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模式 -- 适配器模式
Adapter(适配器) -- 类对象结构模式
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在一起工作。
别名
包装器(wrapper)
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的环境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怎么解决
继承或者依赖(推荐)
关键代码
适配器继承或依赖已有的对象,实现想要的目标接口
适用性(或何时使用)
- 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但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
- 想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类)协同工作
- (仅适用于对象Adapter),想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但不可能对每一个都进行子类化以匹配他们的接口。对象适配器可以适配它的父类接口。
优缺点
优点:
- 1、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
- 2、提高了类的复用。
- 3、增加了类的透明度。
- 4、灵活性好。
缺点:
- 过多地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
比如,明明看到调用的是 A 接口,其实内部被适配成了 B 接口的实现,一个系统如果太多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一场灾难。因此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可以不使用适配器,而是直接对系统进行重构。
代码举例:
Adapter.h
#ifndef ADAPTER_H
#define ADAPTER_H
#include <iostream>
class Target
{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0;
};
class Adaptee
{
public:
virtual void SpecailRequest() = 0;
};
class Adaptee1 : public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ailRequest()
{
std::cout << "Adaptee1" << std::endl;
}
};
class Adaptee2 : public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ailRequest()
{
std::cout<< "Adapter2" << std::endl;
}
};
class ClassAdapter : public Target, private Adaptee1
{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std::cout << "ClassAdapter : " <<std::endl;
SpecailRequest();
std::cout<< std::endl;
}
};
class ObjectAdapter : public Target
{
public:
ObjectAdapter(Adaptee * adaptee) : adaptee_(adaptee){}
virtual void request()
{
std::cout << "ObjectAdapter : " << std::endl;
adaptee_->SpecailRequest();
std::cout<< std::endl;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_;
};
#endif
main.cpp
#include "Adapter.h"
int main()
{
// class Adapter
Target* class_adapter = new ClassAdapter();
class_adapter->request();
// Object Adapter
Adaptee* adaptee1 = new Adaptee1();
Target* object_adapter1 = new ObjectAdapter(adaptee1);
object_adapter1->request();
Adaptee* adaptee2 = new Adaptee2();
Target* object_adapter2 = new ObjectAdapter(adaptee2);
object_adapter2->request();
return 0;
}
执行结果:
类适配器采用多重继承适配接口。类适配器的关键是用一个分支继承接口,而用另外一个分支继承接口的实现部分。通常C++中做出这一区分的方法是:用公共方式继承接口;用私有继承的方式继承接口的实现。
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将具有不同组合的类组合在一起。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对象适配器代码相对麻烦一点,但它比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