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单关节力矩控制(前馈+反馈)

机器人单关节力矩控制

 

  对于自由运动机器人来说,控制的目的是要控制机器人末端的位置和姿态(统一简称为位置),即所谓的位置控制问题。期望机器人末端达到的位置称为期望位置或期望轨迹,期望轨迹可以在机器人任务空间中给出,也可以通过逆运动学转化为机器人关节空间中的期望轨迹。期望轨迹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固定位置(setpoint),另一种是一条随时间连续变化的轨迹(trajectory)。

  对于运动受限的机器人来说,其控制问题要复杂得多。由于机器人与环境接触,这时不仅要控制机器人末端位置,还要控制末端作用于环境的力。也就是说,不仅要使机器人末端达到期望值,还要使其作用于环境的力达到期望值。更广泛意义下的运动受限机器人还包括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情况,这时控制还应包括各机器人间运动的协调,负荷的分配以及所共同夹持的负载所受内力的控制等复杂问题。

  如下图所示,考虑单个电机与连杆的模型,其中ττ为电机施加的力矩,θθ是连杆与水平线的夹角:

  则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τ=Mθ¨+mgrcosθτ=Mθ¨+mgrcos⁡θ

 

  MM是连杆绕转轴的转动惯量,mm是连杆的质量,rr是转轴到连杆质心的距离,gg是重力加速度。实际情况中转轴处会存在摩擦力,这里简单假设摩擦力为粘滞阻力,即τfric=bθ˙τfric=bθ˙,将阻力项加入上面的动力学方程中,模型变为:

τ=Mθ¨+mgrcosθ+bθ˙τ=Mθ¨+mgrcos⁡θ+bθ˙

 

  可将其改写为:

τ=Mθ¨+h(θ,θ˙)τ=Mθ¨+h(θ,θ˙)

 

  为进行仿真,设参数M=0.5kgm2M=0.5kg⋅m2,m=1kgm=1kg,r=0.1mr=0.1m,b=0.1Nms/radb=0.1N⋅m⋅s/rad,当连杆在平面上运动时g=0g=0,当连杆垂直水平面运动时g=9.81m/s2g=9.81m/s2

  •  PID控制

  PID控制器时是最常用的反馈控制器。

τ=Kpθe+Kiθe(t)dt+Kdθe˙τ=Kpθe+Ki∫θe(t)dt+Kdθe˙

 

  其中比例系数KpKp的作用就像一个虚拟弹簧,试图减小位置误差θe=θdθθe=θd−θ;微分系数KdKd的作用像虚拟阻尼器,试图减小速度误差θe˙=θd˙θ˙θe˙=θd˙−θ˙;积分系数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  PD控制器与误差的二阶方程

   忽略积分项,即Ki=0Ki=0,这就是PD控制。我们假设机器人在水平面上运动(g=0),将PD控制规则带入动力学方程中可得到Mθ¨+bθ˙=Kp(θdθ)+Kd(θd˙θ˙)Mθ¨+bθ˙=Kp(θd−θ)+Kd(θd˙−θ˙),如果给定的控制量θdθd恒定,则θd˙=θd¨=0θd˙=θd¨=0,于是θe=θdθθe=θd−θ,θe˙=θ˙θe˙=−θ˙,θe¨=θ¨θe¨=−θ¨。动力学方程可改写为误差θeθe的二阶微分方程:

Mθe¨+(b+Kd)θe˙+Kpθe=0Mθe¨+(b+Kd)θe˙+Kpθe=0

 

  将其改写为标准二阶形式:

θe¨+b+KdMθe˙+KpMθe=0θe¨+2ξωnθe˙+ω2nθe=0θe¨+b+KdMθe˙+KpMθe=0→θe¨+2ξωnθe˙+ωn2θe=0

 

  阻尼比ξξ和阻尼自然频率ωnωn为:ξ=b+Kd2KpM√ξ=b+Kd2KpM、ωn=KpM−−−√ωn=KpM

 

  •  PID控制器与误差的三阶方程

  考虑连杆在垂直水平面的平面上转动(g>0),用上面的PD控制器,误差动力学方程可写为:

Mθe¨+(b+Kd)θe˙+Kpθe=mgrcosθMθe¨+(b+Kd)θe˙+Kpθe=mgrcos⁡θ

 

  这意味着稳态时θθ满足Kpθe=mgrcosθKpθe=mgrcos⁡θ,即当θd±π/2θd≠±π/2时最终误差θeθe不为零,因为机器人需要提供一个非零的力矩使连杆保持在θd±π/2θd≠±π/2这个位置。

  设Kp=2.205Nm/radKp=2.205N⋅m/rad,Kd=2Nms/radKd=2N⋅m⋅s/rad,连杆初始角度θ(0)=π/2θ(0)=−π/2,初始角速度θ˙(0)=0θ˙(0)=0,期望角度θd=0θd=0,期望角速度θd˙=0θd˙=0。根据所设置的参数在Mathematica中求解微分方程,结果如下:

 

  稳态误差可求解方程Kp(θdθ)=mgrcosθKp(θd−θ)=mgrcos⁡θ求得,约为-0.408弧度,即稳态时与期望值相差23.4°

  可以在VREP中仿真该过程,新建一个长度为0.2m的圆柱体,质量设为1kg,在圆柱体一段添加旋转关节,圆柱体X、Y轴的转动惯量设为0.49(根据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绕关节转动的转动惯量为0.5)。关节设为力矩模式,打开关节动力学属性对话框,设置PID参数和目标位置(90°):

  选择ODE物理引擎进行仿真,打开圆柱体动力学属性对话框,点击编辑材料(Edit material),在Angular damping中输入0.1(Angular damping:an angular movement damping value, that adds angular drag, and that can increase stability)。给关节添加阻力可参考Set internal friction of jointsMaterial properties

  添加Graph记录关节转角进行仿真,可以看出存在稳态误差: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设Ki>0Ki>0,即使用PID控制器。积分控制的作用是消除稳态误差,因为系统只要存在误差,积分作用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直到偏差为零,积分作用才会停止。但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荡。加入积分项后关于误差的微分方程为:Mθe¨+(b+Kd)θe˙+Kpθe+Kiθe(t)dt=τdistMθe¨+(b+Kd)θe˙+Kpθe+Ki∫θe(t)dt=τdist,其中τdistτdist是重力项mgrcosθmgrcos⁡θ。对该方程两边求导,可以得到误差的三阶微分方程:

Mθ(3)e+(b+Kd)θe¨+Kpθe˙+Kiθe=τdist˙Mθe(3)+(b+Kd)θe¨+Kpθe˙+Kiθe=τdist˙

 

  如果τdistτdist为常量(比如稳态时),方程右边τdist˙τdist˙项为零。使用拉普拉斯变换将时域中的微分方程转换为复数域中的代数方程:

s3+b+KdMs2+KpMs+KiM=0s3+b+KdMs2+KpMs+KiM=0

 

  如果该特征方程根的实部全为负,则该系统稳定,且θeθe趋于零。根据系统特征方程的劳斯判据,为了保证方程所有根的实部都为负,PID控制器的系数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KdKp(b+Kd)KpM>Ki>b>0>0Kd>−bKp>0(b+Kd)KpM>Ki>0

 

  因此KiKi的值必须保证落在上下界限之内。通常先选择合适的KpKp、KdKd值加快暂态过程,然后调整KiKi使其能大到消除稳态误差,又不至于过大而影响稳定性。画出根轨迹图(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个参数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根s在平面上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当Ki=(b+Kd)Kp/MKi=(b+Kd)Kp/M时两个根将到达虚轴,KiKi继续变大根会进入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此时系统将变得不稳定。

  PID控制的伪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time = 0                          // dt = servo cycle time
eint = 0                          // error integral
qprev = senseAngle                // initial joint angle q

loop
    [qd,qdotd] = trajectory(time) // from trajectory generator
   
    q = senseAngle                // sense actual joint angle
    qdot = (q - qprev)/dt         // simple velocity calculation
    qprev = q
   
    e = qd - q
    edot = qdotd - qdot
    eint = eint + e*dt
   
    tau = Kp*e + Kd*edot + Ki*eint
    commandTorque(tau)
   
    time = time + dt
end loop
复制代码

  使用之前建立好的VREP模型,设置积分系数Ki=1Ki=1后再进行仿真:

  可以看出添加积分项后稳态误差消除(但是产生了超调量):

 

   实际上在许多机器人控制器中设Ki=0Ki=0,即不使用积分项。因为相比稳态误差,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PID控制不考虑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只按照偏差进行负反馈控制,即只有在得到误差信号后才能输出控制量。另一种控制策略是根据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预先产生控制力/力矩。动力学模型为:

τ=M˜(θ)θ¨+h˜(θ,θ˙)τ=M~(θ)θ¨+h~(θ,θ˙)

 

  根据轨迹生成器输出的期望位置θdθd、速度θd˙θd˙、加速度θd¨θd¨,前馈力矩为:

τ(t)=M˜(θd(t))θd¨(t)+h˜(θd(t),θd˙(t))τ(t)=M~(θd(t))θd¨(t)+h~(θd(t),θd˙(t))

 

  前馈控制伪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time = 0                                           // dt = servo cycle time
loop
    [qd,qdotd,qdotdotd] = trajectory(time)         // trajectory generator
    tau = Mtilde(qd)*qdotdotd + htilde(qd,qdotd)   // calculate dynamics
    commandTorque(tau)
    time = time + dt
end loop
复制代码

   如果动力学模型完全准确,那么用前馈控制即可直接计算力矩。但实际上模型总是存在各种误差,因此前馈控制一般总是与反馈控制结合起来使用。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如果r˜=0.08mr~=0.08m,即动力学公式中转轴到质心距离这个参数为0.08m(实际上这个值为0.1m)。因为存在测量和制造误差,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很难得到。考虑2个任务:任务1连杆运动轨迹为θd(t)=π2π4cos(t)θd(t)=−π2−π4cos⁡(t),运动时间为0tπ0⩽t⩽π;任务2连杆运动轨迹为θd(t)=π2π4cos(t)θd(t)=π2−π4cos⁡(t),运动时间为0tπ0⩽t⩽π

 

  可以看出模型存在误差的情况下,根据动力学方程计算力矩而得到的结果与期望值之间存在偏差。对于任务2重力会阻碍期望的运动,导致产生较大的跟踪误差。

  对任务2,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其中arm dynamics子模块根据输入的力矩计算并输出角度或角速度:

 

  期望角度轨迹(蓝线)与根据不准确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的实际轨迹(橙线)如下图所示: 

 

 

  • 前馈-反馈控制(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了解,预测出下一阶段系统的运行状况。前馈的缺点是在使用时需要对系统有精确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系统模型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出预测补偿。但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是可得到精确模型的,而且很多控制对象在运行的同时自身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仅用前馈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品质。这时就需要加入反馈,反馈的特点是根据偏差来决定控制输入,不管对象的模型如何,只要有偏差就根据偏差进行纠正,可以有效的消除稳态误差。
  前馈-反馈综合控制结合二者的优点,可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从前馈控制角度看,由于增加了反馈控制,降低了对前馈控制模型精度的要求;从反馈控制角度看,前馈控制作用对主要干扰及时进行粗调,大大减少反馈控制的负担。

  结合前馈与反馈,实际角加速度θ¨θ¨可写为:

θ¨=θd¨+Kpθe+Kdθe˙+Kiθe(t)dtθ¨=θd¨+Kpθe+Kdθe˙+Ki∫θe(t)dt

 

  将其带入动力学预测方程中可得到前馈-反馈控制器:

τ=M˜(θ)(θd¨+Kpθe+Kiθe(t)dt+Kdθe˙)+h˜(θ,θ˙)τ=M~(θ)(θd¨+Kpθe+Ki∫θe(t)dt+Kdθe˙)+h~(θ,θ˙)

 

  前馈-反馈控制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通常KiKi设为零,即使用PD+前馈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的伪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time = 0                                   // dt = cycle time
eint = 0                                   // error integral
qprev = senseAngle                         // initial joint angle q
loop
    [qd,qdotd,qdotdotd] = trajectory(time) // from trajectory generator
    
    q = senseAngle                         // sense actual joint angle
    qdot = (q - qprev)/dt                  // simple velocity calculation
    qprev = q
    
    e = qd - q
    edot = qdotd - qdot
    eint = eint + e*dt
   
    tau = Mtilde(q)*(qdotdotd+Kp*e+Kd*edot+Ki*eint) + htilde(q,qdot)
    commandTorque(tau)
    
    time = time + dt
end loop
复制代码

   单独使用PID控制的Simulink模型如下图所示(参数与任务2中一样):

 

   前馈-反馈控制的模型如下图所示(PID参数与任务2一样):

   子模块h˜(θ,θ˙)h~(θ,θ˙)如下图所示:

 

  各控制方法输出的曲线与期望轨迹的对比如下图所示(固定步长0.01s,仿真时间t=pi):

  可以看出单独使用前馈控制存在很大跟踪误差,单独使用PID反馈控制对轨迹的跟踪效果也不理想。前馈+反馈控制方案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动态跟踪误差最小。

 

 

 

参考: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霍伟

V-rep学习笔记:转动关节2

V-rep学习笔记:关节力矩控制

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的对比

基于Mathematica的机器人仿真环境(机械臂篇)

浅显直观地解释机器人控制为什么需要动力学建模

Modern Robotics: Mechanics, Planning, and Control Code Library

Modern Robotics Mechanics, Planning, and Control Chapter 11.4 Motion Control with Torque or Force Inputs 

posted @ 2019-10-08 08:51  Roger_Ceng  阅读(95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