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021-11-29 16:38 渐行渐近丶 阅读(211)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1、什么是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有测试输入、执行条件、预期结果的输出文档。
2、测试用例的构成要素?
用例编号:用例的唯一标识(QQMail_login_001)
用例标题:用例的简要描述(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测试项目:用例所属项目范畴
用例级别:用例重要程度影响(p1、p2、p3)
预置条件:用例执行的前提
测试输入:测试用例的数据输入
执行步骤:执行用例的步骤
预期结果:应该得到的结果
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因果图、正交实验、状态迁移图、场景法、错误推测
4、等价类
(1)定义:在所有测试的数据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子集。
(2)分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3)等价类划分规则(维度)
(4)等价类设计用例的步骤
分析需求,确定输入数据类型——>使用规则,划分有效和无效等价类——>设计用例,覆盖有效等价类(一条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有效等价类)——>设计用例,覆盖无效等价类(一条用例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5)例子
5、边界值
(1)定义: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好大于或者刚刚好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2)概念:
(3)边界值设计用例的步骤
分析需求,确定输入数据类型——>使用规则,划分有效和无效等价类——>确认上点、离点、内点——>设计用例,覆盖有效等价类(一条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有效等价类)——>设计用例,覆盖无效等价类(一条用例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4)例子:在等价类中融入边界值
6、判定表
(1)等价类的缺点:使用等价类方法时对于输入域及输入域存在关联时无法覆盖
(2)概念:
(3)判定表法设计用例的步骤
分析需求,定义条件桩与动作桩——>全组合条件,得到条件项——>根据条件项,依次填写动作项——>简化判定表——>抽取用例(每个规则一条用例)
(4)例子:
1、2情况不存在,3~8为测试用例
7、因果图法
(1)和判定表的区别:判定表是分析条件桩和动作桩后,全组合获取条件项,因果图是分析因和果,先考虑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再转化为判定表。
(2)因果图法设计用例的步骤
分析需求,获取条件和动作——>分析条件与条件,条件与动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关系画出因果图——>将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
(3)例子:
8、状态迁移图法
(1)概念:首先找出所有的状态,然后再分析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和转换路径。然后从其状态迁移路径覆盖的角度来设计测试用例。
(2)步骤:明确状态节点——>绘制状态迁移图——>绘制状态迁移树——>抽取路径设计用例
(3)例子:
9、场景法
(1)概念: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基本流、备选流、异常流)
(2)步骤:分析需求,基本流和备选流——>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场景——>根据场景生成用例
注:*需求从开始到结束才算一个场景
*找全场景标准:所有的路径均被覆盖
(3)例子:
10、正交实验法(多用于配置测试)
(1)概念:是由数理统计中正交实验方法进化出的一种测试多条件多输入的用例设计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从而合理安排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
条件:因子 取值:水平
(2)步骤:分析需求获取因子及水平——>根据因子及水平数选择正交表——>替换因子水平、获取实验次数——>细化输出测试用例
(3)例子:
11、错误推测法——靠经验、直觉,针对性设计测试用例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