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基础

  1. 第一个类
    class Circular:
        def __init__(self,radius):
            self.radius = radius
        def perimeter(self):
            print('周长:%s'%str(self.radius*3.14*2))
            return self.radius*3.14*2
        def area(self):
            print('面积:%s'%str(self.radius*self.radius*3.14))
            return self.radius*self.radius*3.14
    
    obj = Circular(30)
    obj.perimeter()
    obj.area()
  2. 类的私有字段
    # 类的私有字段、方法
    # 在字段名前加上__该字段就成为了私有字段,只能在类的内部访问。就算是派生类(子类)也无法访问 
    '''
    私有字段的实现原理,在Python解释器读到__开头的字段时,会给该字段改名,改为 ‘_类名__字段名’,
    
    所以使用_类名__字段名 这个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私有字段,但是不推荐这样访问
    
    私有方法也是同理
    
    注:在Python解释器从上到下读取类代码的时候,只要遇到私有字段都会将名字改为‘_类名__字段名’,不管是调用还是定义
    
    '''
    
    class A:
        __name = '类的私有字段'
        def __f1(self):
            print('__f1')
        def f2(self):
            self.__f1()
    class B(A):
        def fun(self):
            print(self._A__name)
            
    b1 = B()
    b1.fun()
    a1 = A()
    a1.f2()

     

  3. 类的私有方法
    class Parent():
        def __func(self):
            print('in Parent func Parent的私有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__func()
            
            
    class Son(Parent):
        def __fun(self):
            print('in Son func Son的私有方法')
            
    son1 = Son()
  4. 类的私有静态属性
    class A:
        __fun = 0
        def __init__(self,age):
            self.__arg = '类的私有静态对象属性'
            self.__age = age
        def func(self):
            print(self.__arg)
            print(self.__age)
    #     def __fun(self):
    #         print(666)
    a1 = A(12)
    print(A.__dict__)
    a1.func()

     

  5. @property装饰器
    # 创建一个类,计算BMI指数
    '''
    @property装饰器
    property 可以让一个方法,伪装成属性使用。下面是示例
    
    '''
    class Bmi:
        def __init__(self,weight,hight,name):
            self.weight = weight
            self.hight = hight
            self.name = name
        @property
        def bmi(self):
            b = self.weight / self.hight ** 2
            if b < 18.5:
                return '《Name:%s BMI:%s》过轻:低于:18.5'%(self.name,format(b,'0.2f'))
            
            elif b <= 23.9:
                return '《Name:%s BMI:%s》正常:18.5~23.9之间'%(self.name,format(b,'0.2f'))
            
            elif b <= 27:
                return '《Name:%s BMI:%s》过重:24~27之间'%(self.name,format(b,'0.2f'))
            
            elif b <= 32:
                return '《Name:%s BMI:%s》肥胖:28~32之间'%(self.name,format(b,'0.2f'))
            
            else:
                return '《Name:%s BMI:%s》非常肥胖:高于32'%(self.name,format(b,'0.2f'))
            
    bmi = Bmi(73,1.77,'kkk')
    print(bmi.bmi)

     

  6. @property 属性的修改
    # property 属性的修改
    '''
    @property装饰器
    property 可以让一个方法 伪装成属性使用。
    
    伪装属性的修改
    @需要修改的属性.setter 下面是示例
    
    注: 要使用 setter 装饰器 必须要存在@property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 查看属性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self.__age
        
        # 修改属性
        @age.setter 
        def age(self,a1):      
    
            self.__age = a1 if isinstance(a1,int) else self.__age
        # 删除属性
        @age.deleter
        def age(self):
            del self.__age
        
    a1 = A('kkk',28)
    print(a1.age)
    a1.age = a1.age + 1
    print(a1.age)
    del a1.age

     

  7. 类方法
    # 类方法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self)
        @classmethod    
        def func1(cls):
            # cls 就是 A 这个类
            print('传入的cls',cls)
            return cls()
        
        
    a1 = A.func1()
    a1.func()
    # 对象调用类方法,自动传入的cls也是类本身。
    a2 = A()
    a2.func1()
    '''
    类方法的使用场景
    
    1.类中 有些方法不需要对象参与
    2.对类中的静态变量进行改变,要用类方法
    3.在父类中获取,子类类空间
    
    '''
    # 在父类中获取,子类类空间
    class A:
        @classmethod
        def func(cls):
            print(cls)
    class B(A):
        pass
    B.func()

     

  8. 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没有self,cls 不用默认传入 对象和类
    '''
    class A:
        @staticmethod
        def func():
            print(666)
    A.func()

     

  9. 类继承C3算法
    # 类多继承c3算法
    '''
    在下面各类的关系
         H
    G(H)     F(H)
    E(G)     D(F)
    C(E)     B(D)
        A(B,C,D)
        
    查看A的寻找方法:
    1.列出 B,C,D的深度查找顺序(从左往右),然后把A的继承顺序放到最后
        得到:[B,D,F,H] [C,E,G,H] [D,F,H] [B,C,D]
        在后面,我们把列表的第0个元素,叫做头 后面的叫做尾
    
    2.我们取出第一个列表的头 也就是[B,D,F,H]中的第一个元素B,去和剩下列表的尾里面查找,是否有重复的。
        的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那就把B放到一个新列表中,并且在原来所有列表中删除B
        执行完这一步之后的结果:
            [D,F,H] [C,E,G,H] [D,F,H] [C,D]
            新列表 [B,]
            
    3.然后我们用 [D,F,H] [C,E,G,H] [D,F,H] [C,D] 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D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的到结果,有重复的。那么我们跳过第一个列表,取出第二个列表的头 C。来执行2步骤 
        得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D,F,H] [E,G,H] [D,F,H] [D]
            新列表 [B,C ]
    ========================== 后面都是重复前面的步骤2 ====================================== 
    
    4.然后我用继续用 [D,F,H] [E,G,H] [D,F,H] [D]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D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的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F,H] [E,G,H] [F,H] []
            新列表 [B,C,D ]
    5.然后我用继续用 [F,H] [E,G,H] [F,H]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F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的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H] [E,G,H] [H] 
            新列表 [B,C,D,F ]
            
    6.然后我用继续用 [H] [E,G,H] [H]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H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得到结果,有重复的 那么我们跳过第一个列表,取出第二个列表的头 E。来执行2步骤 
        得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H] [G,H] [H] 
            新列表 [B,C,D,F,E ]
          
    7.然后我用继续用 [H] [G,H] [H] 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H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得到结果,有重复的 那么我们跳过第一个列表,取出第二个列表的头 G。来执行2步骤 
        得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H] [H] [H] 
            新列表 [B,C,D,F,E,G ]
    
    8.然后我用继续用 [H] [H] [H]  来继续执行 2步骤。取出头 H 查看在其他列表的尾中是否有重复的
        得到结果,没有重复的。
        执行之后的结果:
            [] [] [] 
            新列表 [B,C,D,F,E,G,H ] 最后把A类自己加到第一个,把object加到最后
    
    9.得到最终寻找结果 [A,B,C,D,F,E,G,H,object ]
        
     '''
    class H:
        def func(self):
            print('H func')
            
    class G(H):
        def func(self):
            print('G func')
    
    class F(H):
        def func(self):
            print('F func')
            
    class E(G):
        def func(self):
            print('E func')
    
    class D(F):
        def func(self):
            print('D func')
            
    class C(E):
        def func(self):
            print('C func')
    
    class B(D):
        def func(self):
            print('B func')
    
    class A(B,C,D):
        def func(self):
            print('A func')
    
    print(A.mro())

     

posted on 2019-07-24 16:47  信奉上帝的小和尚  阅读(1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