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IDF之python实现

TFIDF介绍

现在有一篇长文《中国的蜜蜂养殖》,用计算机提取它的关键词。

1、词频:如果某个词很重要,它应该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我们进行"词频"(Term Frequency,缩写为TF)统计。

2、停用词:结果你肯定猜到了,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是----"的"、"是"、"在"----这一类最常用的词。它们叫做"停用词"(stop words),表示对找到结果毫无帮助、必须过滤掉的词。

3、IDF :最常见的词("的"、"是"、"在")给予最小的权重,

    较常见的词("中国")给予较小的权重,

    较少见的词("蜜蜂"、"养殖")给予较大的权重。

    这个权重叫做"逆文档频率"(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缩写为IDF),

    它的大小与一个词的常见程度成反比。 

4、TF-IDF:"词频"(TF)和"逆文档频率"(IDF)以后,两个值相乘,得到了一个词的TF-IDF值。

    某个词对文章的重要性越高,它的TF-IDF值就越大。

    所以,排在最前面的几个词,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如果某个词比较少见,但是它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那么它很可能就反映了这篇文章的特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关键词。发现"中国"、"蜜蜂"、"养殖"这三个词的出现次数一样多,因为"中国"是很常见的词,相对而言,"蜜蜂"和"养殖"不那么常见,"蜜蜂"和"养殖"的重要程度要大于"中国"。

 

具体实现:

1、计算词频

  词频(TF) = 某个词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文章有长短之分,为了便于不同文章的比较,做"词频"标准化。

  词频(TF) = 某个词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 / 文章总词数

或者 词频(TF) = 某个词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 / 拥有最高词频的词的次数

 

2、某个词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

这时,需要一个语料库(corpus),用来模拟语言的使用环境。

逆文档频率(IDF) = log(语料库的文档总数/包含该词的文档总数+1)

 

3、计算TF-IDF

  TF-IDF = 词频(TF) * 逆文档频率(IDF)

  可以看到,TF-IDF与一个词在文档中的出现次数成正比,与该词在整个语言中的出现次数成反比。

  所以,自动提取关键词的算法就是计算出文档的每个词的TF-IDF值,然后按降序排列,取排在最前面的几个词。

 

从上表可见,"蜜蜂"的TF-IDF值最高,"养殖"其次,"中国"最低。(如果还计算"的"字的TF-IDF,那将是一个极其接近0的值。)

所以,如果只选择一个词,"蜜蜂"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1 import os
  2 import codecs
  3 import math
  4 import operator
  5 
  6 
  7 def fun(filepath):  # 遍历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返回文件list
  8     arr = []
  9     for root, dirs, files in os.walk(filepath):
 10         for fn in files:
 11             arr.append(root+"\\"+fn)
 12     return arr
 13 
 14 
 15 def wry(txt, path):  # 写入txt文件
 16     f = codecs.open(path, 'a', 'utf8')
 17     f.write(txt)
 18     f.close()
 19     return path
 20 
 21 
 22 def read(path):  # 读取txt文件,并返回list
 23     f = open(path, encoding="utf8")
 24     data = []
 25     for line in f.readlines():
 26         data.append(line)
 27     return data
 28 
 29 
 30 def toword(txtlis):  # 将一片文章按照‘/’切割成词表,返回list
 31     wordlist = []
 32     alltxt = ''
 33     for i in txtlis:
 34         alltxt = alltxt+str(i)
 35     ridenter = alltxt.replace('\n', '')
 36     wordlist = ridenter.split('/')
 37     return wordlist
 38 
 39 
 40 def getstopword(path):  # 获取停用词表
 41     swlis = []
 42     for i in read(path):
 43         outsw = str(i).replace('\n', '')
 44         swlis.append(outsw)
 45     return swlis
 46 
 47 
 48 def getridofsw(lis, swlist):  # 去除文章中的停用词
 49     afterswlis = []
 50     for i in lis:
 51         if str(i) in swlist:
 52             continue
 53         else:
 54             afterswlis.append(str(i))
 55     return afterswlis
 56 
 57 
 58 def freqword(wordlis):  # 统计词频,并返回字典
 59     freword = {}
 60     for i in wordlis:
 61         if str(i) in freword:
 62             count = freword[str(i)]
 63             freword[str(i)] = count+1
 64         else:
 65             freword[str(i)] = 1
 66     return freword
 67 
 68 
 69 def corpus(filelist, swlist):  # 建立语料库
 70     alllist = []
 71     for i in filelist:
 72         afterswlis = getridofsw(toword(read(str(i))), swlist)
 73         alllist.append(afterswlis)
 74     return alllist
 75 
 76 
 77 def wordinfilecount(word, corpuslist):  # 查出包含该词的文档数
 78     count = 0  # 计数器
 79     for i in corpuslist:
 80         for j in i:
 81             if word in set(j):  # 只要文档出现该词,这计数器加1,所以这里用集合
 82                 count = count+1
 83             else:
 84                 continue
 85     return count
 86 
 87 
 88 def tf_idf(wordlis, filelist, corpuslist):  # 计算TF-IDF,并返回字典
 89     outdic = {}
 90     tf = 0
 91     idf = 0
 92     dic = freqword(wordlis)
 93     outlis = []
 94     for i in set(wordlis):
 95         tf = dic[str(i)]/len(wordlis)  # 计算TF: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文章总词数
 96         # 计算IDF:log(语料库的文档总数/(包含该词的文档数+1))
 97         idf = math.log(len(filelist)/(wordinfilecount(str(i), corpuslist)+1))
 98         tfidf = tf*idf  # 计算TF-IDF
 99         outdic[str(i)] = tfidf
100     orderdic = sorted(outdic.items(), key=operator.itemgetter(
101         1), reverse=True)  # 给字典排序
102     return orderdic
103 
104 
105 def befwry(lis):  # 写入预处理,将list转为string
106     outall = ''
107     for i in lis:
108         ech = str(i).replace("('", '').replace("',", '\t').replace(')', '')
109         outall = outall+'\t'+ech+'\n'
110     return outall
111 
112 
113 def main():
114     swpath = r'哈工大停用词表.txt'#停用词表路径
115     swlist = getstopword(swpath)  # 获取停用词表列表
116 
117     filepath = r'corpus'
118     filelist = fun(filepath)  # 获取文件列表
119 
120     wrypath = r'TFIDF.txt'
121 
122     corpuslist = corpus(filelist, swlist)  # 建立语料库
123 
124     outall = ''
125 
126     for i in filelist:
127         afterswlis = getridofsw(toword(read(str(i))), swlist)  # 获取每一篇已经去除停用的词表
128         tfidfdic = tf_idf(afterswlis, filelist, corpuslist)  # 计算TF-IDF
129 
130         titleary = str(i).split('\\')
131         title = str(titleary[-1]).replace('utf8.txt', '')
132         echout = title+'\n'+befwry(tfidfdic)
133         print(title+' is ok!')
134         outall = outall+echout
135     print(wry(outall, wrypath)+' is ok!')
136 
137 if __name__ == '__main__':
138     main()

 

 

总结:

TF-IDF算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是,单纯以"词频"衡量一个词的重要性,不够全面,有时重要的词可能出现次数并不多。

而且,这种算法无法体现词的位置信息,出现位置靠前的词与出现位置靠后的词,都被视为重要性相同,这是不正确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对全文的第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给予较大的权重。)

 

 

TF-IDF与与余弦相似的应用:找相似文章

除了找到关键词,还希望找到与原文章相似的其他文章

需要用到余弦相似性:

句子A: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电影

句子B:我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看电影

基本思路是:如果这两句话的用词越相似,它们的内容就应该越相似。因此,可以从词频入手,计算它们的相似程度。

 

1、分词

  句子A: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电影。

  句子B:我/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看/电影。

2、列出所有值

  我,喜欢,看,电视,电影,不,也。

3、计算词频

  句子A:我 1,喜欢 2,看 2,电视 1,电影 1,不 1,也 0。

  句子B:我 1,喜欢 2,看 2,电视 1,电影 1,不 2,也 1

4、写出词频向量。

  句子A:[1, 2, 2, 1, 1, 1, 0]

  句子B:[1, 2, 2, 1, 1, 2, 1]

我们可以通过夹角的大小,来判断向量的相似程度。夹角越小,就代表越相似。假定a向量是[x1, y1],b向量是[x2, y2],那么可以将余弦定理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结论:

  我们就得到了"找出相似文章"的一种算法:

  • 使用TF-IDF算法,找出两篇文章的关键词
  • 每篇文章各取出若干个关键词(比如20个),合并成一个集合,计算每篇文章对于这个集合中的词的词频(为了避免文章长度的差异,可以使用相对词频);
  • 生成两篇文章各自的词频向量
  • 计算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值越大就表示越相似

计算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值越大就表示越相似

 

 

如何通过词频,对文章进行自动摘要

信息都包含在句子中,有些句子包含的信息多,有些句子包含的信息少。"自动摘要"就是要找出那些包含信息最多的句子。

句子的信息量用"关键词"来衡量。如果包含的关键词越多,就说明这个句子越重要。

Luhn提出用"簇"(cluster)表示关键词的聚集。所谓"簇"就是包含多个关键词的句子片段。

 

只要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小于"门槛值",它们就被认为处于同一个簇之中。Luhn建议的门槛值是4或5。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关键词之间有5个以上的其他词,就可以把这两个关键词分在两个簇。

簇的重要性 = (包含的关键词数量)^2 / 簇的长度。其中的簇一共有7个词,其中4个是关键词。因此,它的重要性分值等于 ( 4 x 4 ) / 7 = 2.3。

然后,找出包含分值最高的簇的句子(比如5句),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自动摘要

 

 

文章来自于:

python实现TF-IDF算法

TFIDF介绍

谢谢作者!!!

posted @ 2018-04-30 20:07  寒杰士  阅读(25988)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