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于1580年-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自此以后,他的作品就再也没有绝版过。到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书面语言都可以读到它。它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动手娴熟,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蒙田随笔》 - 内容简介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百万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为《为雷蒙·塞蓬德辩护》,充分表达了他的怀疑论的哲学思想。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书中,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它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书中语言平易通畅,不假 雕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随笔集》的内容庞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作者对自我的书写和表达。他为了让大家了解他的为人和个性,他要描述自己,把他简单、自然和平凡的生存方式,他的弱点和天然本相,在书中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论闲逸》便讲述他对优游自在的休闲生活的看法;《论哲学即是学死》通过大量的旁征博引,讲述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而著名的《热爱生命》则表达了他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独特思考。

2)作者对古代作家及著作的阅读心得和由此而来的思想感情。如《论隐逸》,他就通过阅读和征引古代诗人贺拉斯,维琪尔、柏尔斯、鲁克烈斯等人诗歌,阐明了人之隐逸的真正目的和正当途径。

3)作者所理解的现实世界。如《新旧世界》一文,描述了他对美洲大陆土著民族的认识和理解,真诚地讴歌了他们勤劳智慧的品格,并且深刻地批判了殖民主义对他们无耻掠夺和欺骗。

《蒙田随笔》 - 主要目录

第一章殊途回归
第二章论忧伤
第三章情感驱使我们追求未来
第四章当心灵缺乏真实目标时,如何转移激情                                          
第五章当被围要塞将领应该出来谈判时
第六章危险的谈判时机
第七章让意愿决定我们的行动
第八章论无所事事
第九章论撒荒
第十章论说话快捷或说话缓慢
第十一章论预言
第十二章论坚毅
第十三章国王待客的礼仪
第十四章对好坏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看法
第十五章没有理智地固守一城应受惩罚
第十六章论对怯懦行为的惩罚
第十七章几位大使的一个特征
第十八章论恐惧
第十九章幸福要等死后方可定论
第二十章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
第二十一章论想象力
第二十二章一人得益,他人受损
第二十三章论习惯及不要轻易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习俗
第二十四章相同的建议,不同的结果
第二十五章论学究气
第二十六章论对孩子的教育——致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
第二十七章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
第二十八章论友谊
第二十九章埃泰纳·德·拉博埃西的二十首十四行诗——致格拉蒙-吉桑伯爵夫人
第三十章论节制

 

《蒙田随笔》 - 作品序言

 

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是为了方便我的亲人和朋友才写这部书的:当我一天不在人世时(这是不久就会发生的事),他们可以从中重温我个性和爱好的某些特征,从而对我的了解更加完整,更加持久。

 

若是为了哗众取宠,我就会更好在装饰自己,就会酌字斟句,矫揉造作。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缺点,我的幼稚的文笔,将以不冒犯公众为原则,活生生地展现在书中。假如我处在据说仍生活在大自然原始法则下的国度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我向你保证,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的。因此,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瑕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再见!——蒙田一五八0年三月一日

《蒙田随笔》 - 作品赏析

 

《热爱生命》
蒙田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乐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尽情享受生活之乐趣》
书给人带来乐趣。但是,啃得太多,最后便兴味索然,还要损害身体,而快乐和健康却是我们最可宝贵的。倘若结果竟弄到有损身心的地步,那么我们就抛开书本吧。有人认为,从书上所得的弥补不了所失的,我是同意这点想法的。长期以来感到身体不适、健康欠佳的人到头来只好听从医生的吩咐,请大夫规定一定的生活方式,不复逾越。退隐的人也是如此,他对社交生活失去兴趣,乃至深感厌烦,他只得按理性的要求设计隐居生活,通过深思熟虑凭自己的见解好好地加以安排。他应当排除一切劳累困扰,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呈现;他也应当摆脱有碍于身心宁静的世俗之欲,而选择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生活之路。

《蒙田随笔》 - 深度解读

 

一)人性的追问
“我知道什么?”是蒙田的名言,这也让人们将蒙田定位于怀疑论者。与其说他是位怀疑论者,不如说他是位人性的追问者。他曾说他所从事的研究,其主题是人,他的作品描绘的就是他自己。他要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与矫饰,大胆地”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表面看来,他描绘的是自己,其实是整个人类,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整个人类状况的踪影。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他热爱生活,曾说:“我热爱生活,上帝赋予我什么样的生命我就开发什么样的生活。”他把鄙视自我的存在看成是人类最粗俗的弊病。他重视今生而轻视来世,认为“人的极乐是幸福的活着,而并非如昂蒂斯泰纳所说,是幸福的死去”,那种“轻生的思想是可笑的”。他重视知识,在作品中大量援引古书典籍作为自己的参照。特别是对智慧的苏格拉底,更是推崇备至,认为他是独步一世的人物。

 

在蒙田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副人性追问者的面目。在他看来,人的责任应该是展现和开发自身的潜力,塑造出完善的自我。他认为人的力量和人的存在的基础是神恩与知识,唯有如此,人才能成为‘宇宙的精华’。在他看来,人是一切生物中最虚弱、最易损失的,而“怎么能凭自己的小聪明会知道动物的内心思想和秘密呢?他对人与动物作了什么样的比较就下结论说动物是愚蠢的呢?他质问:“尘土,你有什么自豪的呢?”他叹息:“人类啊,谁又不是无所事事地虚度了一生呢?”人类愚昧无知,缺乏自知之明,从不量量自己,却妄称自己是‘万物的尺度’,他不满:“我知道什么呢?”他追问:“你睁开眼睛沉思自身了吗?”在他看来,人有智慧,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而如今人类却用智慧来毁灭自己,与事物的普遍规律相抗衡。

 

(图)蒙田随笔 插图版蒙田随笔 插图版

 

2、人性的谬误与悖论
与早期人文主义者相比,蒙田最明显的不同是怀疑人在自然中的优越性。这种怀疑使他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务实、冷静的处世风格。忧患意识使他不愿意人类仅仅满足于吃点伪劣的假冒药品维持生命。冷静使他惊异与追问,如此荒谬的人类怎能担当起苦难?使他公开地正视苦难,承认人类的无知。而务实则使他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与自我对话。如果说惊异与追问是一切哲学产生的基础的话,那么‘探索是进步的基础’。他是人类缺陷的无情的观察者,把生活叫做‘作家的临床诊所’的解剖家。他不仅将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弱点,谬误与悖论进行一一的剖析。

 

他不厌其烦地将人与各种动物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人间的万物是相通的,把人类融入大自然中,既不高于动物也不低于动物。尽管蒙田坚持有些动物也有理性,但他毕竟不否认精神流动是人类高于一切动物的所在。动物有寻求生存的绝妙本领,但它们却没有思考自身赖以生存的根基的精神活动。有人误以为蒙田怀疑人类的理性,其实他所怀疑的是人类把握理性的能力。在他看来,人类的理性是一把双刃的利剑,它使人既神又兽,既高贵、向上超升、弘扬至爱,又卑劣、沉沦、彰显万般的残忍和具有不尽的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类高贵的理性下往往隐藏着低贱的本能情欲。它“一旦挣脱激怒它的锁链,就格外疯狂地向前奔,作出最丑的表现”。因此人不仅应具有本体论上的‘完善’、即生存的完善,而且应具有道德论上的‘完善’,即德行。然而人类却只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弱点、谬误与悖论。蒙田认为‘自以为是’是人类最大的弱点。

 

3、人性的超越
蒙田将"生活得当"看成是"人类最伟大最光荣的杰作",而其他的一切只能算作附属和辅助。然而人类总是不仅为精神上的各种情欲所裹挟,而且常常备受物质上的困苦,致使人性滋生出种种谬误。人类怎样才能超越它而"生活得当"呢?面对人文危机,有人认为这是无信仰带来的罪恶。但蒙田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任何信仰都将导致狂热,使人类离开自我。也有人将拯救的希望寄托于理性,但对人类把握理性的能力蒙田同样持怀疑态度。他用大量的证据论述了人类的狂妄与傲慢、弱点、谬误是‘理性至上论’造成的。在他看来,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可靠的,在他对人类见解的五花八门的陈述中,得出的结论是“天下找不出两个人对同一事物持完全一致的看法”。然而蒙田并非不可知论者,他怀疑的是愚昧与盲目、偏激与傲慢、狂热与非理性。他在怀疑一切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超越人性的‘生活哲学’---对有限与超越的体验。

 

蒙田‘生活哲学’的核心是认识自我、有自知之明。平凡的生活总是充满着炽烈的追求与渴望,追求无限,渴望不朽。蒙田说:“但人若说心理话,就会向我承认,他多年来追求所得到的,只是懂得了认识自己的弱点。”他认为“无知是止境的基础”。人若没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不敢面对自己的无知,更不能超越它。只有将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做到认识自我、回归自我、超越自我。

《蒙田随笔》 - 作者简介

(图)蒙田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他熟读古代大家如普鲁塔克、塞涅卡、塔西佗等人的著作,在作品中大量引用,作为他的思辨和怀疑论的佐证。他在出版了《随笔集》的前两部之后,便游历了意大利和德国,因此在他随后的随笔中又添进了许多旅游见闻。蒙田晚年效忠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国王也曾到他的城堡作客数次。1578年蒙田的肾结石发作,影响了他的写作,我们今天所见的《蒙田随笔》是由德·古内小姐在他生前出版的随笔集的基础上,根据他在笔记上写下的大量注释和增添内容集结而成的。蒙田自1572年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写他的随笔。

《蒙田随笔》 - 经典名句

1)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语说的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
2)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那儿就没有目标。
3)智者向愚人学习的东西多于愚人向智者学习的东西。
4)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
5)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图利,也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装饰自己的内心;不是为了培养有学问的人,而是为了造就能干的人。
6)我们并不因自己空虚而感到忧虑,也不因自己愚蠢而心怀怨恨;我们并不因自己的无知而深受伤害,也不因自己卑鄙无耻而痛苦万分。
7)若结果是痛苦的,我会竭力避开眼前的快乐;若结果是快乐的,我会百般忍受暂时的痛苦。
8)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时间。
9)能否从生活中得到满足,不在于你生命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你的意志。
10)骚扰我们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意识,而不是事物本身。

 

《蒙田随笔》 - 名家点评

 

1)爱默生在日记中提到《尝试集》:“剖开这些字,会有血流出来;那是有血管的活体。”

 

2)尼采谈到蒙田:“世人对生活的热情,由于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

 

3)房龙在评价蒙田《随笔集》时说:大臣们的演讲和政治哲学家的论文极少受人欢迎,但蒙田的书却在以智慧之士4)座谈会的名义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阅读、翻译和讨论,并且持续达三百多年之久。

 

5)德·塞维尼夫人对蒙田的魅力赞不绝口:“我有许多好书,蒙田当属最佳,他们绝对不会愚弄你,你还需要什么呢?”

 

6)查理·索雷尔称这部作品是“宫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书。”

 

7)孟德斯鸠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8)伏尔泰在驳斥帕斯卡尔时大声赞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样朴实描述自己,这是多么可爱的设想!因为他描绘的是人性……”

 

9)卢梭对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欢蒙田起伏多变的文笔。而百科全书派作家则把蒙田当自己人看待。

 

10)德利尔指出:“他善于像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

 

posted @ 2011-12-31 23:35  Let it be!  阅读(16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