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终总结
2021 回顾
2020 年,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关键词:迷茫。
人生难得清醒,更何况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我在写这一篇年终总结的时候,只觉得时间好快,仿佛上一秒还在疫情中间迷茫徘徊,下一秒,我们的团队就已经有 7 个人了。
回看这一年,如果非要给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应该是:幸运。
恋爱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有些过度“理性”的人,也一直信奉着“爱人先爱己”的教条,所以一直也没什么恋爱的心思。
但今年遇到了一个女孩,她热烈阳光,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鲜活,我想说:“去 TMD 教条”。
尽管我们也会吵架,也会发生矛盾,但事后我们也总能真诚地交流,发现彼此的缺点,一起变得更好。
为什么都说「理解万岁」,而不是说「相爱万岁」?原因是,相爱是容易的,但真正的「相互理解」、「感同身受」又是不存在的。
所以,能够一起对于「我们」这个共同体做出贡献,一起进步,进而变成更好的「我们」这件事,本身就是幸福和幸运的。
所以幸运有你。
PS:跨年跟女朋友一起去看了《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感觉前边整个就是我们的翻版故事...感动ing...
走上管理岗
今年团队发展,我也是零经验走上了管理岗。
如果 100 分是满分的话,我觉得自己大概能得 50 分,差 10 分才能及格的程度。
尽管我的职场生涯短暂,但我的两任“领导”给了我很好的参考。
他们都给予我足够的信任和责任,给予我发挥的空间,我也积极主动,乐于学习和思考,收获成长。
可能是这段彼此信任的「旅程」,我们现在仍保持着一定频率的联系和沟通。
所以,当我第一次走上管理位,我也希望团队下的每个人,能找到自己发挥热情地方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成长」。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从招人上来说吧。我还是看了“不少”书的,但总体来说,我更认同左耳听风的做法和观点:
- 确认简历。先电话确认一下基本情况,再进行面试,避免把人叫来,然后又说工作经历和我们的工作有差距之类的话;
- 面试不要严肃。让应聘者拿出最自然真实的状态面对你,你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更多;
- 多让应聘者说说他的经历。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想法,思维和行为,比了解其技术技能更重要;
- 实际参与。如果没有一起工作过,没有一些实际的事情发生,单靠几个小时的面试很难了解一个人;
严格来说,我们团队的工作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所以对人员的技术要求就不会那么严格。
所以我更倾向于,在面试的时候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步清楚,找到那些认可我们所做的事,对此有强烈兴趣,又积极主动的同学。
技术差些没关系,愿意学就行。但从招聘的反馈来看,彼此适合的真的太难得了。
我在其中学习到的经验就是:共同工作一段时间是必要的。有时你找到一个彼此合适,他又在沟通时展示出来了足够的热情:
但第二天,可以「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另一条经验是:尽管技术不重要,但技术仍然是基础。特别是脑力活动为主的「程序创造」工作,如果缺少基础的「计算机思维」,这无疑会分散团队相当的精力。
再来说说团队管理这事儿吧。不得不说,写代码和团队管理这两件事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之所以给自己打不及格,很大程度,是因为很多时候,我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怪圈:我不得不在「发展业务」和「管理团队」之间做出选择。
因为业务在不断发展,时间也不会等人。
最开始的时候,我甚至时常冒出:「要不我自己三下五除二弄了算了」的想法。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停下来一反思,发现自己这么忙,团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进步,这很明显是一个恶性循环,一度非常焦虑
后来找到之前的领导「取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你应该从代码的思维之中跳出来”。
果然,当我渐渐关注在「如何拆解任务」上,团队效率明显就好一些了。
尽管我现在还是个不合格的「领导」,但我仍希望团队里面的每个小伙伴都能够获得成长,都能一起“合作”得很好,就算他们离开,也会觉得岁月值得那种。
有句话讲:
当一个好官的前提,并不是什么清正廉洁,而是首先你得是一个官。
所以很幸运,我已经是了✊✊✊。
一周精彩分享
今年 2 月 6 日,我发布了第一篇《一周精彩内容分享》,本意是希望自己「保持学习」的同时,也能「输出更多的价值」。
虽然突发情况停刊过两期,但总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到目前为止,总计发刊 45 期。
每周我都会抽出「相当的时间」,去做大量的阅读,筛选出我觉得本周值得关注和阅读的内容,然后整理排版推送给大家。
这不仅仅让我自己开拓了视野,这些门类繁杂的阅读,也让我的思维变得灵活。
虽然做不到阮一峰大大和产品沉思录这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但至少还是能做到每周解解闷儿的程度嘛...
如果对读者有所收获,那我就更开心啦~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欢迎喜欢的各位小伙伴推给身边的人,另外从 2022 年开始,周刊改到每周一的早上 07:30,如果你正好在上班途中,或许可以打开看看。
另外,今年除了给博客加上了 RSS 订阅之外,我还想考虑一下「邮件订阅」这事儿。
今年我订了蛮多 Newsletter,还蛮喜欢跟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的。
他们总是准时抵达,安静地躺在我的收件箱里,不搞标题党,不插入影响阅读的表情包,只以最朴素的方式把我需要的内容传递给我。在这个信息过载、垃圾泛滥的年代,最古老的电子邮件成了最好的避难所。
--方可成
所以,很幸运,今年把这事儿坚持了下来。
小结
今年可以说是相当「充实」的一年,这一年做了很多事,也没有做很多事。
其实纠结了很久这篇年终总结到底该怎么写,因为今年的变化太多太快了,相比那些经历,其实我更想分享这一年以来,我的思考和收获。
下面内容可能略长,感谢耐心观看!
#1 世界不是由因果组成的
提问:运气和能力,究竟是谁在主宰着我们的命运?
今年,无可厚非的,我们交付给市场的「产品」无疑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但如果重来一遍,我们仍然能“成功”吗?
我不确定。
但“玻璃大王”曹旺德的故事,让我难忘。曹老在《心若菩提》中说,福耀玻璃的历史上,充满了偶然性和运气的因素:
1976 开春,明溪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加上雨后的倒春寒,让大家无法出去走动,不得不在屋子里面闲坐聊天。正是在那几天,老曹认识了分别因为劳动教养和右派被下放到明溪农场进行劳动教育的老吴和小林。
老吴和小林见识比老曹更广,大家整天一起喝茶饮酒,时间长了,也自然聊起很多平时聊不到的东西。
他们建议老曹可以考虑做「水表玻璃」的生意,小小一块儿玻璃可以卖 5 毛钱,市场空间巨大,原材料成本不高,并且制作的工艺也并不难,可以解决。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就是老曹和玻璃最早的结缘。几年后,老吴和小林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玻璃厂,但这却成为了福耀玻璃所有故事的开始。
1984 年,高山水表玻璃厂做的风生水起。有一次,老曹到南平出差,企业做得好,他的精神状态也不错,于是跑到武夷山去玩儿了一圈。
在山上,他看到一只竹棍样式的拐杖。想着母亲的腿脚很不方便,于是他买了一根准备带回家。
上车的时候,司机小吴不高兴了,他告诉老曹:你小心一点,车玻璃千万不要碰破了。如果出了问题,你根本赔不起。
老曹心想,我就是做玻璃生意的,你不要吓唬我。他问小吴:你换玻璃要多少钱?
小吴的回答让他瞠目结舌:一片汽车玻璃要几千块。
回到高山县,心里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的老曹专门去汽车修理店转了转。这一转,他大吃一惊,换一块马自达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要 6000 元,如果加急的话,则需要 8000 元。
这又打开了福耀玻璃与汽车结缘的一页。
如果没有 1976 年开春的那几天大雨,如果没有 1984 年的武夷山之行,福耀玻璃,大概率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试想,如果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一众成功人士真的能重新来一遍,他们还能获得相同的成功吗?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因果关系主导的世界,偶然性、或者说运气,在其中起到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所以,关注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要把平台的能力当成是自己的能力;并且认同运气的成分,我们做事才能更平和,才能不必对自己太过苛刻。
之前分享过一个幸运方程式,大抵也是相同的道理:
幸运 = X + Y。
X 是你准备的,Y 就是你遇到的机会。
运气不能代替努力,但说到底,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2 道理总是相通的
今年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特别“平静”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想了一下,大抵是因为我特别「佛系」,对各种事情都没有特别高的「期待」的关系。
比如,我点了一个外卖,外卖应该准时到达吗?应该,但不一定,没人能够保证;送餐员送到了餐应该用平和的语气跟我打电话吗?应该,但不一定,没人能保证。外卖就一定能平安到达吗?没人能保证。
意外随时会发生,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按照我们意愿发生的,特别是涉及到“人”的部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期待」,这样才能在这个变化随时到来的时代,安然地活下去。
前段时间,我偶然刷到知乎上关于「国家为什么禁外网?」的问题时,其中的一条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人性是复杂的,自私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不要为此伤心,否则只是浪费时间。要知道,你以后不会后悔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地发展自己。继续前进,相信别人,但永远不要依赖别人。对国家来说亦是如此。
相信别人,但永远不要依赖别人,这个道理跟之前讨论「如何获得幸福」如出一辙。
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是一样。那些相同的道理,在我看来,就是应该信奉的“真理”。
再比如,软件行业兴起的领域驱动、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人员管理倡导的 OKR 方法,设计行业中所谓的“做减法”,这些东西看似彼此独立,但其中暗藏的互通的“真理”,你能感受到多少,沉淀下来,最终就是你自己的收获。
#3 奔赴自己的热爱
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接上一条(道理总是相通的),不管是我们的工作、生活、伴侣、任何关系,都适用,并且所有人,或迟或早地,都会奔赴于自己的热爱之中。
就拿工作来举例吧。
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追求的,一定不是不工作,而是,我可以更加自由地从事我想做的工作,从中体会到愉悦感、成就感、意义感,而无需被逼着加班、熬夜,被强迫剥削,付出健康、生活和家庭的代价。
所以找到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据我观察:
- 有一部分人在职场中找到了自己契合的方向和环境,终身在职场中打拼;
- 有一部分人在多年的工作之后,选择了自己出来创业;
- 另外一些,则很早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总之,或迟或晚,我们最终都将奔赴在自己的事业之中去。
而也只有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它,这可不是什么新想法。
就在昨天跨年夜,凌晨 00:40 分的时候,QQ 群弹出了一条消息,是一位网易的小伙伴,分享了对于我们服务器的改进想法:
说到底,服务器跟他并无关系,但为什么凌晨还在为我们“出谋划策”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热爱吧。
(完)
其实想分享的很多,奈何文笔不好,就分享到这里吧。对了,欢迎关注今年的《一周精彩内容分享》哦,如无意外,每周一 07:30 准时奉上!
感谢耐心阅读,2022 年,一起 B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