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常用原则和定律

一、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1. 状态可见原则:系统应该让用户时刻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快速的让用户了解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对过去发生、当前目标、以及对未来去向有所了解,一般的方法是在合适的时间给用户适当的反馈,防止用户使用出现错误。

即在用户操作界面功能给予实时反馈。

例如:页面加载状态提示、按钮点击后的状态变化、进度条提示等。

 

2. 环境贴切原则:设计的一切表现和表述,尽可能贴近用户所在的环境,将现实环境的操作功能巧妙的转化为线上功能,使其贴近用户。

即模拟真实的事物,使用户更容易理解。

例如:天气应用中的天气插图、音乐播放器的胶片都是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物品,降低理解成本。

 

3. 操作可控原则:对于用户的误操作,提供二次确认或者撤销的功能,这样可提高用户的操作可控性。

例如:删除联系人二次确认提示,消息可撤回操作。

 

4. 一致性原则:遵循统一的产品设计规范/逻辑。这里的一致性包含产品和跨平台产品之间的一致性。

一致性包含视觉交互、文案描述、组件样式等,例如:微信小程序设计规范。

 

5. 防错原则:设置防错的机制,减少用户犯错。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户容易混淆或者错误的选择。

例如:用户名称校验提示、手机号码位数限制等。

 

6. 易取原则

减少用户记忆负荷,在合适的时机给用户需要获取的信息。

例如:验证码读取、找人转账提示等。

 

7. 灵活高效原则

提供灵活的操作和高效的获取信息能力。

例如:手机号码一键登录、消息关键字识别等。

 

8. 优美简约原则

保留产品最主要的信息,如果不是优先级最高,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去影响产品的简洁和美观。

 

9. 容错原则

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及时准确的告知用户出现问题的原因。

例如:信息输入提示、搜索无结果等。

 

10. 提供人性化帮助

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说明。

例如:新功能引导、解释说明文案等。

 

七大交互设计定律

1. 菲兹定律

点击一个目标的时间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设备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D)。距离越长,所用时间越长;

2)目标的大小(S)。目标越大,所用时间越短。

该定律经常运用于鼠标从点A到点B的运动。

例如:常用按钮的尺寸设计。

2. 希克定律

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

交互设计中要合理设置选项,以免用户使用中决策时间过长,降低使用效率。

3. 米勒7±2定律

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例如:手机号码的分位显示、应用中标签栏数量等。

4. 邻近性法则

人们通常将距离近的事物划分为一组。

界面设计中可以用对象间的相对距离来区分信息层级。

5. 复杂性守恒定律

6. 防错原则

7. 奥卡姆剃刀原则

 

posted @ 2020-07-01 10:19  wqll  阅读(5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