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Java Socket实战之六 使用NIO包实现Socket通信

本文地址:http://blog.csdn.net/kongxx/article/details/7288896

Java Socket实战之一 单线程通信

Java Socket实战之二 多线程通信

Java Socket实战之三 传输对象

Java Socket实战之四 传输压缩对象

Java Socket实战之五 使用加密协议传输对象

前面几篇文章介绍了使用java.io和java.net类库实现的Socket通信,下面介绍一下使用java.nio类库实现的Socket。

java.nio包是Java在1.4之后增加的,用来提高I/O操作的效率。在nio包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或接口:

* Buffer:缓冲区,用来临时存放输入或输出数据。

* Charset:用来把Unicode字符编码和其它字符编码互转。

* Channel:数据传输通道,用来把Buffer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源,或者把数据源中的数据读入到Buffer。

* Selector:用来支持异步I/O操作,也叫非阻塞I/O操作。


nio包中主要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提高I/O操作效率:

* 通过Buffer和Channel来提高I/O操作的速度。

* 通过Selector来支持非阻塞I/O操作。


下面来看一下程序中是怎么通过这些类库实现Socket功能。


首先介绍一下几个辅助类

辅助类SerializableUtil,这个类用来把java对象序列化成字节数组,或者把字节数组反序列化成java对象。

辅助类MyRequestObject和MyResponseObject,这两个类是普通的java对象,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MyRequestObject类是Client发出的请求,MyResponseObject是Server端作出的响应。


下面主要看一下Server端的代码,其中有一些英文注释对理解代码很有帮助,注释主要是来源jdk的文档和例子,这里就没有再翻译

下面是Client的代码,代码比较简单就是启动了100个线程来访问Server


最后测试上面的代码,首先运行Server类,然后运行Client类,就可以分别在Server端和Client端控制台看到发送或接收到的MyRequestObject或MyResponseObject对象了。

关于NIO和IO的比较,下面的两篇文章对理解很有帮助,可以参考一下。

http://tutorials.jenkov.com/java-nio/nio-vs-io.html

https://blogs.oracle.com/slc/entry/javanio_vs_javaio


posted @ 2012-02-23 22:32  程序员天下  阅读(37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