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旅程图

 

方法:建立 Persona 的基本方法是和目标用户一对一地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要确定访谈的内容,这取决于我们要描绘一个什么样的 Persona。大体来说,Persona 可能服务于产品设计,也可能服务于市场营销;前者关注用户的行为,后者关注用户的认知。以服务于产品设计的 Persona 为例,为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用户需求和痛点,从实用角度,不能缺少以下几项属性:

 

二、如何做?

1. 创建用户角色模型(用户画像)

以用户的真实情况为基准。

通过以下形式:访谈记录、行为研究、调查问卷、意见反馈等方法,获得大量真实有效的用户数据。

然后对产品的主要目标用户进行分类,并为每个用户创建角色模型(包含基本信息、诉求、期望、痛点),每个角色将对应不同的用户体验地图。

 

 

 

2. 开始制作旅程图

 (1)栗子

开始:起床

目标:到达公司

 一级行为:

 

 起点和终点并不代表结束,要联想到相关的场景,比如:到到达公司后,还有没有有可能解决上班相关的问题?(比如忘记了买早餐)

 

 

 

 (2)在真实做项目过程中,大家在这一步可能会写出不同颗粒度的故事,需要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把控场景大小。这段场景可以再往下梳理一层颗粒度更小一点的场景,比如起床就可以再细分为:

 

二级行为:

 

 剩下的场景都可以这样细化并归类:

 

 

 

这样,我们的主线场景就有两个层级:一级行为和二级行为,场景从左至右形成一个时间线。

但是,真实的用户场景不会按照你所画的顺利进行,情况会变得复杂、多变(交互设计师要考虑到异常情况和特殊场景的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流程图的方式连接我们的场景:

 

 

(3)拆分场景

此时,我们需要在刚刚梳理的每个二级行为下面停留,继续细化二级行为,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体验设计就是需要不断地问“为什么”、不断发掘潜在需求。

参与人员会围绕这个行为场景写出很多细节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对细节进行归类:

 

 

其中情绪曲线可以通过固定的问题获得,也可以通过用户想法、用户的痛点结合主观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先限制时间,让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每条思考写在一张卡片上,相互不干扰,然后每个人阐述自己的卡片内容,让参与者了解大致的信息

注意:要以完整的流程为中心,一定要广度优先,而非深度,比如:起床这个故事里面,找衣服、穿衣服这类场景在这个阶段我们无须关注,不要过早的沉浸到细节中。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将得到一份重要的节点清单,下面需要对重要的节点进行分类,以便在绘制旅程图时更加的方便。

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将所有关键节点写在便利中并黏在墙上,然后将同类别的关键节点集中在一起,并为每个类别贴上分类标签。

分类完成后,对核心的节点进行筛选,移除掉重复、没有价值的内容。

 

(4)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点的数量来衡量每个节点的情绪水平了

一般可以用积极、平静、消极这三种情绪来表达用户的使用感受。这一步做完,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痛点在哪个环节上了。

 

(5)针对痛点,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标竞品,设想一些解决方案,然后组织产品、设计、leader再进行一次脑暴(核心人员即可,人多会导致丧失方向),让大家一起进入旅程图,以用户的角度再走一遍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旅程图中有偏差和遗漏的地方,大家就可以一起修改、补充、审核。

 

 

 三、总结并通过可视化模板记录

 

 

 

最后,结合体验地图行为的情绪曲线、设计的机会点,梳理优先级:

对情绪的最高触点,思考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能否将它继续优化做到极致;

对情绪的最低触点,思考是否能将其他触点较高的地方,分担一部分功能(次要功能)到最低触点,来均衡体验情感;

可以对标竞品,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寻找适合自己产品现阶段的解决办法。 补充:

大家发现没有?参与人员在写想法的时候,就是头脑风暴的过程,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来刺激大家脑暴出更多的内容(有利于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获取灵感),比如:

 

 

 

 

 四、总结

 

 

 

 另外,功能或痛点的解决优先级可以通过四象限法则归类,与旅程图同时交付。做到用户、场景、行为、问题、解决办法、解决时间一目了然。

 

 

 

 

 

 

————占位符

 

posted @ 2019-11-13 19:52  小寒1206  阅读(12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