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永远消失

鲜活的生命,悄无声息地消失。他们的死,既不壮烈,也不浪漫,当时无人知晓,今后或许也不会再被提起。但只要仍有人记得,他们的死便并非毫无意义。这也是卡萝尔·莫莉拍摄这部纪录片并制作游戏的目的。人,不能永远消失。他们的故事,应让世人知晓。
  
  
一、被遗忘的人
  
一座八百万人的城市,生命消失于闹市街头,却无人知晓。这一切是否会发生在你我身上?
  2003年年底,英国北伦敦郊区伍德格林的一间廉租公寓内,一名38岁的女子死于其中。去世前,她正在包装圣诞礼物。
  世界运转如常。公寓楼下,商店准时开张,准时打烊。步行道上,行人擦肩而过,各奔东西。附近的大型超市,生意兴隆,一辆辆货车驶进驶出。无数人从楼前经过,没人知道楼上女子已经去世。
  直到两年多后,2006年1月,因住户拖欠租金,当地房屋检查员强行进入这间公寓,才发现了女子的遗体。
  她躺在沙发上,保持着临终前的姿势。身边摆着一小堆包装好的圣诞礼物,落满灰尘。客厅里,灯和暖气仍然开着,电视仍在播放BBC一台的节目。门后,账单、广告单、海报散落一地。厨房里,尚未清洗的碗碟堆在水槽内。冰箱里的食物,保质期截至2003年。
  现场勘查后,警方认为这是一起自然死亡,确切死因已不可知。根据牙齿记录,法医确定了死者身份:乔伊丝·卡萝尔·文森特(Joyce Carol Vincent)。
  《卫报》、《太阳报》、《每日电讯报》等英国媒体相继报道此事,慨叹邻里关系之淡漠。而后,以同样快的速度,媒体的好奇心集体消失。互联网上仍有零星讨论,但大多数人把这当成一个不足凭信的“都市传说”。还有人将乔伊丝想象为一个整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懒人,甚至称她为“可怜的婊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冷言冷语也消失了。乔伊丝·文森特再次被这个世界遗忘。
  
媒体的声音集体消失,互联网上仍有零星讨论,但大多数人把这当成不足凭信的“都市传说”
  卡萝尔·莫莉(Carol Morley)无法释怀。她觉得,人不应该就这样消失。
  2006年的一天,乘坐地铁时,她捡起别人丢弃的一份《太阳报》,读到关于乔伊丝的报道。这篇报道采访了警察、法医、官员,以及同住一幢楼的其他住户,却没有乔伊丝的生平介绍,也没有她生前的照片。
  “电视闪烁不定的光线照在乔伊丝腐烂的尸体上,这一幕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卡萝尔说,“下了地铁,走在拥挤的人群里,我问自己:一座居住了八百万人的城市,有人突然消失了这么久,为什么竟然没人发现?乔伊丝生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被遗忘?这一切会不会发生在你我身上?”
  卡萝尔决定寻访乔伊丝的亲朋好友,将他们的记忆拼接起来,拍摄一部纪录片,以此作为对这位孤独死去的女子的纪念,以及对世人的警醒。
  通过公开的官方记录,卡萝尔查到了乔伊丝以前的住址及家人的联系方式,但对方拒绝了采访请求。
  她联系当地议员,该议员曾要求警方重启调查,并质疑公用事业公司和住房协会,为何未能及早察觉住户的异常,但无人理会。“人已经死了这么久,而且并非死于谋杀,所以没人在乎。”议员无奈地说。
  卡萝尔在报纸和互联网上刊登广告,在出租车车身上张贴海报,标题是:“你认识乔伊丝·文森特吗?”她希望,认识乔伊丝的人,看到这份“寻人启事”后,能够主动联系她,向她讲述乔伊丝的故事。
  
  
二、还原历史
  
梦想随生命凋零,未及绽放。人不应该就这样消失,更不应死后仍遭受外界的歪曲与误解
  最先联系卡萝尔的是马丁·李斯特,乔伊丝年轻时的爱人。二十多年前,乔伊丝和马丁在同一家船运公司工作,那时她20岁。相识不久,两人坠入爱河,共度三年美好时光。
  “我们一起去古德伍德看赛车,去温布尔登看网球,听古典音乐,看歌剧,共进晚餐。”马丁回忆,“她是一个上进的女孩,工作努力,总在充实自己。她还参加过演讲培训班,发音就像BBC主持人那样标准。”
  乔伊丝的父母来自加勒比岛国,母亲在她11岁时去世,父亲是一名木匠,她还有四个姐姐。但她很少提及自己的童年,交往三年,马丁从未见过她的家人,也不清楚她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那会儿还是个愣头青,不想过安定的生活。”分手后,两人依然保持联系,直至她去世前一年。
  “她后来经常搬家,至少每年一次。这已经有点不对劲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希望那时自己能够多关心她。”马丁说。乔伊丝从不吸毒,也不酗酒,生活态度积极,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她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家都说,她长得像惠特妮·休斯顿。”马丁从包里掏出几张乔伊丝年轻时的照片,递给卡萝尔。这是卡萝尔第一次目睹她的容貌。
  对乔伊丝了解越多,卡萝尔就越好奇。她俩生于同一年,曾住同一个街区,也都是在11岁时,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乔伊丝生前也有很多梦想,这些梦想未及绽放即已凋零。卡萝尔决定把纪录片命名为《生命之梦》。
  
无论尸体存在与否,都会令人不适。首要之务是还原往事,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纪录片拍摄期间,英国第四频道的编导希拉里·佩金斯联系卡萝尔,建议她制作一款同名游戏,作为对纪录片的预热宣传。
  “内部讨论时,我们尽量避免称之为‘游戏’。它只是借用了游戏的架构。”希拉里说。她担心,一旦贴上“游戏”的标签,这个沉重的话题会被娱乐化,不仅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反而会削弱纪录片的主题。
  游戏被委托给一家名为“捉迷藏”(Hide & Seek)的工作室开发,主策划是英国游戏杂志《Edge》前主编玛格丽特·罗伯森(Margaret Robertson)。
  《生命之梦》与玛格丽特以往接触的游戏不同,乐趣并非主旨。她和她的团队设计的方案,被一一推翻。
  有人提议将乔伊丝的公寓设计为游戏场景,让玩者在其中自由探索,寻找答案。但玛格丽特认为,场景中的尸体难以处理,无论出现与否,都会令人感觉不适。而且,游戏的重心并非乔伊丝的死因,而是她生前的经历,以及她的悲剧带给人们的警示。
  初步讨论后,大家决定采用文字冒险游戏的形式。文字冒险游戏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以文字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玩者同样以文字输入指令,作出相应选择。
  但问题依然存在:玩游戏的人,会不会仅仅把这当成一款游戏?
  
  
三、死于麻木
  
“她死于人们的麻木。大家都很爱她,可她还是难逃被遗忘的命运”,“我有一种负罪感”
  卡萝尔陆续联系上乔伊丝年轻时的玩伴、校友和同事,他们对乔伊丝的一致印象是:漂亮、聪明、热情,而且有一副动听的歌喉。
  1997年至2001年,乔伊丝就职于全球知名会计事务所安永公司的资金部门,她对工作的敬业态度,令同事们印象深刻。这期间,她订了婚,但结局似乎并不太好。
  2001年,乔伊丝突然辞职。解释之一是她计划外出旅游,解释之二是她被猎头公司相中,准备跳槽。而从官方记录来看,离开安永后,乔伊丝迁往伦敦夏灵基区一家专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设立的庇护所暂住。
  “我觉得我们谈论的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我没法把死在廉租房里的乔伊丝,同我们认识的那个快乐的乔伊丝联系在一起。我一直以为,她应该住在一套豪华气派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别墅里。”她的前同事说。
  “她是个招人喜欢的女孩,可这些年,我们竟然没有任何联系,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有一种负罪感。”她的朋友说。
  “她死于人们的麻木。大家都很爱她,可她还是难逃被遗忘的命运。”她的另一个朋友说。
  乔伊丝的形象在卡萝尔脑中逐渐清晰: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喜欢交际,总是以美好的一面示人。所以,当她突然消失时,没人担心,大家以为她只是换了个地方,开始了一段更美好的新生活。
  
信息愈来愈开放、沟通愈来愈快捷的今天,思想的禁锢与同化依然存在,遗忘则变得越发容易
  《生命之梦》应该设计成一款怎样的游戏?玛格丽特想到了社交游戏。
  “听了乔伊丝的故事,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我应该时刻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在朋友圈里保持活跃,绝不能脱离自己的社交网络。”玛格丽特说。
  乔伊丝生前经常与同事去酒吧聊天,那是她的主要社交场所之一。“那会儿还没有Facebook,不像现在。有了Facebook,你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们保持联系。”她的前同事说。
  乔伊丝的故事似乎很适合借助Facebook进行传播,但仔细想想,玛格丽特又觉得并非如此。社交网站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并没有使人们变得更亲近,也没有让人们变得更真诚。
  “当你试图深入讨论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不仅仅是随手写就的只言片语或心灵鸡汤时,你会发现,Facebook并非理想平台。”玛格丽特说。况且,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没有Facebook的世界里,“你的母亲可能没有Facebook账号,你的父亲可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打开电脑”。
  乔伊丝生于1965年,那一年,英国电信塔正式投入使用。这座189米高的圆柱体是当时伦敦最高的建筑物,被视为英国通讯技术革命的象征。之后半个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从手机到互联网,交流越来越方便。
  正是在这样一个沟通越来越快捷、信息越来越开放的年代,乔伊丝孤独地死于房间一隅。
  
  
四、永不独行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观众齐声高唱《你永远不会独行》。那年,她二十五岁,风华正茂
  阿里斯泰尔·亚伯拉罕写信给卡萝尔,约她在伦敦见面。阿里斯泰尔曾是美国灵魂歌手贝蒂·赖特的巡回演出经理,五十多岁,留着一头长长的辫发。1990年代初,他与乔伊丝共同生活过两年。
  “她不仅漂亮,打扮得体,而且仿佛有一层光环包围着她。”在他眼里,乔伊丝是一个善于交际并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人。他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她,她会特地找来对方的作品熟悉,再见面时,双方相得甚欢。
  阿里斯泰尔回忆,1990年,他和乔伊丝一同前往温布利球场,参加为支持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而举办的慈善音乐会。乔伊丝与曼德拉见了面,还握了手。
  卡萝尔前往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档案馆,翻出这场音乐会的录像,搜索乔伊丝的身影。
  数小时徒劳无功,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电视画面中的曼德拉结束了演讲,人群开始欢呼,镜头切换至后台全景,对准参与这场演出的音乐人。
  就在这时,卡萝尔看见了乔伊丝。她转过头,冲着镜头的方向微笑,耳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卫星将乔伊丝的影像通过电视信号转播至全球61个国家的数百万家庭。这短短四秒,她仿佛复活了。音乐会结束后,现场观众齐声高唱《你永远不会独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
  那一年,乔伊丝·文森特25岁,楚楚动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十三年后,在伦敦的一间廉租公寓内,她悄无声息地死去。
  
两者虽无关联,但主题相同。重新评价过去,诚实面对,是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的开始
  历时六年的采访和拍摄,2011年12月,卡萝尔的纪录片《生命之梦》在英国正式公映。
  而同名游戏最终未能问世。玛格丽特始终无法解决横亘在她面前的那道难题:生与死、人性与功利、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尺度,该如何把握?
  “玩家的首要目标是打穿游戏。当他们遇到某个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时,总是倾向于作出功利化的选择。他们会想:‘游戏希望我给出一个怎样的答案?怎么回答才是正确的?’”
  这样一来,游戏便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乔伊丝的故事,不该以这种方式被记录。
  玛格丽特决定放弃游戏。她为纪录片重新设计了两部作品,尽管与乔伊丝的故事并无直接关联,但表达的是相同主题:时间悄然流逝,世界迅速改变,人们彼此相忘。
  作品之一《你的生命之梦》同样采用互动方式,但并不包含任何游戏元素。人们登录网站,回答一系列问题,比如,“当你死后,你的尸体被人发现需要多久”、“别人会如何评价你”、“有谁正在想念你”。
  答完所有问题,大约需要半个小时。“脱离游戏的框架后,人们更愿意敞开心扉,认真作答。”玛格丽特说。她希望人们籍此检视内心,重新评价自己的过去。诚实面对,是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的开始。
  一个阴暗潮湿的日子,玛格丽特前往乔伊丝生前居住的公寓楼。“这片街区虽然繁忙,但缺乏活力。车流很大,很吵闹。”她说,“我想象着乔伊丝最后一次走回公寓的情景,不知道那天的天气怎么样。”
  
  
结束语

  “我们的人性,由我们对待同胞的行为界定。”1961年诺 贝 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写道。
  卡萝尔为乔伊丝留下一部电影,玛格丽特为乔伊丝留下一个网站。
  而更多的人,从这个世界消失,没人悼念他们,没人为他们感到抱歉,甚至没人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
  今时今日,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posted @ 2013-07-02 12:52  子鱼_  阅读(2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