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一、请回望暑假时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达到我的期待和目标:拥有一个团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并和团队共同用所学的做点东西,体验共同加班加点完成项目的乐趣,从中收获友谊以及知识。 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突发的状况(如换队员的情况)适应能力有些不足,由于对于新队员的不熟悉,缺乏一些交流,导致无法非常有效的合作,只是安排了测试的任务,未能达到完全参与项目编程的内容。 |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
1、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感觉两三千行应该是有的。 |
-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题目 | 耗时底线 | 说明 |
软件工程实践第一次作业--准备 |
4H | 虽然是考验文笔的作业,但作为第一书写博文,我还是酝酿许久 附:博文链接 |
第二次作业——个人项目实战 |
16H | 具体多少我已经忘记,我记得我曾花了些许时间思考更优的解,编码以及编写博客占大部, 后期测试是还进行跳转修改,虽然效果不佳,但也花了些许时间。 附:博文链接 |
项目选题报告(团队) |
2H | 呃呃呃,这个选题我记得我刚加入,参与度不高。 附:博文链接 |
原型设计(结对第一次) |
18H | 这个是有花些时间,刚接触墨刀不熟悉,零零散散应该有花些时间。 附:博文链接 |
结对第二次作业 |
12H | 这个我印象比较深,是后期补的,我记得这是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发布的,那会大四的我在到处 奔波,所以遗忘,我是后期补充独自完成的。我记得从下午坐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快四点。 附:博文链接 |
项目需求分析(团队) |
10H | 这个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我做的是活动图,还有原型设计的调整修改. 附:博文链接 |
项目Alpha冲刺(团队) |
42H | Alpha冲刺我们小组说实话,分工合作的情况不太理想,小组太零散,浪费了大量时间。 不过后期新成员明的加入带来了曙光。 附:博文链接 |
团队作业——随堂小测(同学录) |
6H | 这次的作业是课堂完成加后期的部分调整,不过说实话完成效果不佳,我的贡献度不是很高。 附:博文链接 |
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
10H | 这个真的花了一些时间认真测试了web端和移动端,也认真编写了博文。嗯,贵在认真 附:博文链接 |
项目Beta冲刺(团队) |
49H | 这是大块头,花了多少时间早已数不清,意思性写个49H,西游记中不是常说啥啥啥七七四十九 吗?我也来试试。 附:博文链接 |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
3H | 哈哈,这是会议软工实践全过程,很艰辛也很美好。 |
-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作业:beta冲刺的deadline前一晚 原因:这虽不是一次完整的作业,但我对于那天影响算是软工实践课程中最深刻的一天,在测试结果反馈出那么多问题以及不良体验时,其实我的内心的第一感觉就是:测试人员你为啥这么认真呀!虽然这些在我们看来还不错,但用户的体验可能就不同了呵。应测试者的反馈,我们小组加班加点,坐在电脑前10h+,在讨论里讨论各种问题,发言条数早已999+,把一个个问题从问题列表中划掉的感觉真爽。 |
-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花了百七八十小时吧。 平均每周最少10H。 |
-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9、其他方面的提升。
新软件 | 新工具 | 新语言 | 新平台 | 新方法 | 其他提升 |
IntelliJ IDEA | git | php | GitHub | 团队协作 | 团队合作 |
WebStorm | 墨刀 | JavaScript | w3school | 交流沟通 | |
Wampserver | 博客园 |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经验总结:
只有真正参与团队,以团队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要想融入团队就必须响应团队活动。
本来作为后加入者,遇到凝聚力较差的团队,说实话我很无奈,同时我也感觉我是局外人,拿着旁观者的态度对待。当我的一次次提醒,得不到别人的一点回应时,我是真的打算放弃。我是个很乐观的人,但一些经历让我对学习很无所谓,团队的漠视态度让我更加无法融入,更不要说做出什么好的作品、完成多好的作业(Alpha冲刺前期及其之前)。但后期,新成员的加入,可能同是大四的找回了一点亲切感,团队的活动有人组织、有人响应、有人完成,团队成员态度也积极了许多,团队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要想团队协作进展顺利,就必须完成分配的任务。
团队的分工十分重要,合理的分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一半以上,当分工后,能否完成就是关键了。试下一下,分配了工作,我完成了我的,而他人的未完成,这时你的心情,不自欺欺人的说不在意,真的?呵呵。当未完成的任务耽误了团队进展,那时心情就更加呵呵了。
要想任务的更好完成,就必须加强交流互相帮助。
谁能不遇到困难,请教时必要的。我们小组分工后一段时间线下见面交流,现场解决个人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够了解他人的进度,还能加快任务的进展,促进交流,事半功倍。
当然,这些的这些,只有自己经历后才会了解其中玄妙。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对于后来人的期许。 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届要不要中途换队员?
下一届建议:改为必修课程。哇哈哈,软工真有用,实践验理论,熬夜不可怕,合作出成果。
换队员建议:可,但建议提前一点时间。
还有一个建议(不要骂我):需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抽签决定完成该需求小组,不过提出需求的核心成员可换到抽到该需求的小组内。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作为参与者的我实践过程经历:参与-->围观-->参与-->全身心投入
团队合作阶段:萌芽阶段(依赖于领导)->接近崩盘->磨合阶段(疑惑&冲突)->规范阶段(一致意见)
我们团队真的经历坎坷,从开始的萌芽大家还能出点力,但渐渐的一些成员的不参与导致团队如同一盘散沙,接近崩盘;再到新成员加入注入新的血液,团队复苏,不断磨合,交流沟通,意见统一,虽然最后可能达不到《构建之法》中创造阶段(高度自治,职责转换),但至少能够意见统一,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1.拥有一个团队,团结协作的团队。
2.基本完成需求的要求,完成基本功能。
3.有测试,能维护。在测试或者用户反馈时,我们能不断维护。针对测试结果,我们小组不断修改,把一个个问题或不良体验从问题表中移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七、个性发挥,包括图文、照片和创意等
请给我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