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一次结对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首页 - 软件工程2024 - 福州大学 - 班级博客 - 博客园 (cnblogs.com)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2024秋软件工程结对作业(第一次之需求分析和原型设计) - 作业 - 软件工程2024 - 班级博客 - 博客园 (cnblogs.com)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对客户现实困扰进行需求分析和并学习实现原型设计 |
学号 | 102201218 102201225 |
一、原型开发工具及链接
我们选择墨刀为原型开发工具,原型展示在线链接如下:https://modao.cc/abar/share/2igLXmskcmetEG5qeIA
二、阅读《构建之法》
(一)第三章
1. 软件开发流程与个人成长
- 团队的流程与个人的流程:软件开发不仅仅是团队的合作,更是每个人独立工作的结晶。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最终软件的质量,这就像木桶原理一样,一个短板就能决定整个团队的水平。
- 衡量软件工程师水平的指标:PSP认为有四个关键因素——项目任务的大小、花费的时间、质量如何以及是否按时交付。这些因素就像衡量勇士实力的标准,缺一不可。
2. 成长之路
- 积累知识与经验:作为初生的软件工程师,我们需要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提升技术技能,积累问题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 提升职业技能:除了技术技能,我们还需要提升职业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让我们在软件开发战场上更加游刃有余的法宝。
3. 团队合作与代码规范
- 代码风格的原则:简明、易读、无二义性,就像诗歌一样,让人赏心悦目。注释就像注释者的灵魂,解释着每一部分的功能和注意的地方。
- 团队合作的力量:结对编程、互相学习、互相磨合,就像两个勇士并肩作战,共同创造奇迹。
(二)第八章
1. 获取和引导需求
- 利益相关者的声音:软件的需求不仅来自用户,还来自顾客、市场分析者、监管机构、集成应用商、软件团队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我们需要像侦探一样,去挖掘和引导他们的需求。
- 常用方法和步骤:焦点小组、深入面谈、卡片分类、用户调查问卷、用户日志研究、人类学调查、眼动跟踪研究等方法,就像是我们手中的利器,帮助我们准确地获取需求。
2. 分析和定义需求
- 需求的划分:产品功能性的需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等,就像是对战场的全方位侦查,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3. 验证需求与生命周期管理
- 验证需求:就像是对情报的验证一样,我们需要确保获取的需求是真实可靠的。
- 生命周期管理: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就像是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持续收集情报一样重要。
NABCD模型:NABCD模型是一种用于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由需求(Need)、做法(Approach)、好处(Benefit)、竞争(Competitors)、推广(Delivery)五个部分组成。这个模型有助于团队或个人在项目策划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全面考虑市场需求、自身优势、竞争对手和推广策略,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率。
三、NABCD模型分析
1. 需求分析(N-Need)
用户需要一个平台来方便地寻找和组建跨专业、多学科的项目团队,以解决在校园里实现跨专业合作机会有限的问题。他们需要能够轻松找到具有设计、编程、市场营销等不同技能的合作伙伴,并共同推进项目。
2. 做法(A-Approach)
我们设计了微信小程序——“小福帮”,允许用户注册并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方向。该小程序提供搜索、筛选和项目管理功能,通过投递简历、聊天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教师根据项目需求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同时,小程序设置了论坛模块,方便用户寻求帮助。
3. 好处(B-Benefit)
- 小程序页面简洁,操作简单,用户上手快。
- 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跨专业的合作伙伴,组建多元化的项目团队,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和积累人脉。
- 项目管理和沟通功能确保项目顺利组建,有效地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 平台作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和成果的窗口,增加就业和学术发展的机会。
- 论坛模块成为分享和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社区,学生可以在项目之外交流学科知识、求助请教,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 竞争(C-Competitors)
- 目前,大学生在大学中想要实现跨专业合作,通常通过人脉推荐、导师介绍、表白墙发布求助以及社团活动等方式实现,而这些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机会有限、存在明显的信息差、沟通成本高。
- 市场上可能存在一些类似的社交平台或项目合作平台,但针对大学生跨专业合作的专门平台较少,且重心大多在社交而不在项目团队组建上。
- “小福帮”小程序专注于满足这一特定需求,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匹配和服务。同时,通过与学校合作、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增加知名度和用户粘性,支持跨专业项目的持续发展。
5. 推广(D-Delivery)
- 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与学生组织、社团合作,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与校方合作,将平台纳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支持平台。* 利用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线上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学生注册和使用。
四、原型设计思路
1. 流程图
2. UML用例图
五、原型界面及功能展示
1. 登录
- 授权手机号/授权失败
- 身份选择-信息完善
- 流程展示:登录页面-授权成功-身份选择-信息完善
2. 首页
-
主要包含 动态资讯、项目推荐、项目风采三个模块
-
下方导航栏对应 首页、项目、消息、我的 四个模块的主界面
-
发布招募:进行项目发布,寻找项目团队成员
-
加入项目:进入项目首页,浏览选择项目
-
首页主界面:
-
流程展示:
- 首页动态资讯-项目推荐-返回动态资讯-项目风采-返回
- 首页动态资讯-加入项目-返回首页-项目发起-返回
3. 项目
-
项目主界面设置可滑动的项目展示
-
右上角有筛选按键,可以针对自身需求进行项目筛选
-
点击某个项目进入项目详情页面(滑动)进行查看,并加入团队。分为简历上传和直接沟通两个选择。
-
主界面右下角加号可发布项目
4. 消息
- 主要分为 我的投递和加入申请 两个模块。
- 在我的投递中可以和我所申请加入项目的项目发起者进行沟通。
- 在加入申请页面可以和申请加入我发布的项目的用户进行沟通。还可以接收我发布项目的加入申请,通过查看报名人员相关信息,进行简历查看或直接沟通后确认报名情况。
- 左上角可切换至论坛,通过发布论坛进行询问
5. 我的
- 该页面主要功能: 个人信息、最近浏览、我的动态查看。
- 通过我的项目进入项目管理(删除、修改、退出)。
- 进行隐私设置,设定个人信息的公开范围,加强隐私性。
- 明确用户协议、隐私政策,告知用户数据如何被收集、使用和保护。
六、系统维护与安全
1. 使用频率、便利度、和有效性
- 响应速度:确保小程序的响应速度快,无论是加载页面还是处理用户请求。
- 功能完善:提供完善的功能,如项目进度跟踪、资源共享等,以提高用户使用的有效性。
- 用户反馈: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功能,以提高使用频率和便利度。
- 帮助文档:提供清晰的帮助文档和教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 数据备份:提供数据备份和项目恢复功能,防止数据丢失。
2. 安全性和隐私性
- 数据加密: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 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如系统管理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 用户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机制,如身份证、学号审核、人脸认证等,增强账户安全性。
3. 时效性和相对封闭性
- 时效性:确保系统能够实时更新用户发布的组队信息,对过期项目进行定期清理。
- 用户审核:对加入小程序的用户进行审核,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 封闭性:仅限校内学生使用,以保护社区的纯净性和安全性。
七、PSP表格
根据作业完成过程,给出如下PSP表格:
PSP阶段 | 预估耗时 | 实际耗时 | 完成情况 |
---|---|---|---|
阅读《构建之法》 | 1 | 1 | 按时完成 |
需求分析 | 2 | 3 | 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稍有延误 |
构建原型模型 | 7 | 12 | 对原型不断完善,时间稍长 |
调试和修改 | 2 | 5 | 调整跳转以及细节上的BUG |
文档编写 | 3 | 5 | 素材整理时间稍长 |
问题分析与总结 | 1 | 1 | 按时完成 |
八、结对工作过程
- 利用墨刀团队版能够协同合作。
- 通过微信和线下进行沟通和合作。
九、总结
102201218肖晗涵 本人
通过本次结对作业,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原型,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构建之法》,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尤其是NABCD模型让我对软件工程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它给予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框架,让我更好地理解跨专业项目合作这个项目需求,使原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我们使用墨刀进行原型设计,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界面和交互,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评估平台的可操作性和用户体验。同时,此外,通过不断地原型调整和完善,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充分理解和分析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了小程序“小福帮”,一个为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跨专业项目合作平台。
在结对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理论中疏漏的部分。
回顾整个作业过程,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在需求分析阶段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不清晰,在设计阶段各自的功能预期存在差异等。但经过我们耐心的沟通交流,这些问题最终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作业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总的来说,这次跨专业项目合作平台的作业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经历。它让我学习道路团队协作、需求分析、项目设计、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我期待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更多的实践项目中去。
102201225陈碧煌
这次结对作业收获很多!!首先就是不用写代码的活确实很乐意干,其次我发现原型设计和理解需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看起来我们好像只需要做一个“创新创业互助结对小程序”,但是实际上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考虑面向的用户,不同的功能界面等等。这让我突然发觉,原来平常的小程序我们看上去好像功能很简单,但是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界面都需要在开发的时候考虑进去。“小福帮”是我和队友的第一个设计,我认为已经符合了我的预期,同时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了解需求和原型设计的知识,相信对未来的我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