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装饰器 + @

上代码:

复制代码
def funA(a): 
print 'funA' 

def funB(b): 
print 'funB' 

@funA 
@funB 
def funC(): 
print 'funC'
复制代码

运行的结果如下:

funB
funA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编译器遇到@FunctionName这样的修饰后:

  先解析@后的内容;

  然后把@FunctionName下一行的函数(或者类)作为@后面FunctionName函数的参数传入;

  然后将函数的返回值赋值给下一行修饰的函数对象

可以这样理解最终的输出是: return ( funA ( funB ( funC ) ) )

从第一个函数修饰符开始,自下而上做参数传递,这样实际是使用了约定的函数修饰符达到函数嵌套的目的。

因为funC没有被调用所以没有输出?调用funC()就会报错

 

 ==

 

posted @   王记不住  阅读(28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从二进制到误差:逐行拆解C语言浮点运算中的4008175468544之谜
· .NET制作智能桌面机器人:结合BotSharp智能体框架开发语音交互
· 软件产品开发中常见的10个问题及处理方法
· .NET 原生驾驭 AI 新基建实战系列:向量数据库的应用与畅想
· 从问题排查到源码分析:ActiveMQ消费端频繁日志刷屏的秘密
阅读排行:
· C# 13 中的新增功能实操
· Ollama本地部署大模型总结
· 【杭电多校比赛记录】2025“钉耙编程”中国大学生算法设计春季联赛(4)
· langchain0.3教程:从0到1打造一个智能聊天机器人
· 2025成都.NET开发者Connect圆满结束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