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一
编程是艺术,开发是工程
比起一门编程语言,软件工程的入门过程,要难得多。盖因一门语言,其语法、关键字、系统库和常用工具,总是确定而有限的。
而软件工程,作为工程学的一个门类,它肩负着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将种种条件确定下来,将资源安排妥当,使工作过程确定清晰,产出稳定可靠的责任。
这其中的微妙和复杂,往往在经典的教材中也不能充分表达。其中大量与人的协作,与时间的较量,其经验和体会,都是要在实践中才能慢慢积累起来。
这就使得软件工程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我们都会宣称它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们却很难从中得到收益。一方面我们都反对形式主义的软件工程,另一方面因为难以落实,使得我们最终总是在实践中流于形式。
软件工程,作为软件开发的一个基础的知识领域,它的学习过程,也迫切需要一个启动的支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对我来说是非常惊喜的事情。这本书很好的解决的这个知识领域“从零到一”的问题。我数了数手头十来本软件工程方方面面的读物,还是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在校生,刚刚开始学习软件工程;或者你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程序员,迷惘于如何在形式化的团队开发规程和自负的才华之间找到平衡;甚至你是一个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领导,第一次从“软件工程的受害者”成为实施者,急于完成角色转换,走上人生巅峰。你都是这本书潜在的目标读者。
Build To Learn 到 Build To Win
Build To Win 是 《构建之法》一书的英文名。这本书很好的阐述了如何逐步改进软件开发过程,邹欣老师将不同的阶段和形态形象的区分为:
• Build To Learn:开发软件,构建系统的目的是做进一步的试验,试图发现客观规律或某个试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这些项目经常是科研论文的基础工作。
• Build To Show:为了突出地展现某个技术的作用,开发一些演示为目的的软件,这些项目很吸引眼球,经常获得新闻报道,但是功能未必全面。
• Build To Serve:为了服务一定范围的目标用户而构建的工具等,有时以公开的SDK形式发布。
• Build To Win:以在市场上赢得用户为目标而构建的软件。这也是种种科学发现,技术突破最好的试金石。这是我在研究院之外的十余年中做的最多的项目类型,也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字。
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一个十六周的课表,可以供学校授课时使用,也可以供个人学习者或企业团队实践中估算学习用时。这本书是作者多年在高校实际进行软件工程教学——我们这些同行,都很喜欢看邹欣老师在微博上与学生的互动——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一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独立的学习者,也可以遵循类似的时间线,即从环境和知识准备(代码仓库-测试工具等)到项目规划和组织(由个人软件开发过程开始,引入结对和团队项目形态,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和测试工具),再到质量管理、发布、跟踪维护、总结和改进等,循序渐进。
和我以前阅读的其他软件工程书籍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作为教材,《构建之法》的启动过程非常的平滑。有一些读物是按照经典的瀑布模型,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开始——是的,我教过这样的教材。而本书则是从一个微型项目最有可能的起步过程开始:组建团队、准备工具。
从经验来讲,版本管理工具和单元测试工具,也确实是非常适合上手的,这两种工具见效快,学习相对简单,一旦学会,学习者会迅速体验到工程化开发带来的好处:可回溯、可控制、可管理。
在其后,大量的章节用于讨论协作、项目跟踪和控制等环节,书中基本跳过了关于UML的讨论,也没有细致的讨论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可能会用到的所有技术。这种取舍非常有必要,也把握的很好。如果深入编程语言或UML这样的方向讨论,会迅速脱离整个软件工程的大范畴,陷入某个局部或者范畴外的某处,难以自拔。
即使对于学校外的学习者,也不应该将这本书视为完整的学习一个项目开发过程的指导,而应该按照这个过程去执行一个自己选择的项目来学习。这样的设定保证了全书的内容专注于软件工程本身的学习,不至于失之繁冗,也可以让学习者从一个技术上对自己比较有利的项目。这个项目所需的技术对于读者应该尽可能比较熟悉,尽量不需要学习太多。毕竟这里我们要学习的是软件工程,而不是编程技术。
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一个假设的情景都很活泼形象。事实上我多年以前读过的另一本微软出版的技术书籍,就曾经着重介绍过故事卡片在微软开发过程中的使用。微软的优秀团队很擅长使用这个工具。从我的经验来讲,故事卡也是一个很实用的软件工程手段。它可以作为需求分析的草稿,也可以用来引导思考,建立用例图和概要设计等。即使不将故事卡作为正规工具的团队,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建立故事卡也可以很有效的帮助自己。当然有些朋友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我的职业经历中,确实比较少见到擅长书写,文笔足够熟练的建立故事卡的同行。但是其实这项技能是可以练习的。只要有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联系,普通的工程师也可以写出质量稳定的故事和情景设计。而本书中的情景设计,也可以印证作者对这一工具的运用是比较娴熟的,值得读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