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入职的一家公司采用single-spa这个微前端框架,所以自学了此框架。
single-spa这个微前端框架虽然有中文文档,但是有些零散和晦涩。
所以我想在学习之余,写篇博客拉平一下这个学习曲线。
什么是微前端?
微前端的灵感来源于服务端微服务的理念。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开发一个复杂前端应用时,将其划分为一系列更小更简单的前端应用。
这些前端应用可以单独开发、测试、部署,松耦合,可维护性强,还可以让前端代码实现增量升级和使用不同的框架。
它的懒加载还能让整个复杂应用加载速度变快。
常用微前端玩法和single-spa
在我之前的公司是使用iframe来实现微前端的,但是各个子应用间的通信往往比较麻烦,而且很不灵活。
而最新的微前端理念,是由webpack5中模块联合特性实现的,这里就不多讲了。
single-spa是一个比较流行的微前端框架,它并不是使用iframe来实现微前端,也不是通过模块联合,而是通过路由路径来在dom上加载不同的子应用。
Import maps和SystemJS
在具体讲解single-spa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东西:Import maps。
这个功能是Chrome 89才支持的。
顾名思义,它是对import的一个映射处理,让你控制在js中使用import时,到底从哪个url获取这些库。
比如通常我们会在js中,以下面这种方式引入模块:
import moment from "moment"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node_modules中引入,但是现在我们在html中加入下面的代码:
<script type="importmap">
{
"imports": {
"moment": "/moment/src/moment.js"
}
}
</script>
这里/moment/src/moment.js这个地址换成一个cdn资源也是可以的。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
import moment from "/moment/src/moment.js"
有了Import maps,import的语法就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使用,而不再需要webpack来帮我们进行处理,不需要从node_modules中去加载库。
Import maps甚至还有一个兜底的玩法:
"imports": {
"jquery": [
"https://某CDN/jquery.min.js",
"/node_modules/jquery/dist/jquery.js"
]
}
当cdn无效时,再从本地库中获取内容。
它的功能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需要对这个有一定的了解即可。
尽管Import maps非常强大,但是毕竟浏览器兼容性还并不是很好,所以就有了我们的polifill方案:SystemJS。
SystemJS同样是一个模块加载器,可兼容到IE11,同样支持import映射,但是它的语法稍有不同:
<script src="system.js"></script>
<script type="systemjs-importmap">
{
"imports": {
"lodash": "https://unpkg.com/lodash@4.17.10/lodash.js"
}
}
</script>
在浏览器中引入system.js后,会去解析type为systemjs-importmap的script下的import映射。
它和Import maps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
single-spa
之所以我们要先讲Import maps和SystemJS,就是因为single-spa的微前端往往需要结合SystemJS来实现。
single-spa框架中,基座会检测浏览器url的变化,在变化时往往通过SystemJS的import映射,来加载不同的子应用js。
但是需要注意,single-spa并不是必须依赖SystemJS。
刚刚我们提到了一个概念:基座,现在讲下single-spa的两个概念:基座和应用。
你可以简单理解应用是一个个的单页面应用,而基座是一个应用管理器,用来根据路由加载不同的应用。
一般在基座中我们需要像下面这样注册一个应用:
import { registerApplication, start } from 'single-spa';
// 注册应用1
registerApplication({
name:'app1',
app:() => import('./app1.js'),
activeWhen: '/app1',
customProps: { myTitle: "传递给应用的自定义参数的值" }
});
// 注册应用2
registerApplication({
name:'app2',
app:() => import('./app2.js'),
activeWhen: '/app2'
});
start();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注册了app1和app2两个应用,分别匹配路由/app1和/app2。
也就是说当路由是/app1或者/app1/home时,会直接加载app1这个应用。
注册应用后,需要start()来开始挂载应用,否则只会下载应用,而不会挂载应用。
那么应用应该如何设置呢?
我们上面代码引用的./app1.js并没有导出一个真的单页面应用,而一般是如下:
console.info('第一步 下载应用阶段')
export function bootstrap(props) {
const {
name, // 应用名称
singleSpa, // singleSpa实例
mountParcel, // 手动挂载的函数
myTitle // 我们之前在注册应用时传递给customProps的属性
} = props; // Props 会传给每个生命周期函数
// 这个生命周期函数会在应用第一次挂载前执行一次。
return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info('第二步 初始化', myTitle)
})
}
export function mount(props) {
// 每当应用路由匹配成功,但该应用处于未挂载状态时,挂载的生命周期函数就会被调用。调用时,函数会根据URL来确定当前被激活的路由,创建DOM元素、监听DOM事件等以向用户呈现渲染的内容。任何子路由的改变(如hashchange或popstate等)不会再次触发mount,需要各应用自行处理。
return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info('第三步 挂载应用', props.name)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innerHTML = "我是app1啊"
})
}
export function unmount(props) {
// 每当应用路由匹配不成功,但该应用已挂载时,卸载的生命周期函数就会被调用。卸载函数被调用时,会清理在挂载应用时被创建的DOM元素、事件监听、内存、全局变量和消息订阅等。
return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info('第四步 卸载应用', props.name)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innerHTML = ""
})
}
export function unload(props) {
// 移除”生命周期函数的实现是可选的,它只有在unloadApplication被调用时才会触发。如果一个已注册的应用没有实现这个生命周期函数,则假设这个应用无需被移除。
// 移除的目的是各应用在移除之前执行部分逻辑,一旦应用被移除,它的状态将会变成NOT_LOADED,下次激活时会被重新初始化。
// 移除函数的设计动机是对所有注册的应用实现“热下载”,不过在其他场景中也非常有用,比如想要重新初始化一个应用,且在重新初始化之前执行一些逻辑操作时。
return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info('第五步 移除应用', props.name)
})
}
可以看到我们的app1.js这个应用中的代码,并没有导出一个单页面应用组件,而是导出了几个生命周期函数,然后通过这几个生命周期函数来控制组件的初始化,加载和卸载。
它这个操作是从现在我们的react或者vue这些框架的组件生命周期中获得灵感,将生命周期应用于整个应用程序。
single-spa 与 SystemJS实现微前端
看了上面的代码之后你可能有点疑惑,你这个东西也没什么用嘛,不就是个懒加载吗?
哪来的微前端?
我用个React.lazy(() => import('./app1.js'))来个懒加载怎么了,你不要说一大堆把我绕晕了。
上面这些实际上还真的没有实现微前端,但是,你可以结合我们之前讲的微前端,想象一下:
如果./app1.js不是基座这个项目内的代码,而是另一个项目呢?
我们将这个app1.js放在一个单独的项目中,它用react来写了一个单页面应用。
再将app2.js放在另一个单独的项目中,它用vue来写了一个单页面应用。
通过我们现在的这个基座项目再来处理这两个应用呢?
我们的基座项目是不是就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import { registerApplication, start } from 'single-spa';
// 注册应用1
registerApplication({
name:'app1',
app:() => import('@晓组织/app1'),
activeWhen: '/app1',
customProps: { myTitle: "传递给应用的自定义参数的值" }
});
// 注册应用2
registerApplication({
name:'app2',
app:() => import('@晓组织/app2'),
activeWhen: '/app2'
});
start();
然后再在基座项目的模板页中来个引入映射:
<script type="systemjs-importmap">
{
"imports": {
"@晓组织/app1": "//某网站/app1.js",
"@晓组织/app2": "//另一个网站/app2.js"
}
}
</script>
以后我们要做app1模块的部分,只需要在app1这个项目中维护就可以了,不会干扰到其他的应用。
以后React20,React30出来,或者部分项目升级webpack,或者给一个项目大调整,我们可以一个个小应用尝试升级修改,不用所有项目同时调整。不仅风险变小了很多,也更加可控。
上面是结合SystemJS实现的微前端,其实还有使用npm包和单项目的玩法,但是不推荐,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官网的这篇文章:拆分应用。
single-spa-react
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会想,这个东西好是好,怎么把它和react的单页面应用结合起来?
让我自己写加载和卸载react的单页面应用?这也太挫了吧。
当然不可能,single-spa的生态可是很好的。
single-spa-react就是一个辅助库,它可以帮助React应用程序实现single-spa 需要的生命周期函数(bootstrap、mount 和 unmount)。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rootComponent from './path-to-root-component.js';
import singleSpaReact from 'single-spa-react';
const reactLifecycles = singleSpaReact({
React,
ReactDOM,
rootComponent,
errorBoundary(err, info, props) {
// https://reactjs.org/docs/error-boundaries.html
return (
<div>This renders when a catastrophic error occurs</div>
);
},
});
export const bootstrap = reactLifecycles.bootstrap;
export const mount = reactLifecycles.mount;
export const unmount = reactLifecycles.unmount;
这是官网提供的示例代码,那个rootComponent就是我们的顶层React组件。
其它的就不用多说了,毕竟都很容易理解,想要了解详情可以看下:详情。
其它的一些语言比如vue和Angular都有自己对应的辅助库,具体可以查阅:辅助库列表
single-spa的Parcels
Parcels是single-spa的一个高级特性,是一个与框架无关的组件,与应用的不同之处在于parcel组件需要手动挂载,而不是通过匹配路由的activity方法被激活。
官网说:只有在涉及到跨框架的应用之间进行组件调用时,我们才需要考虑parcel的使用。
一想到我们公司只用react,那么打扰了,再见。
CLI工具:create-single-spa和可定制化的webpack配置
上面很多都是在讲原理,现在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了。
single-spa的相关配置有些繁琐,所以我推荐依赖现有的CLI去新建项目,可以去改造,而不是自己从零开始去搭建。
npx create-single-spa
运行上面这行命令后,就会让你做一系列选择,那些选择就不多说,只说最关键的。
create-single-spa 可以让你创建三种项目,分别是:
- single-spa application/parcel :应用和parcel。
- single-spa root config:基座。
- in-browser utility module: 通用组件,工具函数,样式指引。
你可以根据需要去创建不同的项目。
single-spa还提供了一些推荐的webpack配置库,不用自己操心去设置webpack配置。
不过我建议最后输出得到webpack配置你还是稍微打印出来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可以再根据它的配置去做相应修改。
Demo分享
光看不做假把式,下面是我自己根据single-spa的CLI工具搭建的两个简易Demo:
- 基座的代码仓库:https://gitee.com/vvjiang/single-spa-root-config-demo
- 应用的代码仓库:https://gitee.com/vvjiang/single-spa-app-demo
同时运行起来即可,命令都是:
yarn start
如果确实想入门的话,对比一下我写的和官方CLI工具初始化时的一些差异,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一些小细节。
总结
总的来说,single-spa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微前端框架。
微前端领域最近的趋势是用webpack5中模块联合特性来实现,这与single-spa并不冲突,single-spa也有结合模块联合特性实现的例子。
不过这就不在本篇文章的涉及范围内了,也许以后会写下这块的内容。
本篇博客到此结束。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如有疏漏,也请不吝赐教。
出处:https://www.cnblogs.com/vvjiang/
本博客文章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