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是用于加速数据存取的数据对象。合理的使用索引可以大大降低i/o次数,从而提高数据访问性能。
例如: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1500;
此时由于在sal上没有设置索引,所以它的查询过程是采用逐行判断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操作随着数据量的上升,则性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是如果说将数据排列一下呢?
例如,现在将工作在内存之中形成这样的一种数据结构;
如果现在假设所有的数据都排列成以上的树形结构的话,同样的查询,现在还会查询全部记录吗,只会查询部分。
创建索引
--单列索引是基于单个列所建立的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
复合索引
复合索引是基于两列或是多列的索引。在同一张表上可以有多个索引,但是要求的组合必须不同,比如:
Create index emp.indx1 on emp(ename,job); Create index emp.idx1 on emp (job,ename);
使用原则:
1)在大表上建立索引才有意义。
2)在where子句或是连接条件上经常引用的列上建立索引。
3)索引的层次不要超过4层。
索引缺点分析
索引有一些先天不足:
1)建立索引,系统要占用大约表的1.2倍的硬盘和内存空间来保存索引。
2)更新数据的时候,系统必须要有额外的时间来同时对索引进行更新,以维持数据和索引的一致性。
实践表明,不恰当的索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降低系统性能。因为大量的索引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时比没有索引花费更多的系统时间。
使用索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如果要想实现性能的提高,则必须始终维持以上的一棵树,那么如果说现在这棵树上的数据需要频繁修改的话,则代码的性能肯定会有所降低。
所以一般索引只使用在不会频繁修改的表中,而如果一张表上频繁修改数据且又使用了索引的话,性能肯定会严重降低,所以性能的揽永远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