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备课:《送别诗》归类复习
聚散皆是缘——送别诗归类复习
【教学目标】
1根据诗句中提到的景物、人物,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温故而知新。
2.通过对送别诗的归类复习,了解送别诗一般的表达方法——借景抒情。
3.积累送别诗,提高诵读、理解、运用送别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送别诗进行归类整理,牢记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难点:通过对送别诗的复习,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寓情于景,写下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弹指一挥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开小学校园、和现在的老师和同学们分别了,以后见或不见就要看彼此的缘分了。想到这儿,你的心情怎么样?
2.确实,世间最难舍的情就是“离情”,自古以来它最能牵动人心。因此,世间流传了很多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曲调。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品一品送别诗。(板书:送别)
二、复习诗句,了解送别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1.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送别诗呢?(指名回答)
送别诗有很多,其中以唐代的最为著名,刚才大家提到的这几首就很有代表性。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曾被谱入乐曲,也叫《渭城曲》,《阳关三叠》)
《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
2.读读这些题目,发现有什么特点?
3.送别诗的题目常含“送”“别”“赠”等字眼,让人一眼就能把它和其它的诗词区分开来。
4.这些古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或者还有哪一首、哪一句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5.在这些送别诗中,有很多千古流传的名句,你发现了吗?
6.理解诗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情。(随机板书:理解诗意)
7.通过对这些诗句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板书:情)它们是送别诗中的亮点,好似一点红花,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心。但我们常说,红花还需绿叶衬,那么送别诗中的绿叶是什么呢?
8.接下来我们不妨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送别诗来考考自己。(出示诗句,指名回答:还写到了景物)
(黄鹤楼、孤帆、碧空尽、长江) - 黄鹤楼下,浩浩江面,应该是千帆竞发,有很多船,怎么说是“孤帆”呢?
- 景由心生,江上帆船虽多,但诗人目光专注,眼里只有朋友,也衬托出孟浩然孤独远行的悲凉之意。
11.诗中不光写到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还写到了很多景物,以此来渲染烘托当时离别的氛围。这也是送别诗一般的表达方法—— (板书:借景抒情)
1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送别诗,想想从诗句中的哪些景物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离别之情。(小组讨论,交流)
13.其实,送别诗中常用到的景物,不外乎这些:落日余晖、江风流水、杨柳青草、明月孤山等,这些景物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构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景象。
14.(ppt只显示景)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诗人的心头充满着不舍的情绪,所以,这些看似平凡的景物似乎也有了情感,在送别诗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5.我们经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古代的文人墨客可以用凝练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来看这段文字。这是一位读者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写下的文字。看看他是如何描写诗中景色的。
用“——”划出描写景色的句子。(完成课堂练习一)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6.文中,这些写景的句子是哪里来的?
17.没错,有的是根据诗中提到的景物进行改写的,还有的是作者为了衬托离别的氛围而想象的。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这样的写法,恰当的想象可以使画面更丰富。
18.现在请你选择一首诗,根据诗句中特定的景物,寓情于景,发挥合理的想象,试着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完成课堂练习二)
三、体会送别诗中细微的情感差别
1.学到这里,同学们也许会觉得送别诗都特别的伤感,都是凄凄惨惨戚戚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这几首诗,看看从这些诗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1)《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高尚的气节)
(2)《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安慰朋友的同时,给予他信心和力量。)
2.这些诗一改我们对送别诗凄清缠绵的印象,显得明朗乐观。所以,我们在读或者运用诗句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细细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不能一概而论。
这也是复习古诗的第三步(板书:感悟诗情)
四、自我检测
刚才我们复习了很多送别诗,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但内心流淌着的是同一首歌。这些流芳百世的美好感情永远为人们颂扬、珍藏。古人如此,今人也是这样。看看下面的几组场景,你们能选用恰当的诗句来表达其中的情感吗?(指名说一说)
(1)好朋友张冰去国外了。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我们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叙说友情,互通信息,这真如古人所说:( )。
(2)小王叔叔觉得现在的单位不能发挥才干,决定去深圳闯一闯,但又有些担心。临别时,爸爸握着他的手说:“( )。”
(3)李亮是我们班的小诗人,可是他转学去外地了。那天我们送他到长江码头,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望着滚滚长江水,李亮突然说:“( )。”
(4)爸爸要去外地工作了,出发前那个晚上请张叔叔吃饭。酒过三巡,张叔叔端起酒杯对爸爸说:“( )。”
五、小结、布置作业
1.看来大家已经能根据不同的语境,熟练地运用这些诗句了。这节课快结束了,可对于古诗的学习与感悟远没有结束。作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一,古诗留给我们的精彩有待我们进一步发现。
接下来看一下今天的作业。 出示 :
2.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7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整理,再背下来,肯定会受益匪浅的。(春、夏、秋、冬、边塞、哲理、爱国、山水……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选择一到两个主题进行整理。)
3.最后,老师要送大家一句话: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不管是我们现在的相聚还是等会儿的别离,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分,让我们一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