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墓碑

当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当我们不再做程序的时候,唯有这些博客,记录着我们曾经为程序而存在着,为程序而活着。

博客园 首页 联系 订阅 管理

今天晚上本应该去上有关《赏析古典四大名著》的选修课,考虑到明天的英语口语作文和程序设计的实验中段考核,但我却翘课了。

当然这不是借口,学生既然到校,就应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上课。但我实在觉得他讲的是照本宣科,20年中文系教龄,但讲课毫无吸引力和创新性,就像古代的教书先生,一点不能引发我的思考,思维受到禁锢。我以为上文学课是一种留白的艺术,学生思维角度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必强求要遵从老师或是国学大师的观点,老师只是启发大家的思维,可以适当点评,但不可以打压。

倒是有一点让我“佩服”的,第一节上课,就告诉我们要点名,而且会看情况,分时段,不定数目点名,给我的第一反应,她使用这一套相当纯熟,这是大量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前没少用。人才。

第二次上课,还没打铃,老师竟开始点名了,强。回头一看,座位基本满座,答到的声音此起彼伏,足足点了十分钟。中途下课时间到,令我惊讶但又在意料之中的场景出现了,同学三三两两背着书包,脸上挂的肆无忌带的笑容,缓缓地走出课室,而老师就在讲台上,看着这一切发生,也许是是习惯了吧,默默地看着,在上课,三分之一的人走了,老师说了一句:“下次课后点名”。

我突然觉得痛心,不知为她还是为自己。学生只是为了要学分顺利毕业,对他们来说,专业知识才是以后安生立命的保障,自然对上什么漠不关心。但是这是中国的经典名著呀,我们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都在书中体现,而我们却不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这样文化传承出现裂痕,我们拿什么去影响别国,教化自己的子孙。

对老师来说,大学教书20载,而且是中文系,还把四大名著教成这样,还要靠点名来聚拢学生上课,也是很悲哀的。

唯一让我记忆深刻,值得我永远记住的是“你怎么对带生活,学习,那他们就怎样对待你。”

posted on 2011-05-23 23:01  程序的墓碑  阅读(1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