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Linux内核协议栈
摘要:在调用close系统调用关闭套接字时,如果套接字引用计数已经归零,则需继续向上层调用其close实现,tcp为tcp_close;本文仅介绍tcp部分,前置部分请参考本博关于close系统调用的文章; 1 void tcp_close(struct sock *sk, long timeout) 2
阅读全文
摘要:概述 shutdown系统调用在tcp层会调用两个函数,对于ESTABLISHED状态需要调用tcp_shutdown关闭连接,对于LISTEN和SYN_SENT状态则需要以非阻塞模式调用tcp_disconnect断开连接;本文除了对这两个函数进行分析以外,还会分析在shutdown关闭了读或者写
阅读全文
摘要:概述 本文主要对MSS相关的几个字段结合源码流程进行分析; 字段含义 user_mss(tcp_options_received)–用户配置的mss,优先级最高; mss_clamp(tcp_options_received)–对端通告的mss,即为对端能接受的最大mss,对端通告的mss与user
阅读全文
摘要:假设两台设备双方均发送syn给对端,在发送syn之后状态处于SYN_SENT状态,此时双方均收到对端的发来的syn,则立即进入SYN_RECV状态,并且都向对端回复syn+ack,在收到syn+ack之后,连接从SYN_RECV状态切换到ESTABLISHED状态; 在发送syn进入SYN_SENT
阅读全文
摘要:假定客户端主动打开,发送syn包到服务器,服务器创建连接请求控制块加入到队列,进入TCP_NEW_SYN_RECV 状态,发送syn+ack给客户端,并启动定时器,等待客户端回复最后一个握手ack; tcp_v4_rcv上来的包,会判断连接状态,当状态为TCP_NEW_SYN_RECV时,期望得到对
阅读全文
摘要:假定客户端执行主动打开,发送syn包到服务器,服务器执行完该包的第一次握手操作后,调用af_ops->send_synack向客户端发送syn+ack包,该回调实际调用tcp_v4_send_synack函数; 1 int tcp_conn_request(struct request_sock_o
阅读全文
摘要:假定客户端执行主动打开,服务器执行被动打开,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包,进行建立连接请求的相关处理,即第一次握手;本文主要分析第一次握手中被动打开端的处理流程,主动打开端的处理请查阅本博客内另外的文章; IPv4携带的TCP报文最终会进入到tcp_v4_do_rcv函数,服务器准备接
阅读全文
摘要:假设客户端执行主动打开,已经经过第一次握手,即发送SYN包到服务器,状态变为SYN_SENT,服务器收到该包后,回复SYN+ACK包,客户端收到该包,进行主动打开端的第二次握手部分;流程中涉及到的函数和细节非常多,本篇只对主流程予以分析; 在ESTABLISHED和TIME_WAIT以外的状态时接收
阅读全文
摘要:在tcp_ack接收ACK处理函数中,如果确认当前走慢速路径,那么会调用tcp_ack_update_window函数检查窗口是否需要更新并更新之,并且更新未确认数据的位置,即更新窗口左边沿; 1 static int tcp_ack(struct sock *sk, const struct sk
阅读全文
摘要: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过程,本文主要分析客户端主动打开中的第一次握手部分,即客户端发送syn段到服务器端; tcp_v4_connect为发起连接主流程,首先对必要参数进行检查,获取路由信息,改变连接状态成SYN_SENT,再调用inet_hash_connect将控制块加入
阅读全文
摘要:inet_csk_accept函数实现了tcp协议accept操作,其主要完成的功能是,从已经完成三次握手的队列中取控制块,如果没有已经完成的连接,则需要根据阻塞标记来来区分对待,若非阻塞则直接返回,若阻塞则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阻塞等待; 1 /* 2 * This will accept the
阅读全文
摘要:说明 前面从stackoverflow上找了一篇讲这两个选项的文章,文章内容很长,读到最后对Linux中的这两个选项还是有些迷茫,所以重新写一篇文章来做一个总结; 本文只总结TCP单播部分,并且只讨论该选项的bind()系统调用部分,UDP,组播,开启选项之后数据包的调度等不做讨论; man手册中对
阅读全文
摘要:说明:该文章中部分代码未能完全理解透彻,可能对您造成误解,请慎读; 并建议您先阅读本博另外一篇文章:<Linux TCP套接字选项 之 SO_REUSEADDR && SO_REUSEPORT> 另:该文章将会持续更新改进; TCP的接口绑定通过函数inet_csk_get_port函数执行,其中包
阅读全文
摘要:说明 本文下面内容基本上是截取自stackoverflow,针对这两个选项,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做了总结,请移步<Linux TCP套接字选项 之 SO_REUSEADDR && SO_REUSEPORT> 原文部分翻译 基本知识点 TCP/UDP连接是由一个五元组(如下)标识的,不允许存在多个连接具有
阅读全文
摘要:概述 在FIN_WAIT_2收到对端发来的FIN,并回复ACK之后,会进入TIME_WAIT状态,此时添加定时器,定时器超时会将tw控制块从ehash和bhash中删除,并且释放tw控制块; 启动定时器 TIME_WAIT定时器主要通过inet_twsk_schedule函数进行启动; tcp_rc
阅读全文
摘要:当TCP主动关闭一端调用了close()来执行连接的完全关闭时会执行以下流程,本端发送FIN给对端,对端回复ACK,本端进入FIN_WAIT_2状态,此时只有对端发送了FIN,本端才会进入TIME_WAIT状态,为了防止对端不发送关闭连接的FIN包给本端,将会在进入FIN_WAIT_2状态时,设置一
阅读全文
摘要:在用户进程启用了保活定时器的情况下,如果连接超过空闲时间没有数据交互,则保活定时器超时,向对端发送保活探测包,若(1)收到回复则说明对端工作正常,重置定时器等下下次达到空闲时间;(2) 收到其他回复,则确定对端已重启,关闭连接;(3) 超过探测次数仍未得到回复,则认为对端主机已经崩溃,关闭连接; 启
阅读全文
摘要:坚持定时器在接收方通告接收窗口为0,阻止发送端继续发送数据时设定。 由于连接接收端的发送窗口通告不可靠(只有数据才会确认,ACK不会确认),如果一个确认丢失了,双方就有可能因为等待对方而使连接终止:接收放等待接收数据(因为它已经向发送方通过了一个非0窗口),而发送方在等待允许它继续发送数据的窗口更新
阅读全文
摘要:TCP在收到数据段但是无需马上确认时设定,如果在超时时间之内有数据要发送到对端,则确认会随着数据一起发送,即捎带ACK,如果达到超时时间则执行定时器回调立即发送ack; 启动定时器: 延迟确认定时器调用inet_csk_reset_xmit_timer(sk, ICSK_TIME_DACK, xx,
阅读全文
摘要:注:这部分还没有完全分析透彻,先在此记录,后面回顾的时候再进行补充; 启动定时器: (1) 之前发送的数据段已经得到确认,新发出一个数据段之后设定; (2) 新建连接发送syn之后设定; (3) PMTU探测失败之后设定; (4) 接收方丢弃SACK部分接收的段时设定; 定时器回调函数: 重传定时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