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学会提问》这本书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
- 正确提问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为什么要学会提问
- 什么阻碍了批判性思维
- 如何分析一个论证
为什么要学会正确提问
因为这个世界是嘈杂的,总有人坚称我们一定要按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他们努力塑造我们的行为习惯,但他们说的话至多是真假参半。如果我们不想被一些专家牵着鼻子走,做其他人观点的奴隶,就必须激发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在这本书中,批判性思维被理解为一种如何提问的技术,包括三个维度:
- 有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
- 有能力在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 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这三个维度要求我们看到某个观点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听到观点时掌握主动权。
在这里,作者又区分了两种思维方式。
两种思维方式
海绵式思维是一种被动的吸收外部信息的思维模式:
- 吸收外部信息: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今后展开跟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 被动:不需要冥思苦想,对那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那些观点应该摒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
淘金式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地与观点持有者讨论的思维模式:
- 掌握主动:你愿意赞同别人的观点,但你首先得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
- 互动性参与:作者不断向你兜售观点,而你应该随时准备与之辩驳,尽管作者本人根本不在场;
这两种思维方式缺一不可,海绵式思维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淘金式思维是评判观点的武器。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积极主动的淘金式思维。
现在方法论已经初步具备,一个合格的批判性思考者也应该有其正确的价值观。
批判性思考者的主要价值观
- 自主决断
- 好奇心,谦恭有礼
- 发自真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批判性思考者独立自主,他们希望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同时又保持好奇心和谦卑,这是他们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力。但他们又非常挑剔,只会精挑细选出哪些禁得起考验的严密观点和结论。
这三种力量相互对抗又环环相扣,知识和观点通过好奇心和谦逊才能获得,而这些知识和观点必须要通过自主决断来过滤、吸收,但其中每个环节又必须建立在严密的论证之上。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在这一章,作者做了一个绝妙的比喻:
障碍就好像你在路上开车遇到的减速带。
- 只要你放慢速度,它们就可以克服;
- 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就放在那里;
- 虽然你注意到它们,它们照样还是会干扰你前行的速度。
在使用批判性思维时,这些障碍不在外界任何地方,而在我们心里。
在我看来,在所有障碍中自我中心是最大的障碍,甚至不需要使用“之一”这样的限定词,因为其他障碍都可以从中延申而出。这些障碍包括:
-
思维捷径
思维捷径代表我们不作任何深刻、全面地思考就仓促做出决断。这实际上是牺牲准确和智慧去换取速度。
具体表现为刻板印象、晕轮效应(把一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不调查就武断得出结论。
-
信念固着
在个人信念上坚持不改或绝不言弃的倾向。想一想是不是它使我们从一开始就心存偏见,不愿更改,只偏爱自己当前的观点和结论。
-
自说自话
我们在论证或者评价其他论证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知识世界里,沉浸在我们所知道的解决方案里。
如果是在和别人讨论时出现自说自话。在分析他人的观点时要记住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稻草人谬误的形式:把对象看作死的观点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自己的观点是可以更新的,别人也同样如此!我们最终要评判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观点,而是可能与时俱进、四处做补丁的人的观点。
自说自话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以真实世界为对象。很多人喜欢自创一套信念来迎合一个虚幻的世界。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干脆就直截宣布它是真的。这样一来,事实就必须得符合我们的信念,而不是将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印证。典型的比如公正世界信念,相信好人必有好报以及(它的逆否命题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之后的章节就基本上是讨论如何分析一个论证了。
如何分析一个论证
一个论证有其特点:
- 论证必有其目的;
- 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
- 论证有两个必要成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
这实际上指出了论证的四个要素:目的、论证、结论、理由。
从结果上来说,结论就是一个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目的就在于塑造你的信念或行为。
从过程上来说,结论是一系列理由经过论证获得。
可以表示为:理由 —> 论证 —> 结论 —> 目的。
看好这四个要素就可以看出一个论证是否符合批判性思考者的要求,后续的章节无非是这四者的细化和具体化的体现。
- 理由:隐含的理由就变成了假设,显式的理由就是证据和数据;
- 论证:论证方法的谬误,语句的歧义;
- 结论:寻找论题和结论是分析论证的第一步;
- 目的:有没有其他替代的结论,是否由目的导向了结论,是否在前三者中采用了某些手法来得到预期结果。
接下来展开说明。
结论
论题和结论是强相关的,一个论题需要一个结论,一个结论可以反推出论题。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原动力。结论就是一个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目的就在于塑造你的信念或行为。
如果你要对任何一种观点做出合理的回应,首先就得找出其中的争议之处,或者说论题之所在,然后再找到作者想要推销给你的论点或者说结论。
找到结论的目标是确定:根据支撑这一断言的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但如果找不准作者的结论,那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而这样做出的回应往往又会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论题的种类
- 描述性论题(是不是、是什么):针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 规定性论题(应不应该、应该怎么做):针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如何寻找结论
- 看看论题;
- 寻找指示词;
- 可能的位置,比如开头和结尾;
- 例证、数据、定义、背景、证据不可能作为材料;
- 检查语境和作者背景。
理由
观点需要理由来支撑,理由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即使有人的观点我们目前还不能认同,我们也要细细琢磨他的理由。
假设
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证明或支撑其结论的想法。有些内在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在透彻理解论证方面所起的作用,至少有可能和表面理由同样重要。
作者同样使了一个比喻:
你眼看着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儿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玩的是什么把戏。要理解这个魔术,你就得搞清楚魔术师暗地里的那些把戏。
魔术师的把戏就是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或信念。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
假设是论证结构中无形的重要纽带,是跨接理由和结论的桥梁;也是观点持有者脑海中的实然和应然,即:
- 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 规定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比如公平世界信念就是一种典型的、错误的描述性假设,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有一个“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信念。而这种世界是公正的信念, 使个体有能力面对复杂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关注长远目标, 并遵循社会规范行事,说白了就是增加自己对世界的控制感,让个体觉得世界是可控的。
证据
证据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证据是一些具体信息,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以及类比等。不同类型的证据在一些场合会比在另一些场合更加适用。
- “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 “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支撑?”
- “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一个断言,支撑它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就越可以信赖它,同时也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事实断言
有以下三种情况时,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 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
- 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 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
主要的证据类型
-
直觉
直觉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私密性,别人根本无法判断它可不可靠。我们必须要非常警惕那些单凭直觉支撑的断言。
但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的相关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它们会被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提取出来。如果有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飞机排队起飞时凭直觉感到飞机有点不对劲,我们可能就会非常赞成对飞机作进一步的安全检查,然后再起飞。
-
个人经历
把个人经历作为普遍看法的基础一定是个错误!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所以个人经历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
-
典型案例
将那些引人注目的典型案例用作证明时须小心而谨慎!因为具体生动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
-
当事人证言
证言也是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这类证言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背后的知识、价值观和偏见。
-
权威或专家意见
- 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
-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
- 专家是否遭受到其所代表的利益团体的影响?
数据
数据的来历
不知来历的统计数字最常见的一个用处就是用大量的数字给别人加深印象或让别人肃然起敬,这些呈现出来的数字的精确性常常会让人怀疑。在对这样的数据做出反应之前,我们先要问一问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平均的困惑
不同的平均
使用不同的“平均”的含义不同!
回归平均
以色列空军教官观察到:受批评的飞行员下次表现会更好,受表扬的飞行员下次则没有进步。似乎表扬会带来害处,教官应该表扬还是批评?
其实这是因为忽略了平均,受表扬的飞行员往往发挥出了他的最好表现,而受批评的飞行员往往发挥出了他的最差表现,两者的下一次表现都倾向于回到平均值,因为保持最好状态很难,而一直保持最差状态也不太可能。最终表现为前者退步,后者进步。
数据和结论有多大关系
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第一次到苏格兰旅行,他们在驶往爱丁堡的列车上看到了一只黑色的绵羊。生物学家惊呼:“难以置信!苏格兰的绵羊既然是黑色的!”,物理学家纠正了生物学家的说法:“我们只能说,苏格兰至少有一只绵羊是黑色的。”数学家冷静地插了一句:“其实我们只能说,苏格兰至少有一只绵羊的一侧是黑色的。”
数学家的结论和数据关系最大,但也最保守;生物学家则反之,关系最小,但有些武断。
省略信息
考虑下面这个例子,现在有两家医院:大医院 \(A\) 和小医院 \(B\),现在观察到,大医院对疾病的治愈率为 \(50\%\),小医院则是 \(80\%\),那么应该倾向于去小医院,不是吗。
但是经过更多搜索后,你发现了一些更详细的数据,这其中区分了两类病人:普通患者和危重患者。治愈率如下:
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危重患者,大医院的表现都更好,但是因为大医院接待的危重患者太多反而在总的治愈率上低于小医院!
这名为辛普森悖论,即使是专业的统计学家也会对此感到非常棘手。
论证
论证的谬误
-
人身攻击型谬误
反正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滑坡谬误
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
如果我们禁止在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那么很多其他类型的广告会很快被禁止,因为有很多种产品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健康危险。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我们不应去支持针对甲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它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完美解决方案不一定存在。
-
诉诸公众谬误
警惕诉诸流行观点或公众感受的论证。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一个立场并不会因为权威纷纷支持它就变得光荣正确。判定这样的论证是否相关,最重要的是要看权威据以做出判断的那些证据。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特别的知识,否则我们就将这个理由视为谬误。
-
诉诸感情谬误
立论者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然后利用这种情绪反应来让人们同意他的结论。
-
稻草人谬误
有意引申反对方的立场,使其达到易于攻击的程度。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通过陈述仅仅两种选择来过度简化一个论题。
当争议被表现得好像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时,我们一定要特别当心,事实上总有两种以上的选择。
-
乱扣帽子谬误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问题起了个名字而已。
-
计划谬误
计划谬误是有关一厢情愿的一个特殊例子,我们对项目的结果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不太现实的预计。
有歧义的词语
实际上,因为我们与人交流时主要依靠词语来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他人,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可以完全避免意思表达不明确的情况。对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来说,只有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含义模糊的词才显得最关键。
语境与歧义
写文章和做演讲的人很少会给关键词下定义。因此,你想理解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利用这些词语被使用的上下文语境。
比如,如果你想搞清楚一篇文章中“人权”这个词的意思,你就要先问自己:“人权到底是些什么权利?”如果作者是挪威政府的一个领导,那你基本可以确定他心目中所谓的“人权”是指就业权、免费医疗权和房屋居住权。而对一个美国参议员所说的“人权”,意思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他心目中的“人权”可能是指言论自由、宗教信仰、旅行以及和平集会的权利。
注意这两个版本的“人权”并不需要彼此一致。一个国家可能在保障一种形式的“人权”的同时侵犯另一种形式的“人权”。你必须设法通过检查语境来弄清楚这些词的确切含义。
如何检查有没有歧义
- 避免作者心心相印的想法。你要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
- 很多术语都不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因此,别忘了问一声:“这些术语或短语中有没有哪个会有不同的意思?”
歧义与附加感情色彩的语言
- 你认为哪个对社会的威胁更大:是全球变暖还是气候改变?
- 你更愿意投票支持免税还是减税?
- 你是不是更愿意投票支持削减死亡税,而不是遗产税?
政治语言常常会附带感情色彩,而且意思模棱两可。这些词含义基本相同,却有着不同的情感反应。
猫是什么,是涌现!
值得指出的是,许多事物无法通过定义来达成,就比如:猫是什么?
如果是亚里士多德,那么他估计会说猫之所以为猫是因为猫具有猫性。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说法,可以考虑一下,猫的祖先是猫吗?按照进化论,猫的久远的祖先是一种远古脊椎生物,但绝对不会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猫,现代的猫是进化而来的。那么也许猫性是程度问题,而不是是与不是的问题,那么究竟需要多少的猫性才能称为猫呢?
实际上,猫的概念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存在于模型之中。在生物学中,猫是指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的生物,但现实世界没有纲目科属种;在日常生活中,猫是日常看到的猫的图片、猫的文章或者活生生的你摸到的某种活体。
如果猫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生物学中有猫,常识中有猫;物理学中也会有猫,计算机中也有猫。但物理世界中只有一群规则的原子在共同作用,计算机中只有图片的像素、文字的编码。猫的存在与否由各个领域的规则确定。
如果粗略地表示,那么应该是:现实 —(模型化)—> 物理 —> 化学 —> 生物,在生物的阶段出现了猫,而在前三个阶段不存在猫。这就说明,猫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了。涌现本质上是模型的更迭,从精细而复杂到简单而粗糙的一个过程。
而这仅仅是最确定的自然科学中的模型,而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这种涌现导致的定义区别更甚!
目的
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 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
- 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
- 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那么我可能会把哪些东西当成重要的原因?
- 如果这个解读是不正确的,还有什么别的解读可以说得通?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唯一的结论,还是结论之一。
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先后关系也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被省略掉信息
几乎每个你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也就是说,这个信息的组织结构是由别人精心挑选和呈现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你的思维方式。
统计数据的处理
几乎每一个统计数据都是精挑细选,精心组织,被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比如一个幸福指数的调查,调查的数据不会百分百地显示在论证中。回答调查表的人允许填写的数字是从 1 到 2,还是从 1 到 100?
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一个字或词可以用具体的单位来测量,那我们在作决定之前就应该要求得到这些量度单位的具体数值。
负面结果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叫外部性的东西,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未被计入的成本或效益,之所以未被计入,是因为这些成本或效益不会由经济活动的实行者来承担。
被提倡的行动带来的潜在负面效果也是如此,比如使用一种新型药物,建设一所大型的新学校,或者提议减税。
我们在这里刻意强调负面效果,因为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行动的支持者宣称有这样那样的广泛的正面效果,我们就需要问一问: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参考书籍
- 《学会提问 第 11 版》Neil Browne
- 《贝叶斯的博弈》黄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