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详读

第四章

一、引用“注释(包括所有源代码)应该只用ASCLL字符,不要用中文或其他特殊字符,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程序的可移植性”,“程序员写的代码是给人看的,还是给机器看的?人也看,机器也看,但最终是人在看。”

问题:代码既然最终给人看,那注释只要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看懂就行了,为什么要求应该只用ASCLL字符?

缘由:在我见过的大多数代码中,注释一半以上是中文,它并不影响代码的使用,而且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使用中文注释更容易理解代码,然而使用ASCLL字符,因为人们英语的水平和对它理解的差异,会对代码的理解产生不同,可能会给人带来更多的问题。

困惑:ASCLL字符是不是应该根据人们的水平去使用?

 

二、引用““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在人背后对事主评点是人类的习惯。这些反馈也会添油加醋,拐弯抹角地传到本人耳朵里,造成各种程度的误解。但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对同伴的工作进行反馈,表达感谢,阐明要求,指出不足,等等。”;“1.最外层:行为和后果   2.中间层:习惯和动机     3.最内层:本质和固有属性

问题:反馈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个态度去进行?

缘由:根据课本中的案例,这几个层次与两人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感情越好,层次越低,将感情掺杂在其中,有时会影响判断;过于理智会影响两人关系,甚至可能不再合作。

困惑: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掺杂感情,还是绝对理智?

第十七章

一、引用“一个新人能加入一个团队,团队领导看重他什么呢?首先是知识。”

观点:知识领导会看重,但不因是首先,首先的应是能力。

缘由:在历史中,无数人死读书,读死书,知识特别丰富,可是,让他解决问题时,他并给不出办法,反而是有能力的人可以解决。如三国时期,曹操麾下有无数大儒,可是有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郭嘉,相比知识,大儒强其百倍,可是能力大儒便不行了。再如唐初时期,唐太宗为什么用马周做宰相而不是其他大儒,关键还是能力。

二、引用“软件工程师应以其客户和雇主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做事,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

问题:当其客户和雇主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时,他应该怎么办?

缘由:在电影上经常可以看到一部分人通过某些软件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人的信息,那么当有人这么要求时,软件工程师要满足其客户和雇主利益,那他必定违反公共利益,可是不开发,客户和雇主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就会受损。无论他如何做,都违背了职业道德。

posted @ 2018-03-31 20:23  2016012030王超超  阅读(102)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