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概念:传输信息的公共媒介
任意一个时刻只能有一对部件在使用总线,其他部件需要等待传输完成后才能使用
分类: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传送方式有 串行,并行 )
又分为:
数据总线: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一般小于)
地址总线:单向 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控制总线:有出、有入(传输内容包括存储器读,存储器写,总线允许,中断确认)
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之间的通信(传输方式 串行和并行 )
总线特征
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以及排列顺序
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电平范围
功能特性:每根线传输的功能(地址,数据,控制)
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总线的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 数据线的根数
标准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
时钟同步/异步: 同步,不同步
总线复用: 地址线与数据线共用
信号线数: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总和
总线控制方式:突发,自动,仲裁,逻辑,计数
其他指标
总线标准:
比如usb,isa,pci,agp等等.....
总线结构:
单总线,双总线,三总线,四总线等等
总线控制:
总线判优控制
主设备(模块):对总线有控制权,能够提出对总线的占用请求
从设备(模块):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不能提出总线占用请求
有些设备既可以是主设备又是从设备
总线判优控制的方法有:
集中式
集中式又分为:
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各有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分布式
总线通信控制
总线传输周期: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完成一次完整的并且可靠的通信需要的时间
申请分配阶段: 主设备申请,总线仲裁决定
寻址阶段:主设备向从设备给出地址和命令
传数阶段:主设备和从设备交换数据
结束阶段:主设备撤销有关信息
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同步通信:由统一的定宽定距的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异步通信:没有统一时标,采用应答方式完成(不互锁,半互锁,(这俩种通信可靠性有问题),全互锁)
半同步通信:同步异步结合。(即要统一的定宽定距的时标控制,也要有应答等待机制)
分离式通信: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在主设备和从设备准备数据的时候放弃总线的占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