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团队中的代码审查

读了这篇文章,[Google是如何做代码审查的?](http://blog.jobbole.com/96110/),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这里谈一点体会。

代码审查的效益?

  • 结对编程的一种改进
  • 提升团队编码质量改进意识
  • 技术影响力的传播
  • 肉眼快速定位bug
  • 提升编码质量
  • 建立团队技术氛围

代码审查的开展?

  • 规范化

    • 需要一份针对各种编程语言的编码检视表(checklist),这份checklist可以在全员参与头脑风暴完成,可持续完善,也可以借鉴其他公司现有的;
    • 编码checklist应该包含:语言规范、编码习惯、典型错误、功能或性能注意事项等
    • 知识普及,面向代码审核参与人员进行checklist培训,讲解最好能结合现有的代码实例,举一反三;
    • 根据培训反馈评估效果,需要把握培训的时机,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要更有效,建议在正式编码前进行checklist实训;
    • 确定一整套完善review的流程,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review响应处理、review考核标准
  • 制度化

    • 推广阶段,邀请leader参与推广,效果更佳
    • 建立奖励机制,不妨对积极参与并有卓越贡献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激励,对代码质量优秀的开发人员进行奖赏
    • review流程的维护者,充当组织者,负责维护review平台,并定期发布review统计结果,能做到代码质量可视化更佳,数据要面向leader
    • 前期可以加入一些硬性的措施,比如:未经有效审核的代码不允许上库,上库后发现未合理review的代码追溯对应责任人(尽管看起来很不人性,但一个专业的团队应该会很少出现违例)。
    • 定期交流,知识和经验传播的有效途径

代码审查的参与者?

  • 测试人员的角色

    • review流程的创建者、review平台的维护者,需要熟悉checklist,具有较多的编码经验,可以对工具进行个性化改进,具有一定的文档编写能力、技术培训能力;
    • 代码质量的验收和统计,辅助项目经理进行代码质量的衡量和考核
  • 编码人员的角色

    • checklist的贡献者,检查项来自于他们的编码经验的沉淀
    • 代码贡献者,兼任代码审查者,负责审核其他开发人员提交的代码
    • 知识传播者
  • Leaders

    • 架构师,一般负责编码能力的培训
    • 项目经理,代码质量的考核人
    • 主管,代码审查制度化的推动者

代码审查的注意事项?

  • 明确目的,不是为了纠错、批评,而是为了提升代码质量
  • 注意措辞,以理服人
  • 主要挑bug,当然其他问题也可以适当提建议,以对方不反感为前提
  • 稳定的结对,根据开发模块合理的安排结对关系,有利于相互熟悉代码,bug排查会更方便
  • 推动全员参与,养成习惯,但要注意“过犹不及”,开发人员的时间宝贵,记得协调
posted @ 2016-02-22 18:02  Vman  Views(1023)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