现在换成了2厘米,是不是块数就更多。所以现在的晶圆从 2 寸、4 寸、6 寸、8 寸到现在 16 寸大小,

制程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栅极的大小,也可以成为栅长,它的距离越短,就可以放下更多的晶体管,这样就不会让芯片不会因技术提升而变得更大,使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就越小。但是我们如果将栅极变更小,源极和漏极之间流过的电流就会越快,工艺难度会更大。

 

 芯片制造共分为七大生产区域,分别是扩散、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抛光、金属化。

其中雕出晶圆的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就是光刻和蚀刻,光刻技术是一种精密的微细加工技术。常规光刻技术是采用波长为2000~4500的紫外光作为图像信息载体,以光致抗光刻技术蚀剂为中间(图像记录)媒介实现图形的变换、转移和处理,最终把图像信息传递到晶片(主要指硅片)或介质层上的一种工艺。

 

 

 光刻技术就是把芯片制作所需要的线路与功能区做出来。简单来说芯片设计人员设计的线路与功能区“印进”晶圆之中,类似照相机照相。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是印在底片上,而光刻刻的不是照片,而是电路图和其他电子元件。

 

 而蚀刻技术就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抗蚀剂薄层未掩蔽的晶片表面或介质层除去,从而在晶片表面或介质层上获得与抗蚀剂薄层图形完全一致的图形。集成电路各功能层是立体重叠的,因而光刻工艺总是多次反复进行。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要经过约10次光刻才能完成各层图形的全部传递。

在半导体制造中有两种基本的刻蚀工艺:干法刻蚀和湿法腐蚀。目前主流所用的还是干法刻蚀工艺,利用干法刻蚀工艺的就叫等离子体蚀刻机。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型的干法刻蚀工艺,应用涉及硅片上各种材料。被刻蚀材料主要包括介质、硅和金属等,通过与光刻、沉积等工艺多次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底层电路、栅极、绝缘层以及金属通路等。

 

 驱动之家有一片的CPU的制造过程,《从沙子到芯片:且看处理器是怎样炼成的》,就从微观上讲解了这个步骤。

在涂满光刻胶的晶圆(或者叫硅片)上盖上事先做好的光刻板,然后用紫外线隔着光刻板对晶圆进行一定时间的照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线使部分光刻胶变质,易于腐蚀。

 

 溶解光刻胶:光刻过程中曝光在紫外线下的光刻胶被溶解掉,清除后留下的图案和掩模上的一致。

 

 “刻蚀”是光刻后,用腐蚀液将变质的那部分光刻胶腐蚀掉(正胶),晶圆表面就显出半导体器件及其连接的图形。然后用另一种腐蚀液对晶圆腐蚀,形成半导体器件及其电路。

 

 清除光刻胶:蚀刻完成后,光刻胶的使命宣告完成,全部清除后就可以看到设计好的电路图案。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光刻胶。我们要知道电路设计图首先通过激光写在光掩模版上,然后光源通过掩模版照射到附有光刻胶的硅片表面,引起曝光区域的光刻胶发生化学效应,再通过显影技术溶解去除曝光区域或未曝光区域,使掩模版上的电路图转移到光刻胶上,最后利用刻蚀技术将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而光刻根据所采用正胶与负胶之分,划分为正性光刻和负性光刻两种基本工艺。 在正性光刻中,正胶的曝光部分结构被破坏,被溶剂洗掉,使得光刻胶上的图形与掩模版上图形相同。相反地,在负性光刻中,负胶的曝光部分会因硬化变得不可溶解,掩模部分则会被溶剂洗掉,使得光刻胶上的图形与掩模版上图形相反。

 

 可以说,在晶圆制造中,直径30厘米的圆形硅晶薄片穿梭在各种极端精密的加工设备之间,由它们在硅片表面制作出只有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沟槽或电路。热处理、光刻、刻蚀、清洗、沉积……每块晶圆要昼夜无休地被连续加工两个月,经过成百上千道工序,最终集成了海量的微小电子器件,经切割、封装,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石——芯片。

 

 这是一个Top-down View 的SEM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见CPU内部的层状结构,越往下线宽越窄,越靠近器件层。

 这是CPU的截面视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层状的CPU结构,由上到下有大约10层,其中最下层为器件层,即是MOSFET晶体管

 

 二.工艺流程

提炼单晶硅锭

最廉价的硅来源非沙子莫属,因此半导体材料中采用的硅元素就是从沙子(SiO)中提取出来的。 

通常,生产单晶硅锭的公司会将沙子从的硅元素提取出后来经过高温整形、多次提纯等手段得到电子级硅(EGS),纯度为99.9999%。

然后将纯硅在1400C的锅中融化,把包含所需晶体取向的小晶种插入熔融的硅中,再缓慢地(1毫米/分钟)拔出,这样硅晶体就被制造成了圆柱形的单晶硅锭,单个单晶硅锭的重量约为100公斤。

晶圆加工

主要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单晶硅锭横向锯成圆盘,再进行抛光和晶体定向,得到如镜面般平整的晶圆;第二步是对晶圆进行热氧化,这个时候纯硅会经过充氧的高温炉,从而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作为晶体管的进时栅极氧化物层。

光刻

所谓的光刻工艺包括掩膜和光蚀刻两个部分。首先是将具有抗光蚀能力的光刻胶涂敷到晶圆上,在硅基表层形成电路图案。 

 

 然后利用光对准器将晶圆对准掩膜,晶圆将透过掩膜镂空部分暴露在紫外线下,此时暴露部分的光刻胶变成可溶状态,从而将掩膜版上的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基上。

刻蚀

按光刻机刻出的电路结构,在硅片上进行微观雕刻,刻出沟槽或接触孔。

 

 

 具体来说,刻蚀是利用显影后的光刻胶图形作为掩模,再借助化学液体或等离子体在衬底上腐蚀掉一定深度的薄膜物质,随后得到与光刻胶图形相同的集成电路图形。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是芯片制造工艺中的一种重要的掺杂技术,也是控制MOSFET阈值电压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常是在真空、低温的环境下,将磷化氢或三氯化硼杂质离子加速,获得有一定动能的杂质离子,然后将离子束摄到敷有光刻胶掩膜的晶圆上。

有光刻胶掩盖的部分,离子束无法穿透光刻胶而被阻挡开来;没有掩盖的部分,离子束会被注入到衬底上,实现掺杂,而掺杂深度取决于离子束的能量。

离子注入完成后,必须进行光刻胶的彻底清除工作,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金属化

金属化指的是采用沉积等方式将金属薄膜沉积到晶圆上,再通过金属薄膜光刻,形成表面金属连线,将各个元器件连接到一起的工艺。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刻蚀出接触孔。第二步是制备金属薄膜,主要导电金属材料可能是铝合金或金,手段通常包括蒸发、溅射、金属CVD以及电镀等,目前金属CVD因具有很强的台阶覆盖能力。

第三步是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或剥离技术去除布线以外的部分,形成相互连接的金属导线。第四步是进行合金化的热处理,从而保证芯片和金属之间有较好的导电性。

最后是平坦化,减少因晶圆表面的不平整度带来的光传播的精确度受损,从而影响其准确地进行图形制作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不仅会被用到表层,当金属层增加的时候也会被用到中间层中。

晶圆测试

当载有集成电路的晶圆加工出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减少封装的成本,提早筛选出有问题的集成电路模块(芯片原型)。

具体操作是采用探针测试平台,在无尘室中根据事先定义好的测试点对芯片原型进行交直流、光照等电气性能测试。

该测试通过治具可以对测试平台上的晶圆进行一次性测试,而无需对芯片逐一进行,因此测试效率较高。

切割与封装

每个晶圆都包含数百至上万个芯片,通过金刚石锯将晶圆切割成单片,经过减薄工序,然后针对每一个单片(芯片)进行电气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有问题,这颗芯片就会被丢弃;如果测试结果合格,该芯片就会被送去封装。在封装前,将会使用显微镜对芯片进行复检,只有通过复检的芯片才会被真正封装起来。

封装测试

对于芯片来说,出厂前测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前两项分别是晶圆测试和芯片测试。最后一项测试是封装测试,也就是芯片出厂前测试。据统计,这三项测试将会占据整个芯片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1/4至1/2。

此时的待测芯片已经包裹了一层封装,没有那么脆弱了,因此对于测试环境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不需要无尘室测试了。

但是对于封装测试而言,由于封装本身的阻挡,测试探针无法触及芯片内部,测试范围受到限制的同时,也增加了测试的复杂度。

据悉,一般的芯片封装测试包括各种环境下的消耗功率、发热量、运行速度、耐压度等多项电气特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编程、烧录验证工序。

有的时候根据客户的要求,也会做一些针对性测试,看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当测试结果一切正常,该芯片就会被打上规格、型号及出厂日期等丝印,等待打包出厂了。

 

posted @ 2020-05-01 14:35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25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