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总线概述
@
一、总线简图
先来说一下总线的物理原理。
如下:
地址总线:
CPU可以通过地址总线给主存或者打印机、硬盘发送地址信息。
数据总线:
CPU可以通过数据总线,给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
控制总线:
CPU可以通过控制总线给其他的部件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的是电信号。
❓为什么数据总线或者地址总线可以并行传递很多bit的信息?
因为每个总线可能由很多根信号线组成。
比如现在将数据线拆解一下:
可能一个数据总线里面包含了四根信号线。
如果想并行传递32bit的数据,那么数据总线内部就可以包含32根信号线。
现在CPU想给主存发送4bit(比如0101)的数据,这就意味着CPU只要给数据总线的四根线上分别加上高低电平信号。
0101的数据可以被主存、硬盘或打印机接收。
只要高低电平信号加在数据线之后,由于所有的硬件部件都是连接在数据总线上的,所以所有的部件都可以通过数据总线来接收CPU发送给它们的信号。
虽然平时都是说一根总线,但是总线里面是包含多根信号线的。
比如上面的例子,4根信号线组成一根总线,所有硬件部件都可以通过这根总线传递数据。
具体包含几根信号线,这要看具体需求。
如果想并行传递32bit,那么就可以让总线包含32根信号线。
上图可以并行发送4bit的数据,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发送数据,但是可以有多个部件接收数据。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CPU发送了一个低电平信号,而硬盘发送了一个高电平信号,这时候总线上的信号就会有冲突,其他部件就不知道接收哪一个信号了,就乱套了。所以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发送数据。
比如CPU发送了一个0101的信号,由于其他部件都直接和总线相连,那么都可以从连接点检测到高低电平信号,所以都可以接收到CPU发送的数据。所以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部件接收数据。
如下图:
主存和CPU可以通过主板上的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这种总线的设计思想,可以让电脑扩充硬件部件变得很容易。只要留出对应的接口,那么就可以在主板上扩充其他硬件部件。
接下来我们逐步学习下面的内容:
总线仲裁:
比如两个设备都想要使用总线,那么这两个设备都往总线上发送数据,是会造成冲突的。
因为总线上连接了很多设备,这些设备都想占用总线发送数据,那么应该将总线的使用权交给谁呢?
操作与定时:
当我们将总线的使用权分配给某个设备之后,这个设备就可以通过总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了。那么数据交换又是如何进行的?
二、概念与分类
1.总线定义
总线: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
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上半部分是CPU,CPU可以通过一组系统总线,和主存、I/O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及控制信号的收发。
所有的硬件部件都是通过系统总线来进行相互的控制和数据的传送。
❓ 为什么要用总线?
早期计算机外部设备少,大多采用分散连接方式,不易实现随时增减外部设备。
比如CPU只需要和特定的外部设备“纸带机”进行数据交互,这时候专门建立一条数据传送线路即可。
随着外部设备的增多,如果还是采用分散连接,每增加一个设备,就专门建立一条数据传送线路,这明显不利于增减外部设备。
为了解决主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连接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结构从分散连接发展为总线连接。
如果要增加外部设备,只需要将它连接在总线上即可。如果想要移除,只需要将它与总线断开即可。
2.总线特点
(1)分时
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部件往总线上发送信息。
如果多个部件想往总线发送信息,那么就需要在不同时刻使用总线。
(2)共享
所有的硬件部件都是共享总线的。
3.总线特性
当设计总线的时候,需要关注下面的特性。
①机械特性
尺寸、形状、管脚数、排列顺序
②电气特性
传输方向:比如CPU可以通过地址总线告诉主存此次要读或者写的地址,那么只能是CPU向主存传递,不能是反方向。又比如CPU要通过数据总线往主存里面写数据或者读数据,所以对于数据总线来说,传递方向就是双向的。
有效的电平范围:比如规定0v~0.5v
是低电平,4.8v~5.2v
是高电平。那么只有电平信号落在这个范围里面,才认为电平信号是有效的。
③功能特性
需要关注每根传输线的功能,是地址线还是数据线还是控制线。
④时间特性
信号的时序关系,比如请求使用总线的信号什么时候发出。
4.总线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总线进行分类。
如下:
(1)按数据传输格式
①串行总线
每次只能传送一位
比如设备A往设备B发送一个信号(比如1011),只能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发送数据。B也只能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接收数据。
USB这种总线规范,每次只会传送一个bit的数据。
<1> 优点
只需要一条传输线,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长距离传输。
应用于计算机内部时,可以节省布线空间。
一根传输线抗干扰能力强,在进行长距离数据传输的时候,数据不容易发生跳变。
<2> 缺点
在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候,要进行拆卸和装配。
还要考虑串行-并行转换的问题。比如通过USB给电脑发送数据,是1个比特1个比特地发送数据,但是CPU不可能是1个比特1个比特地接收。虽然是串行地给电脑发送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还要进行转换之后,通过并行的方式,多个bit同时送给CPU。
②并行总线
每次可以传送多位
比如设备A可以并行向设备B发送多个比特的数据。
可以看出,CPU与主存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线就是并行总线。
数据总线可以并行传送32bit位或者64bit等的数据。
<1> 优点
总线的逻辑时序比较简单,电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2>缺点
信号线数量越多,占用更多的布线空间。
远距离传输成本高。
由于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线之间距离较近,所以并行的信号线之间会产生严重干扰,对每条线等长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无法持续提升工作频率。
所以,并行总线的工作频率不会特别高,这就可能导致在实际信息传送的速度上甚至不如串行总线。
并不是说并行总线可以同时发出多个比特数据就注定比串行总线快。
因为各个信号线之间的干扰问题,导致并行总线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发送频率是有上限的,不能特别高。而串行总线不存在信号线之间的干扰问题,所以发送频率就可以做的很高。
并行总线一定比串行总线快,这句话是错的!
(2)按总线功能
①片内总线
片内总线是芯片内部的总线。
它是CPU芯片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寄存器与ALU之间的公共连接线。
②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内各功能部件(CPU、主存、I/O接口)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
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内容不同,又分为3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通路表示数据流经的路径(逻辑上);数据总线是承载的媒介(承载数据流动的物理媒介)。同样,地址总线也可以当作数据通路的一个物理媒介。
下面来详细讲解系统总线。
<1> 数据总线(Data Bus)
双向
,传输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
包括指令和操作数。
位数
(根数)和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如果数据总线的宽度和机器字长一致,那么CPU就可以通过一次数据读入取得CPU一次可以处理的数据。
如果数据总线的宽度和存储字长一致,每次主存的读或者写操作,只需要数据总线传一次即可。如果数据总线的宽度只有存储字长的一半,那么要取出一个存储字就需要数据线传两组数据。
<2>地址总线(Address Bus)
单向
,传输地址信息,包括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地址总线一定是单向的,由CPU发送信号,来表示CPU想要读或者写的设备。
CPU可以通过地址总线发出地址信号,来指明它想访问的主存单元的地址是多少。
也可以通过地址总线来指明它想访问的输入输出设备是哪一个。
位数
(根数)与主存地址空间大小及设备数量有关。
地址总线的宽度(位数)需要与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一致,如果主存和I/O设备采用统一编址的方式,那么除了主存空间之外,还需要考虑设备数量。
比如,主存对应的地址空间是0~n
,输入设备1的编号是n+1
,输出设备2的编号是n+2
。
这种情况下,地址总线的宽度就至少需要能够表示0~n+2
的地址信息。
<3> 控制总线(Control Bus)
一根控制线传输一个信号。
有出:CPU送出的控制命令。
有入:主存(或者外设)返回CPU的反馈信号。
控制总线包含多根控制线,每一根控制线负责传输一个控制信号。
对于单根控制线来说,这种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向都是单向
的。
对于整个控制总线来说,它的传输方向可以是出也可以是入。
因为有的控制线由CPU发出,发给主存或者其他设备。有的控制线是CPU用来接收其他的硬件设备给它返回的控制信号的。
③通信总线
通信总线是用于计算计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比如远程通信设备、测试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总线。
通信总线也称为外部总线。也可以理解为网线。
(3)系统总线的结构
这里重点讲解系统总线的结构。
①单总线结构
只会在计算机内部设置一组系统总线,CPU、主存、I/O设备都连接在系统总线上。
所有的功能部件都是通过这一组系统总线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注意,这里的系统总线是一组
,包含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 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接入新的设备。
<2> 缺点
带宽低,各个部件对总线的使用应该是互斥的,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功能部件获得总线的使用权,所以会有多个设备来争用总线的控制权。
不支持并发传送这里的并发应该理解为并行,就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两组部件之间传送数据,不可能是多组部件之间同时通过总线来传递数据。
CPU和主存对数据的读写速度快,而外部设备对数据传输速度很慢,所以这些慢速的设备接在可以传输快速数据的总线上,总线的性能就显得相当浪费,屈才了。
②双总线结构
为了解决单总线结构带来的问题,我们这里让CPU和主存连接在主存总线上,还有一个通道。
何为通道?通道可以理解为阉割版的小CPU,只用于管理I/O设备。(通道可以缓和CPU与I/O设备之间的速度矛盾)
I/O总线和通道之间是双向箭头
,所有的I/O设备(不管快还是慢)都可以通过这个通道与CPU进行间接交互。
由于通道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很快,所以它也可以连接在主存总线上,与CPU进行交互,将主存总线充分利用起来。
通道要运行的程序,放在主存里面。通道可以通过主存总线从主存中取出想要执行的程序。
I/O总线由于连接的是各种慢速的I/O设备,所以性能可以稍微慢一点。
主存总线可以支持突发传送
。CPU每指明一个地址,可以从主存中读出一个字的信息,由于主存中保存的信息很多时候是需要被连续访问,比如需要顺序执行指令序列。
因此,CPU指明一个地址之后,如果能从主存中读出多个字的数据,那么系统的效率就能更高。
所以,突发传送可以送出一个地址,收到多个连续的数据,就是上面描述的情况。
主存总线--快
I/O总线--慢
③三总线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三组总线。
-
主存总线用来连接CPU和主存这两个高速部件之间的交互,
-
DMA总线用来连接主存和某一些快速的I/O设备。
比如高速外设磁盘机,对磁盘的数据读写,是以块
为单位,每次读或者写一个磁盘块。
如果一个磁盘块的大小是4kB,我们让磁盘与主存通过DMA总线交换数据,就可以很快完成一整块数据的传递。
这么做的好处是,CPU不需要通过慢速的I/O总线和磁盘机进行数据的交互。
而是可以先将CPU需要的数据从磁盘机子通过DMA读入主存,然后CPU就可以通过快速的主存总线中取走这些数据。
这样可以缓和CPU和磁盘机之间的速度矛盾。
- I/O总线:相比于DMA总线,I/O总线的速度更慢,CPU可以直接通过I/O总线和某些慢速的I/O设备交互。
比如键盘每次只输入一个字符,键盘输入的速度相较于CPU处理的速度来说要慢得多 。
<1> 优点
这种结构可以使某些高速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因为这些高速设备可以通过更快的DMA总线和主存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低速设备与CPU直接连接,因此这些低速设备还可以更快响应CPU发出的命令。
之前说的双总线结构,I/O设备还要通过通道
的处理才能与CPU进行交互。所以,双总线结构中CPU对I/O设备的响应会慢一点。
<2> 缺点
系统工作效率低。
因为三个总线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总线工作。
④四总线结构
-
CPU总线:用于连接CPU和cache。
-
系统总线:用于连接主存。
-
高速总线:用于连接显卡之类快速的设备。
-
扩充总线:用于外部设备的扩充。比如连接USB设备。
CPU总线速度最快,其次是系统总线和高速总线,然后是扩充总线。
由于不同总线之间有速度差异,所以要增加一个中间设备桥接器
,作用是连接不同的总线,具有数据缓冲、转换(比如串行数据并行地发给CPU)和控制功能(总线仲裁,要将总线使用权交给哪一个设备)。
注:考试不考四总线,但是这是现代计算机经常使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