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自白
自我认知,从心开始
摘要:主要是上周开的合伙人会议之后引起的一些心理障碍,觉得自己的研发目标是有一定的市场前景而在领导层面前备受重视。所以,自己也一直备受着这方面的压力。直到在上周五的合伙人会议中,领导也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的“真面目”,就是觉得我一直在吹牛。其实,经过了这件事,也确实心里没那么好受。我自己也在为这事情折腾
阅读全文
摘要:【对外】 “客户的各种脸色还好看吧?”,今年第一季度下来,他跳出了自己的内部,几乎每天都外面陪跑客户。对于销售或售前的工作,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发生。对方可能会因为自己老板的朋友的朋友而给个面子客气接待一下,对方同样可能因为自己老板的朋友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威胁了他自身的利益而处处为难。“市场销售不好做
阅读全文
摘要:认识他的人,可能都以为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停留在皮囊自律而内在随时会混乱的一个人。一个人之所以自律,那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他渴望自己可以得到专注,所以他希望通过养成例如早睡、早起、阅读、学习、运动等日常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之所说他的自律只停留在皮囊上,那是因为
阅读全文
摘要:他问我,如何能让自己更加专注,我对他说很简单,目中无人就是了。他很差异地看着我,表示做不出这些不道德的事情。说了那么多,他一直跟我抱怨说他自己脑袋不够用,原来又是这些所谓的“道德”在搞鬼。我已经不只一次提醒他要时刻保持这种传统的“道德绑架”。就像在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如果自己还在很道德地劝说别人“不
阅读全文
摘要:“领导,过去一年我很努力,所以我想……”,在他部门这类邮件不多,极限也就每人一年一封,一年几十封而已。作为邮件中领导的他,每年数千上万封邮件,但这仅仅的几十封邮件却隐藏了他一个年头下来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精力所在。因为“人”在他的心目中就是最核心以及最具价值的资源。 这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 说起人
阅读全文
摘要:他从来都是一个“自作主张”的人,对于别人的“标准答案”,他会坚定不移地反驳,“为什么只能这样”?像他这种性格,从小到大都在吃“语文”的亏。小学100分制,毕业时他语文得了89分,还能算“优秀”;初中120分制,中考时他得了88分,还能及格;高中150分制,高考时他只得了87分,没错,是不及格。对于阅
阅读全文
摘要:《海王》看起来好像还真挺不错的样子,因为我看到他在剧终的时候坐在座位上回味了许久也不愿离场,感觉他好像还沉溺在“海王和媚拉会度过幸福余生”的幻想之中。人的这美好想象无可厚非,谁不会YY一下。不过,我从他的这种“附加想象”当中看到的或许不是那点简单而美好向往,而是看到了隐藏在他内心当中对生活一种“目光
阅读全文
摘要:导数(英语:Derivative)是微积分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导数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近。或者可以简短地说,导数是用来找到“线性近似”的数学工具。如下图所示: 而微积分基本定理描述了微积分的两个主要运算──“微分”和“
阅读全文
摘要:你有没有觉得你在时间观上有那么一点模糊?被这么一问,他瞬间陷入了沉思。“时间观”三字不少挂嘴边,但认真想想,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时间在他心目中还真可能只是一秒、一分、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以及一年的概念。 一秒等于多少? 一秒可以等于一千毫秒,也可以等于一百万微妙.,但同样可以等于半个呼吸、一个
阅读全文
摘要:有人说,父母亦老师,但父母并没有告诉他人生是用来折腾而不是用来舒服的;有人告诉他,老师是启蒙者,但老师并没有告诉他,学无止境原来是跟自己的人性死磕到底。有人告诉他,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者,但那人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些真相搞得他在自己面前显得多么地无知。 人生是用来折腾的,
阅读全文
摘要:今天是他的三十岁生日,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哪里庆祝,怎么庆祝以及跟谁庆祝,而是对“而立”的思考,古语“立”即“成就”,“成就”更多只是一种外界视角,有一种“点到为止”之错觉。内在角度看,他更愿意理解为“主动性思考”的转折点,是一个持续向上永无止境过程的起点…… 作为丈夫 一个“耐人寻味”的称谓,之所以“
阅读全文
摘要:他曾说过,他是一个不断思考的人,但却不懂得如何去思考。这都是事实,因为他已经深深地感受和体会到他自身各种处事的心态控制着他身体上每一个细胞的内分泌、每一滴血液的流动和每一个情绪的起伏。处理一个家庭琐事,他可以;接受朋友的一个小小请求,他乐意;解决一个工作事务,他肯定没问题;当这些事情接踵而来的时候,
阅读全文
摘要:“自我认同”是他近期较大的一个进步,对外界认同的向往以及非事实信息的过滤让他逐渐得到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放空与把控”。“放空”确实让他得到了一些情绪上的平复,但短暂的平复过后,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堆实实在在且无法规避的“客观”挑战。 他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演员”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阅读全文
摘要:在“旁观者”中,他的一句“而不是轻易地活在别人的道理和假象之中”导出了许多现代人的焦虑,就连我这么一个高考语文不及格的平凡人都能在短短的两年内向互联网世界贡献文字10万+,可见这个信息化社会的是如此地波涛汹涌,哪怕缺少一点独立性思考,都无法幸免于“洪灾”之中。从我这个旁观者角度看,他不是一个缺乏思考
阅读全文
摘要:《旁观者》的文笔如此精彩,写得好像真的一样,无论对环境亦或事物的描述,都能感受得到德鲁克的专注和透析。看完这本书后,我真心觉得要真正做到“旁观者清”实属不易。没有一定的功力,凭什么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即可推断别人所想,在对别人真实想法无知的情况下,所谓的“客观事实”无非都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更何况“当
阅读全文
摘要:为了找一个能清晰表达我在2017年的状态词语,我搜索了不下百个词语还是未能找到一个贴切的形容,可想我这一年的状态该有多么的糟糕。既然无法汇总,只好通过文字来聚焦我的思绪把这混乱一层一层地剥离、观察和思考。 疲惫的身躯 我细数了一下2017到底有多少可以让我“精神抖擞”的日子,算下来可能也就只有那可怕
阅读全文
摘要:图片源于网络 早上,还是像往常一样挤在公交车上,打开微信,心情突然间像过山车一样起伏波动,压抑感油然而生,脑袋膨胀压迫,像窒息一般透不过气,胃部再次开始出现不适...... 近几年,我越感自身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让我并不好受。在同事眼中,事业可能算是“稳中带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