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基础知识小结
一,树的定义
树是一种数据结构,他是由n(n >= 1)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
树具有的特点有:
(1)每个结点有零个或多个子结点
(2)没有父节点的结点称为根节点
(3)每一个非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4)除了根结点外,每个子结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如果是二叉树,那么子节点最多是 2个。)
树的基本术语有:
若一个结点有子树,那么该结点称为子树根的“双亲”,子树的根称为该结点的“孩子”。有相同双亲的结点互为“兄弟”。一个结点的所有子树上的任何结点都是该结点的后裔。从根结点到某个结点的路径上的所有结点都是该结点的祖先。
结点的度:结点拥有的子树的数目
叶子结点:度为0的结点
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
树的度:树中结点的最大的度
层次:根结点的层次为1,其余结点的层次等于该结点的双亲结点的层次加1
树的高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森林:0个或多个不相交的树组成。对森林加上一个根,森林即成为树;删去根,树即成为森林。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
它有五种基本形态:二叉树可以是空集;根可以有空的左子树或右子树;或者左、右子树皆为空。
2、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1:二叉树第 i 层上的结点数目最多为 2i-1 (i>=1)
性质2: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k>=1)
性质3: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至少为[(log2n)+1]。 (其中[ ]是取整函数)
性质4: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若终端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
3、性质4的证明
性质4: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若终端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证明:因为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度数均不大于2,不妨设n0表示度为0的结点个数,n1表示度为1的结点个数,n2表示度为2的结点个数。三类结点加起来为总结点个数,于是便可得到:n=n0+n1+n2 (1)
由度之间的关系可得第二个等式:n=n0*0+n1*1+n2*2+1,即n=n1+2n2+1 (2) (注意:+1 是加上 根结点)
将(1)(2)组合在一起可得到n0=n2+1
三、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和二叉查找树
1、满二叉树
定义:高度为h,并且由2h-1个结点组成的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
2、完全二叉树
定义:一棵二叉树中,只有最下面两层结点的度可以小于2,并且最下层的叶结点集中在靠左的若干位置上,这样的二叉树称为完全二叉树。
特点: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且最下层的叶子结点集中在树的左部。显然,一棵满二叉树必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而完全二叉树未必是满二叉树。
面试题:如果一个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768个,求叶子结点的个数。
由二叉树的性质知:n0=n2+1,将之带入768=n0+n1+n2中得:768=n1+2n2+1,因为完全二叉树度为1的结点个数要么为0,要么为1,那么就把n1=0或者1都代入公式中,很容易发现n1=1才符合条件。所以算出来n2=383,所以叶子结点个数n0=n2+1=384。
总结规律:如果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n,那么叶子结点等于n/2(当n为偶数时)或者(n+1)/2(当n为奇数时)
3、二叉查找树
定义:二叉查找树又被称为二叉搜索树。设x为二叉查找树中的一个结点,x结点包含关键字key,结点x的key值计为key[x]。如果y是x的左子树中的一个结点,则key[y]<=key[x];如果y是x的右子树的一个结点,则key[y]>=key[x]
在二叉查找树种:
(1)若任意结点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任意结点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任意结点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查找树。
(4)没有键值相等的结点。(因为如果相同时,插入失败 )
分叉关系:
--对二叉树的遍历操作:
******************以下是测试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和 前序遍历的java代码*****************************************************
代码如下:
1 package test; 2 /**测试二叉排序树*/ 3 class BiTree{ 4 private int data; 5 private BiTree left; // 指向左子树的指针 6 private BiTree right; // 指向右子树的指针 7 //有参构造方法 8 public BiTree(int x){ 9 data = x; 10 } 11 12 public void add(BiTree x){ 13 if(x.data < this.data){ 14 if(left == null){ 15 left =x; 16 }else{ 17 left.add(x); //递归处理 18 } 19 }else{ 20 if(right == null){ 21 right= x; 22 }else{ 23 right.add(x); //递归处理 24 } 25 } 26 } 27 28 //中序遍历 29 public void travel(){ 30 31 if(left != null){ 32 left.travel(); 33 } 34 35 System.out.println(data); 36 37 if(right != null){ 38 right.travel(); 39 } 40 41 } 42 //前序遍历 43 public void travel2(){ 44 45 System.out.println(data); 46 47 if(left != null){ 48 left.travel2(); 49 } 50 51 if(right != null){ 52 right.travel2(); 53 } 54 55 } 56 } 57 58 public class TestTree { 5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60 BiTree t = new BiTree(12); 61 t.add(new BiTree(9)); 62 t.add(new BiTree(5)); 63 t.add(new BiTree(8)); 64 t.add(new BiTree(11)); 65 t.add(new BiTree(20)); 66 //中序遍历 67 System.out.println("中序遍历如下:"); 68 t.travel(); 69 //前序遍历 70 System.out.println("前序遍历如下:"); 71 t.travel2(); 72 73 } 74 }
********************************二叉树中序遍历和前序遍历测试完毕*******************************************************
测试结果如下:
视频链接: http://baidu.iqiyi.com/watch/7780896892997631108.html?page=videoMultiNeed
参考文档: https://blog.csdn.net/xiaoquantouer/article/details/65631708
posted on 2018-05-14 11:36 William_Dai 阅读(771) 评论(5)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