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概述之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
七、桥接模式
概念
小插曲
将抽象与具体分离就是桥接模式。我勒个去,GOF里面的这一句想必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确很抽象,但我们仔细琢磨琢磨,还是会柳暗花明的。桥接模式的“桥”字,说实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以“桥接”来命名这一模式,所以先请大家把“桥接模式”抽象地看作“**模式”,不再为名字而迷惑。
解释
在Java中,“抽象”大概可以指interface,abstract class,因此,大家暂时把“抽象”理解为interface、abstract class。“具体”大概可以指实现interface的类、继承abstract class的类,大家也暂时吧“具体”理解为这样。(Tips:抽象与具体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大家还记得Java中的多态性吗?引用变量的类型可以是实例对象的父类及接口,那么在桥接模式中:“将抽象与具体分离”,这句话要的是抽象,也就是桥接模式要的就是抽象,而不是具体。抽象的接口、抽象的类,都可以有多个实现类及子类。大家应该都知道,抽象类、接口都是用来扩展程序功能的,因此“抽象”具有扩展性,而桥接模式就是为了增强程序的扩展性,并且很好的遵循了Java设计原则的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我相信朋友们阅读到这里可能也是云里雾里的,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好理解。
实例
先提出一个需求:现在需要用一个检测器来分辨出不同手机。
- 不使用桥接模式
class Detector{
public void judge_iPhone(iPhone iphone){
iphone.show();
}
public void judge_Galaxy(Galaxy galaxy){
galaxy.show();
}
}
class iPhone{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OS System");
}
}
class Galaxy{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Android System");
}
}
Detector为检测器类。iPhone、Galaxy为被检测类,有属于自己的成员方法show。当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分清到底是iPhone、还是Galaxy类。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再来一个Nokia类,我们不但要写定义Nokia类的代码,还要在Detector类中增加有关Nokia的检测方法,这样就违背了开闭原则,代码量也会增多。
- 使用了桥接模式
class Detector{
public void judge(Phone phone){
phone.show();
}
}
class iPhone implements Phone{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iOS System");
}
}
class Galaxy implements Phone{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Android System");
}
}
interface Phone{
void show();
}
定义了一个接口Phone,接口中定义了一个show抽象方法,同时让iPhone、Galaxy实现Phone接口及接口的方法。将Detector中的方法修改为单一的judge(Phone phone)方法。这样judge方法就由之前的具体化转变为抽象化。只要传入参数实现了Phone接口,就可以执行。这样既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也降低了各个类之间的耦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