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谈

 

      历史课不及格的我,还是知道人类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2000年了。多出两千年的就不说,就这两千年下来,如果把人类所有的知识累转换成二进制的话,我想,宇宙又一次爆炸了。

 

      常说,知识是无限的,但怯怯是这个无限,给了无数人借口:“反正都无限,学了也只是皮毛”。我觉得历史并非只告诉我们“王帝的新装”演的是哪一出,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习和借鉴古人的精华。“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句对知识的写真。

 

      古人也是人,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古人早已想到。一样的精髓,只不过与不同时代的摩擦产生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而已。精髓来之不易,“七七四十九天纯火历练”不可或缺。未必我们都能亲身体会,但学其精华,至少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们现代人就是这样站到了地球以外看到了我们的地球兄弟“开普勒452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出自苦寒来”就是经历了千年的历史考验而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简单道理,每个人都能读,但我们往往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啊。就像大米精华在于胚芽,但我们都是吃着去掉胚芽的精白米,畅谈养生,可笑可笑。

 

      吸取古人之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他“结识为友,畅谈人生”。如何结识,如何畅谈,无非就是阅读其著作。古人之精髓大多只能以文字实物传承。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精髓就是黄金。一本半斤八两的书籍有时候不比十来斤的黄金轻。

 

      自从我阅读开始,就像嚼了炫迈口香糖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根本不会有读书闷、该读什么书的烦。读书清单,一堆一堆接踵而来。我甚至为自己算了一下,平均2个月读一本书,一年也就读6本,10年也就60本,人生有多少个读60本书的时间啊。

 

      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古人之精华都是来自于古人的古人。在我们这个“面向对象”的时代,该思想并非只有在软件领域所应用,是软件领域应用了这个思想,我们这些晚辈需要的是继承这个思想,在某个层次上我们可以重构和完善该思想,继续为后人所用。

 

      古人之精髓就是我们人类的精髓。人类之精髓,不略懂一二,何谈做人。

posted @ 2015-08-12 09:43  wc的一些事一些情  阅读(2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