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pboard

一.单元测试历史背景

      单元测试在软件开发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直到21世纪初,它才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标准实践。随着敏捷开发方法的兴起,单元测试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支持快速迭代和持续集成。Vladimir Khorikov的书《单元测试:原则、模式和实践Unit Testing: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版,旨在提升开发人员对单元测试的理解和实践。

二.与当前软件开发趋势的关系

    当前软件开发的趋势包括AI engineer、微服务架构、DevOps实践、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以及对软件质量的日益关注。这本书与这些趋势紧密相连,因为它提供了创建可维护和可扩展项目的指导,这是现代软件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书中强调了单元测试在确保代码质量、防止回归以及促进项目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

主要主题:

  1. 单元测试的目标:Khorikov定义了单元测试的目标,即确保软件项目的可持续增长。他强调了测试作为防止软件熵增和维护项目健康的工具的重要性。
  2. 单元测试的定义和实践:书中探讨了单元测试的定义,并讨论了测试的不同“学派”,包括经典学派和伦敦学派,它们在处理依赖和隔离方面有不同的方法。
  3. 测试的四个支柱:Khorikov提出了好的单元测试的四个支柱:防止回归、抵抗重构、快速反馈和可维护性
  4. 重构和测试:书中提供了关于如何随着生产代码的演进而重构测试的指导。
  5. 集成测试:Khorikov还讨论了集成测试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模拟对象和测试数据库。
  6. 测试的反模式:书中识别并避免了常见的测试反模式,这些模式可能会导致测试变得脆弱和难以维护。

对软件项目的影响: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单元测试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它不仅涵盖了技术细节,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将测试集成到开发生命周期中的指导。通过遵循书中的原则和实践,团队可以创建出更健壮、更易于维护的软件项目。

三.书籍摘要

主要论点:

  1. 单元测试的价值: 霍里科夫强调,精心编写的单元测试对可持续软件开发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确保代码按预期行为,并可以防止引入新的错误
  2. 单元测试的原则: 书中概述了几个有效单元测试的关键原则,包括重视行为而非实现细节的重要性,使用测试驱动开发,以及保持测试的可维护性
  3. 模式和实践: 霍里科夫介绍了可以用于提高单元测试质量的各种模式和实践。这包括隔离被测试代码的策略,有效使用模拟对象,以及组织测试代码的方法
  4. 代码分类: 书中引入了一种“代码分类”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决定应该在单元测试中包含哪些内容,重点关注复杂或对业务逻辑至关重要的高价值代码
  5. 测试驱动开发(TDD): 霍里科夫讨论了TDD作为一种实践,它可以带来更好的设计和更健壮的测试

关键发现:

  1. 与项目成功的相关性拥有有效单元测试的项目往往在成功指标上更高,例如在GitHub等平台上拥有更多的贡献者、星标和分支。
  2. 深度学习项目的测试挑战: 书中的实证研究发现,许多深度学习项目缺乏单元测试,这可能导致未检测到的错误并降低可靠性。
  3. 隔离的重要性: 书中发现,隔离被测试代码对于创建有效的单元测试至关重要。这涉及使用模拟技术来模拟依赖关系。
  4. 滥用模拟对象: 霍里科夫指出,应该谨慎使用模拟对象,并且仅用于验证交互,而不是模拟复杂行为

对软件项目的启示

  1. 质量保证: 实施霍里科夫书中的原则和实践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并使软件项目更可靠
  2. 开发人员生产力有效的单元测试可以增加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减少调试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重构的安全性。
  3. 可持续增长: 单元测试有助于软件项目的可持续增长,使其更容易添加新功能并维护现有代码
  4. 风险降低: 通过及早捕获错误并降低引入新错误的可能性,单元测试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
  5. 教育价值: 这本书是开发人员的教育资源,用于提高他们对单元测试的理解,并学习如何编写更有效的测试。

主要主题包括:

  1. 单元测试的重要性:Khorikov强调单元测试对于提升代码质量、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以及优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2. 测试原则:书中提出了单元测试应遵循的原则,如测试应与开发周期集成、只针对代码中最重要的部分、以最小的维护成本提供最大的价值等。
  3. 测试模式和实践:介绍了不同的单元测试模式和最佳实践,包括如何设计和编写有效的测试、如何重构测试套件以及如何与生产代码一起演进。
  4. 测试与代码架构的关系:Khorikov指出单元测试与代码架构息息相关,写不出好的单元测试可能是因为代码架构设计不佳。为了写出好的单元测试,需要不断优化代码架构
  5. 测试驱动开发(TDD):讨论了TDD如何帮助开发者在编码前就思考代码的设计和可测试性。
  6. 测试的可维护性:强调了单元测试自身也需要易于维护,提出了评判单元测试好坏的标准,包括避免漏报、避免误报、快速反馈和高可维护性。

四.与当前IT行业趋势的关系

  1. AI和机器学习的应用:随着AI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可以利用智能算法优化测试用例的生成和执行,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单元测试与CI/CD流程紧密结合,通过自动化测试来快速发现和修复问题,缩短反馈循环,提高开发效率。
  3. 自动化测试的普及: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完善使得单元测试更加普及,覆盖更多的测试场景。
  4. 性能和安全测试的重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升,性能和安全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元测试需要与这些测试类型相结合,确保软件的整体质量。
  5. 无代码/低代码测试工具的兴起:这些工具简化了测试过程,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的民主化和效率。
  6. 车载物联网测试: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载软件系统的测试也成为单元测试的一个重要分支。

五.优势与劣势

《单元测试:原则、模式和实践》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优势:

  1. 实践与理论结合:Vladimir Khorikov 在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还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有助于读者理解为何要这么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他从第一原则出发,逐步构建其论点,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从底层逻辑上理解单元测试。
  2. 案例研究:通过实际的代码示例,Khorikov 展示了如何识别和重构低价值的单元测试,这种基于案例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 全面性:这本书不仅讨论了单元测试的原则和模式,还涵盖了反模式,帮助读者识别和避免常见的陷阱。

劣势:

  1. 可能的偏差: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和微软MVP,Khorikov 的观点可能会受到他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影响,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多样性。
  2. 语言限制:虽然书中的C#示例可以应用于任何语言,但对于非C#开发人员来说,可能需要额外的 effort 来理解这些示例。

对结论的影响:

  1. 实用性强: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模式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这增加了其结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2. 易于理解:通过逐步构建论点和提供清晰的示例,Khorikov 使得即使是复杂的单元测试概念也易于理解,这有助于读者接受和应用书中的结论。
  3. 持续改进:书中强调了测试和代码维护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持续改进他们的测试套件,这种动态的方法有助于确保软件项目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六.关键引述

在《单元测试:原则、模式和实践》一书中,Vladimir Khorikov提出了一些关键论点,这些论点不仅总结了单元测试的主要思想,也反映了当前软件开发中的最佳实践。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引用及其意义:

  1. “单元测试的目标是保证软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长期开发之后,依然可以持续演进。” 这句话强调了单元测试的核心价值,即确保随着项目的发展,代码依然能够健康地演进和维护。
  2. 可测试性是优良设计的一个方面。难以测试往往是高耦合的体现,但是易于测试的设计也未必是一个好的设计。” 这句话揭示了代码设计和测试之间的复杂关系,表明了单元测试不仅是测试代码的一种方法,也是评估和改进代码设计的一种手段。
  3. 一个成功的测试集应当融入到开发流程当中,在代码修改的过程中经常运行。” 这句话突出了测试应当是开发周期的一部分,频繁运行测试有助于快速发现和修复错误。
  4. 单元测试应该专注在代码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情况下,最重要的部分是包含业务逻辑的部分,也就是领域模型。” 这句话强调了测试应该集中在对项目最有价值的代码上,通常是那些包含核心业务逻辑的代码。
  5. 单元测试是任何由开发人员编写的测试,由编写被测代码的相同人员编写。” 这句话定义了单元测试,并强调了开发人员在创建和维护测试中的重要作用。
  6. 单元测试的四个支柱是:防止回归、抵抗重构、快速反馈和可维护性。” 这句话概述了优秀单元测试的四个关键属性,这些属性是构建有效测试策略的基础。
  7. 代码覆盖率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指标,因为它可能是唯一可以自动应用的关于单元测试的指标。” 这句话讨论了代码覆盖率的价值和局限性,指出虽然它是一个有用的度量,但不应过分依赖它来评估测试的质量。
  8. “单元测试的不良实践之一是测试私有方法和私有状态。” 这句话警告了单元测试中的一个常见误区,即测试不应关注那些对外部用户不可见的内部实现细节。

七.实际应用

    单元测试的重要性: Khorikov强调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基础实践,它通过独立测试软件的各个组件来验证每部分的功能正确性。这有助于在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发现错误,使得在后续阶段识别问题变得更加困难之前就能解决问题。

    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在现实世界的软件开发中,单元测试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有助于开发者在早期发现并修复错误。例如,当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时,针对结账流程的单元测试可以确保计算税款和运输成本的函数在不同条件下都能正确执行。

    测试驱动开发(TDD): Khorikov讨论了TDD的概念,即先编写测试再编写代码的方法。这有助于确保代码设计得当,易于测试,并且从一开始就符合要求。例如,在开发一个新功能时,如用户注册,开发者首先编写测试用例,然后编写代码以满足这些测试,从而确保新功能按预期工作。

    测试的维护性: 书中提到单元测试需要像生产代码一样进行维护。随着项目的发展,测试也需要更新以反映新的业务逻辑或重构的代码。例如,在重构一个遗留代码库时,维护单元测试可以确保重构后的代码仍然按预期工作。

    集成测试: Khorikov还讨论了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的关系,其中单元测试关注个别组件,而集成测试关注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在开发一个微服务架构的系统时,一旦单个服务通过单元测试,它们就可以在集成测试中一起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相互通信。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书中的理念可以与CI/CD流程紧密结合,自动化的单元测试可以在代码提交时自动运行,快速发现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反馈和持续改进。例如,在CI/CD管道中,每当开发者将代码合并到主分支时,单元测试就会运行,确保新提交的代码不会破坏现有的功能

    代码覆盖率: Khorikov指出代码覆盖率是衡量单元测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指标。高覆盖率并不总是意味着高质量的测试。例如,一个项目可能具有100%的代码覆盖率,但如果测试没有覆盖到所有的业务场景,那么它们可能仍然不够充分。

八.对软件工程和软件交付的未来做出了一些预测和暗示

  1. 单元测试作为软件可持续性增长的驱动力:Khorikov认为单元测试的主要目标是支持软件项目的可持续增长。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潜在的错误数量也在增加。单元测试作为一道安全网,确保引入新功能时,旧功能不会受到影响,从而避免引入新的错误。
  2. 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持续影响:Khorikov讨论了TDD,并指出测试能力是良好代码设计的负面指标,但不是正面指标。如果代码难以测试,这通常是代码结构有问题的迹象。然而,即使代码可以被测试覆盖,也不能保证代码本身的结构是合理的。
  3. 测试的四个支柱:Khorikov提出了单元测试的四个支柱:防止错误、重构的弹性、快速反馈和可维护性。这四个支柱是评估单元测试好坏的标准。
  4. 对测试用例的精益思考:他强调不应仅仅为了测试而编写测试,而应该追求以最小的维护成本获得最大的测试价值。这暗示了未来软件工程中对测试用例的精益思考。
  5. 测试与代码耦合的问题:Khorikov指出,常见的反模式是测试私有方法和私有状态,这会导致测试变得脆弱。这表明未来软件工程中,测试与代码的耦合问题将受到更多关注。
  6. 集成测试与单元测试的结合:书中也讨论了集成测试,强调了它在验证系统整体行为方面的重要性。这表明未来软件交付过程中,集成测试和单元测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7. 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Khorikov提到了安全地自动化测试过程的重要性,这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这预示着未来软件工程中自动化测试将变得更加重要。
  8. 测试的持续集成:书中提到单元测试应该与开发周期集成,这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的趋势相吻合,表明在未来的软件开发中,测试将更加紧密地与开发和部署流程结合。

九.代码分类四象限

   这个四象限模型根据两个维度对代码进行分类:

  1. 复杂性:代码的决策点数量,例如使用循环复杂度来衡量。
  2. 领域重要性:代码对项目问题域的重要性。

根据这两个维度,代码被分为四类:

  1. 域模型:这部分代码通常包含业务逻辑,对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可能是复杂的。对这部分代码进行单元测试将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2. 算法:这些代码可能很复杂,但对业务逻辑不那么重要。例如,一些通用的数据处理或者数学计算。
  3. 控制器:这些代码通常不复杂,但它们在业务逻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负责协调工作流。
  4. 琐碎代码:这部分代码既简单又对业务逻辑不重要,例如参数较少的构造函数、一行属性等。

Khorikov强调,不是所有的代码都需要同样程度的测试。针对不同象限的代码,应该采取不同的测试策略。例如,域模型和算法可能是单元测试的重点,而琐碎代码可能不需要详细的测试。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团队优先考虑测试资源,并确保对软件项目最有价值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测试。

十.测试与领域代码分层

   测试与领域代码分层 主要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测试代码与业务逻辑代码(领域代码)进行分层,以确保测试的独立性和业务逻辑的清晰性。这种分层的做法有助于:

  1.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通过分层,测试代码不会与业务逻辑代码紧密耦合,当业务逻辑发生变化时,测试代码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增强测试的灵活性:分层后,测试可以更加灵活地模拟和验证各种业务场景,而不需要对业务逻辑代码本身进行修改。
  3. 促进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分层的架构使得自动化测试可以无缝地集成到CI/CD流程中,加快了软件交付的速度。
  4. 提升软件质量:良好的测试分层可以确保软件在迭代过程中,各个部分都经过了充分的测试,提高了软件的整体质量。
  5. 支持敏捷开发:在敏捷开发中,需求经常变化,分层的测试策略可以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测试用例,保证测试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Khorikov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测试不仅仅是在开发周期的最后阶段进行,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业务逻辑代码同等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后期修复的难度和成本。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在设计软件架构时就考虑到测试的分层,确保每一层都能够独立地进行测试,从而实现高效的软件交付和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十一.写不出好的单元测试,可能是因为代码架构设计不佳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单元测试一直被视为保证代码质量的基石。然而,你是否曾面临这样的困境:尽管你努力编写测试,它们却总是脆弱、难以维护,甚至无法覆盖到关键的业务逻辑?这可能是因为你的代码架构设计不够合理。

代码架构与单元测试:密不可分的伙伴

在Vladimir Khorikov的《单元测试:原则、模式和实践》一书中,作者深刻地指出:“写不出好的单元测试可能是因为代码架构设计不佳”。这句话揭示了代码架构与单元测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什么是好的代码架构?

好的代码架构应该是模块化的、解耦的,易于理解和维护。它能够让你的代码保持清晰和灵活,这样当需求变化时,你可以轻松地修改代码而不必担心引入新的错误。

为什么架构会影响单元测试?
  1. 解耦合:好的架构意味着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被最小化。这使得单元测试可以轻松地针对单个组件进行,而不需要担心其他部分的干扰。

  2.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模块只负责一项任务,这使得单元测试可以明确地针对特定的行为进行验证。

  3. 可测试性:良好的架构设计会考虑测试的便利性,比如通过提供接口和抽象类来简化测试替身的创建。

如何改善代码架构以支持单元测试?
  1. 重构代码:如果你的代码紧密耦合,考虑使用设计模式如策略模式或观察者模式来解耦合。

  2. 应用SOLID原则:SOLID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你的代码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3. 引入测试驱动开发(TDD):TDD方法可以让你先编写测试,再编写代码。这种方法可以自然地引导你设计出易于测试的代码。

  4. 持续重构:不要停止重构。随着项目的发展,不断审视和改进你的代码架构。

单元测试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你代码架构的直接反映。投资于良好的代码架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代码质量,还可以让你的单元测试更加强大和有用。记住,好的测试是好的架构的自然延伸。


延伸篇

一.AI技术与单元测试

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单元测试作为软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AI技术的应用,使得单元测试的生成和执行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从而大幅提升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

  1. 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利用AI技术,可以根据代码的功能和逻辑自动生成测试用例。例如,TestPilot工具通过分析JavaScript和TypeScript代码,自动生成单元测试代码,无需额外的训练数据或强化学习过程。这种自动化的测试用例生成,不仅减少了人工编写测试用例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测试的覆盖率和质量。

  2. 智能测试执行: AI可以优化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通过智能算法,AI能够理解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并在测试执行失败时提供反馈,自动调整测试策略。例如,在自动化测试中,AI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不断学习和调整,以适应软件的变化,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缺陷预测与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代码库,AI模型可以预测软件中潜在的缺陷和风险。这种预测能力有助于提前识别和修复问题,减少软件发布后的风险。

  4.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的优化: AI技术可以与CI/CD流程深度集成,实现测试自动化。在代码提交时,AI驱动的测试工具可以自动执行单元测试,快速发现并修复问题,从而加快软件交付的速度。

  5. 智能测试报告: AI技术还可以将复杂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自然语言报告,帮助团队成员快速了解测试状态和问题所在,提升沟通效率。

  6. 大模型在单元测试中的应用:字节跳动智能服务团队已经开始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大模型生成单元测试,通过任务微调和强化学习等技术提升语言模型的单元测试生成语法正确率和分支覆盖率。

  7. 深度学习中的单元测试:在深度学习领域,单元测试对于确保模型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和衡量算法性能,可以捕捉到算法中的细微错误或缺陷,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8. 智能测试用例优化: AI技术可以根据测试执行的结果,自动优化测试用例。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单元测试算法平台通过智能算法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提升了软件单元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

这些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AI技术在单元测试领域的潜力和价值,预示着未来软件测试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期待AI在软件测试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测试反模式

一些书中识别并避免的常见测试反模式:

  1. 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在单元测试中直接操作数据库、文件系统或进行网络请求等外部资源,会导致测试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重复性。

  2. 忽略边界条件:只测试正常情况而忽略边界条件(如最大值、最小值、空值等),可能导致代码的覆盖不够全面,无法捕获潜在的边界问题。

  3. 缺乏测试覆盖率:测试覆盖率低意味着有一部分代码没有被测试覆盖到,存在潜在的问题。

  4. 测试内部实现:编写测试用例时关注组件的内部实现而非外部行为,增加了维护成本,因为内部实现变化时需要更新测试。

  5. 快乐路径测试:只测试最常见的预期情况,而忽略了意外情况和异常路径。

  6. 错误的测试:使用错误类型的测试,如将单元测试用于集成测试的场景。

  7. 硬编码:在测试代码中硬编码值,而不是使用配置文件或环境变量,导致测试不够灵活。

  8. 复制粘贴编程:复制粘贴代码来复用,而不是通过抽象或复用机制,导致代码冗余和难以维护。

  9. 过早优化:在充分理解问题之前过早地进行优化,可能导致代码复杂度增加。

  10. 无用的(幽灵)类:创建没有实际责任的类,增加了测试和维护的复杂度。

为了避免这些反模式,应该编写独立的、可重复的单元测试,关注代码的行为而非实现,确保测试覆盖率,并使用适当的设计模式和原则来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通过避免这些常见的陷阱,可以提高单元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代码质量和稳定性。

三.华南理工大学单元测试算法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单元测试算法平台是一个为算法设计人员提供的高效、准确的单元测试方案,它能够基于路径覆盖单元测试的算法评估工具,帮助用户快速、清晰地了解被测算法的性能,并生成实时的测试报告。该平台通过智能算法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以下关键技术:

  1. “测试用例-路径”关系矩阵搜索策略:针对雾计算场景下的路径覆盖测试用例生成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搜索策略,通过定向搜索由目标路径相关维度组成的决策子集,解决了iFogSim雾计算案例的路径覆盖测试用例生成问题 。

  2. 基于随机启发式算法的动态多点搜索策略SA-SS:针对广泛应用的NLP工具包CoreNLP进行单元测试,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动态多点搜索策略,通过定向搜索由路径相关维度搜索顺序最优值构成的决策子集,实现了CoreNLP程序的单元测试路径覆盖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 。

  3. 流形启发式优化算法:受流形学习思想的启发,研究人员采用流形启发式优化算法,通过在预设的子空间内搜索的同时更新有效决策子集,指导算法在有效决策子集上定向搜索,从而高效地自动生成路径覆盖的测试用例 。

这些技术支持不仅提升了软件单元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还为算法优化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该平台的核心技术已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授权,并获得了2023年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

四.字节跳动大模型生成单元测试

字节跳动智能服务团队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大模型生成单元测试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原理如下:

  1. 大模型基座:团队主要基于Bloom、Starcoder等开源模型进行测试和微调,选择了基于Bloom 70亿参数模型进行落地 。

  2. 任务微调:通过任务微调技术,让大模型专注于单元测试生成,从而提升语言模型的单元测试生成语法正确率和分支覆盖率 。

  3. 强化学习:引入以编译器、静态分析结果作为奖励的强化学习,进一步缓解模型幻觉的问题,提升生成测试的准确性 。

  4. 多语言支持:通过大模型生成单元测试,可以低成本地将单元测试覆盖到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Swift、Go等 。

  5. 实际效果:在实际项目中,大模型单元测试生成分支覆盖率达到56%,在抖音的Android、iOS双端落地,问题有效性达到80%,修复率达到65% 。

  6. 推理时延优化:字节跳动的模型在低端显卡上的推理时延只有ChatGPT的25%,这表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较高 。

  7. 数据安全:在处理数据时,字节跳动采用了全方位的大模型安全架构,确保模型训练和使用者的数据安全 。

  8. 研发效能:大模型的应用可以降低开发者编写重复性代码的工作量,提高研发效率,但同时也要求开发者具备辨识模型生成代码正确性的能力 。

  9. 系统工程: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团队的协作和技术支持 。

  10. 未来趋势:大模型的不断发展和进化,预计将对研发工作流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可能成为开发者的“强化外骨骼”或最佳搭档 。

通过这些技术和应用,字节跳动智能服务团队在单元测试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提升了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结论

    《单元测试:原则、模式和实践Unit Testing: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为单元测试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适合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技能,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测试文化和实践。随着软件开发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本书的原则和模式将继续指导开发人员创建更高质量的软件。



今天先到这儿,希望对云原生,技术领导力, 企业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与评估,团队管理, 项目管理, 产品管理,信息安全,团队建设 有参考作用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构建创业公司突击小团队
国际化环境下系统架构演化
微服务架构设计
视频直播平台的系统架构演化
微服务与Docker介绍
Docker与CI持续集成/CD
互联网电商购物车架构演变案例
互联网业务场景下消息队列架构
互联网高效研发团队管理演进之一
消息系统架构设计演进
互联网电商搜索架构演化之一
企业信息化与软件工程的迷思
企业项目化管理介绍
软件项目成功之要素
人际沟通风格介绍一
精益IT组织与分享式领导
学习型组织与企业
企业创新文化与等级观念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初创公司人才招聘与管理
人才公司环境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团队文化与知识共享
高效能的团队建设
项目管理沟通计划
构建高效的研发与自动化运维
某大型电商云平台实践
互联网数据库架构设计思路
IT基础架构规划方案一(网络系统规划)
餐饮行业解决方案之客户分析流程
餐饮行业解决方案之采购战略制定与实施流程
餐饮行业解决方案之业务设计流程
供应链需求调研CheckList
企业应用之性能实时度量系统演变

如有想了解更多软件设计与架构, 系统IT,企业信息化, 团队管理 资讯,请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

image_thumb2_thumb_thumb_thumb_thumb[1]

作者:Petter Liu
出处: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该文章也同时发布在我的独立博客中-Petter Liu Blog。

posted on 2024-10-18 12:27  PetterLiu  阅读(1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