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xml注释分析:

 

 补充:

一、XML文档的xmlns、xmlns:xsi和xsi:schemaLocation

 (参考博客:https://www.cnblogs.com/osttwz/p/6892999.html)

 

    xmlns其实是XML Namespace的缩写,可译为“XML命名空间”,但个人觉得,翻译后的名字反而不好理解,所以我们就叫它为XML Namespace吧。 

   

    为什么需要xmlns?

    考虑这样两个XML文档:表示HTML表格元素的<table/>:

 

    和描述一张桌子的<table/>:

 

    假如这两个 XML 文档被一起使用,由于两个文档都包含带有不同内容和定义的 <table> 元素,就会发生命名冲突。XML 解析器是无法确定如何处理这类冲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xmlns就产生了。

    

    如何是用xmlns?

    很简单,使用语法: xmlns:namespace-prefix="namespaceURI"。其中namespace-prefix为自定义前缀,只要在这个XML文档中保证前缀不重复即可;namespaceURI是这个前缀对应的XML Namespace的定义。例如,

 

    这一句定义了一个http://www.springframwork.org/schema/context的Namespace(这和Java类中的包的声明很相似),并将其和前缀context绑定。所以上面的Spring XML文档中会有这么一句:

 

    这里的<component-scan/>元素就来自别名为context的XML Namespace,也就是在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中定义的。

    我们还可以将前缀定义为abc:

 

    这样再使用这个namespaceURI中的元素时,需要以abc为前缀,例如:<abc:xxx/>。再拿上面的例子解释怎么使用xmlns:

 

    和:

 

 

    后者与前者仅仅使用不同前缀,我们为 <table> 标签添加了一个 xmlns 属性,这样就为前缀赋予了一个与某个命名空间相关联的限定名称。此时再把它们放在一起,XML解析器就不会报错了。

    注意:当xmlns被定义在元素的开始标签中(如这里的<f:table/>)时,所有带有相同前缀的子元素都会与同一个Namespace相关联(即<f:table/>里面的<f:name/>和<f:width/>也会使用url2定义的写法)。

    

    xmlns和xmlns:xsi有什么不同?

    xmlns表示默认的Namespace。例如Spring XML文档中的

 

    这一句表示该文档默认的XML Namespace为http://www.springframwork.org/schema/beans。对于默认的Namespace中的元素,可以不使用前缀。例如Spring XML文档中的

 

    xmlns:xsi表示使用xsi作为前缀的Namespace,当然前缀xsi需要在文档中声明。

 

    xsi:schemaLocation有何作用?

    xsi:schemaLocation属性其实是Namespace为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里的schemaLocation属性,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声明了

 

    这里才写作xsi:schemaLocation(当然一般都使用这个前缀)。它定义了XML Namespace和对应的XSD(Xml Schema Definition)文档的位置的关系。它的值由一个或多个URI引用对组成,两个URI之间以空白符分隔(空格和换行均可)。第一个URI是定义的XML Namespace的值,第二个URI给出Schema文档的位置,Schema处理器将从这个位置读取Schema文档,该文档的targetNamespace必须与第一个URI相匹配。例如:

 

    这里表示Namespace为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的Schema的位置为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二、context-param的作用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sunmingliang0603/article/details/78686651)

1.启动一个WEB项目的时候,容器(如:Tomcat)会去读它的配置文件web.xml.读两个节点: <listener></listener> 和<context-param></context-param>
2.紧接着,容器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上下文),这个WEB项目所有部分都将共享这个上下文.
3.容器将<context-param></context-param>转化为键值对,并交给ServletContext.
4.容器创建<listener></listener>中的类实例,即创建监听.
5.在监听中会有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args)初始化方法,在这个方法中获得
ServletContext = ServletContextEvent.getServletContext();
context-param的值 = ServletContext.getInitParameter("context-param的键");
6.得到这个context-param的值之后,你就可以做一些操作了.注意,这个时候你的WEB项目还没有完全启动完成.这个动作会比所有的Servlet都要早.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你对<context-param>中的键值做的操作,将在你的WEB项目完全启动之前被执行.
7.举例.你可能想在项目启动之前就打开数据库.
那么这里就可以在<context-param>中设置数据库的连接方式,在监听类中初始化数据库的连接.
8.这个监听是自己写的一个类,除了初始化方法,它还有销毁方法.用于关闭应用前释放资源.比如说数据库连接的关闭.

posted on 2019-04-04 13:30  有两个小名的细细  阅读(16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