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的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中国石拱桥》:古—今。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其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说明的对象、某种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注意:
①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②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③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三、说明的方法(说明方法大都是三个字;论证方法是四个字;修辞手法是两个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不常用的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具体有力;形象具体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科学、本质、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3、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4、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食物从何处来》
5、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看云识天气》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通过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作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注意:【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的内容】
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性、严密性]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篇章)。【生动性、趣味性】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不可以,原义+ “起限制性”+句子义+(如果换: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体说明文语言的———— (如果,新义,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答“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一般答“能(不能);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若去掉(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则……;所以,该词……”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上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内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七、说明文结构分析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
注意:
理解文章时,内容上要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段(句)间意义上的联系,结构上要注意过渡性词语。
八、考点及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 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 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 策: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 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 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方法
[类 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 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 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 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其中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之四:说明顺序
[类 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 策: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掌握答题格式。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 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 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 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 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 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 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 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 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1、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