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Media

网络驿站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碰壁斋主
                           
    《尚书·尧典》里,共工作尧的水官,尧评价他“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意思说,话讲得好听,做起事来邪僻,表面上恭敬,实际上无法无天。这也是尧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因为“共”也就是“恭”,尧讲他名“恭”实不“恭”。不久,他便给当为四凶之一流放了。神话里有个天神也叫共工,神话学者似乎不把尧的臣子共工看为神话人物,实际两个共工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历史、神话两种版本。这从他们与水的关系看得出来。《山海经·海内经》:“炎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于水,生共工”。《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天神的共工是个水神,而尧臣的共工恰是个水官。这两个家伙定是有关联、有渊源的。                         
    共工是神话里最有名的反调份子。《淮南子·天文训》记他与颛顼争帝位,没打赢,“怒而触不周之山”,弄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我们所见的天象,日月星辰转到西北方才隐灭,中国的地理概貌,也确是西北高、东南矮,河流大抵向东南入海。整个天文地理,都得归功于或者归罪于共工。女娲补天,便正由于他把天弄坏了。据说,远在黄帝与炎帝打仗时,他便起来帮炎帝的忙。《吕氏春秋·荡兵》:“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故次作难矣”。历史是胜利者写的,炎帝失败了,共工也只好归为逆党。可是他不甘心,前引《淮南子·本经训》说,到舜帝时,他又曾“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到禹治水,他还跳出来捣蛋:《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有“禹攻共工国之山”,其他古籍附和道:“禹伐共工”、“禹辟除民害逐共工”。这一仗看来共工是带着相繇一起打的,详情《山海经·大荒北经》做了现场直播:“共工之臣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一个臣子已经如此凶恶,后台老板可想而知。              
    共工虽是反调份子,可是神话怎么也掩盖不掉他身上那股刚烈之气,豪雄之力。睢他一怒,便一脑袋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都撞坏了。他虽打败仗,而形象勇武之极,凛乎不可侮的,胜利者的颛顼,反倒无声无臭。神话里这样的好汉子还有几条。象大战黄帝的蚩尤。据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甚至“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更甚而“八肱八趾”,当真威风凛凛。黄帝又是请天女,又是发明指南车,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好容易才打败他。他虽死掉,而阴魂不散,到处留下余迹。锁他的桎梏化为枫木,枫的火红,该是他的血色。他被杀之地的“盐泽”都“卤色正赤”的,大家直呼为“蚩尤血”。主战的星,“类彗而后曲,象旗”,大家名为“蚩尤之旗”。甚至“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的角斗游戏,也攀他的大牌子,称为“蚩尤戏”。最后,他给祀为战神。另一条血性汉子是刑天。《山海经·海内西经》记他“与(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搡干戚而舞”。革命家豪言说:“吹头不过碗大个疤、把脑袋别到裤带上闹革命”,只估计到造反之后会掉脑袋,谁知刑天掉了脑袋照样造反。共工、蚩尤、刑天都要翻黄帝或黄帝一系的天下,抢帝王做,同样的豪雄、刚烈、不屈不挠。跟他们一伴儿的还有夸父。《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应龙是黄帝的臣子,打蚩尤时跟蚩尤比试过水战的。他杀夸父,可想也因为夸父造黄帝的反。夸父还干了一件伟业。《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入日。渴欲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他脚力可跟太阳赛跑,一口便吸尽黄河渭水,还没解渴,身材的魁梧不用说。尤其他跟太阳作对,这个反造得愈大了,伟岸壮丽又非刑天、蚩尤可比。                     
    这些好汉全是炎帝一系的,同样造反,同样失败、同样的悲壮卓绝。看来,神话里塑造了“失败的英雄”这么一组群像。《项羽本纪》是《史记》里最成功的篇章之一,项羽的形象可说是神话里那些好汉子的再版、加工。司马迁所以写来那样有蛊惑力,推想原因有两个。第一,他自己是个受腐刑、遭侮辱的失败者,所以对失败的英雄特别认同。其次,他之前的文化因素里,保存着对失败的造反英雄的赞颂,他与传统一拍即合。有趣的是,太史公之后,文学传统里再没有可与项羽比美的类似形象了。这也许因为秦汉以后,天下愈发一统,君权愈发神化,歌颂反调份子已经很不得民心——该说君心;而反调份子假使成功,也便已经变为统治者,这当然应该大拍马屁,可是,跟失败的英雄也便不相干。    
    在另一个地方,我们也该给共工鸣一下冤。治水是上古一大族神话,而共工是治水的祖师爷,这点似乎给神话学者忽视了。也许他恶名在外,便做正事也不上账的。《竹书纪年》记:“帝尧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六十九年黜崇伯鲧;帝舜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这个治河谱系很明确。禹治水时,首先继承他父亲用“堙填”之法,后来才大半用“疏导”,不过也没完全放弃“堙填”。堙填法的创始人便是共工。《国语·周语》说:“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有崇伯鲧……称遂共工之过……其后伯禹念之非度,厘改制量……疏川导滞”。壅防指筑堤使河水不至外决,堕高堙庳大概把挖山土填低地的积水。《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息壤是一种能自己无穷地生长的土壤,鲧把它来填积水。土克水是中国古代的通常观念,也是目验的经常事实,五行学说甚至把它提升为宇宙的内在法则。后世习语,还在讲“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过,照古人的阴阳五行观,水太盛,也会反克土。譬如水凶时也会挟裹泥土,把沿途的堤岸田地冲毁。如果真的“洪水滔天”,人力所能搬动的那点儿土,当然淹水不尽,反会为水所克。共工的堙填法还起过作用,《尧典》讲“共工方鸠zhuan[字形为左“亻”,右,上一“子”下二“子”]”,方即防,鸠即救,“防救”已肯具功效。即便到今天,中国的治长江,依然主要用防堵,而不曾疏导河床。神话学者讲治水,历来只从鲧讲起,共工地下有知,也该来造一回反才是。
posted on 2005-05-09 19:48  WebMedia  阅读(119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