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思想(二)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动态规划与分治法相似,都是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来求解原问题(Programming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表格法,并非是编写计算机程序),但是又有所不同:
- 分治法将问题分解为互不相交的子问题,递归求解子问题,再将它们的解组合起来,求出原问题的解。
- 动态规划适合求解最优化问题(optimization problem),这些问题应该具备两个要素:最优子结构和子问题重叠。
- 最优子结构,如果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则我们称此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的性质,可以用子问题的最优解来构造原问题的最优解。
- 证明问题最优解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做出一个选择,做出这个选择会产生一个或多个待解的子问题。
- 对于一个给定问题,在其可能的第一步选择中,假定已经知道哪种选择才会得到最优解。
- 给定可获得最优解的选择后,确定这次选择会产生哪些子问题,以及如何最好地刻画子问题空间 —— 保持子问题空间尽可能简单,只在必要时才扩展它。
- 利用”剪切-粘贴“(cut-and-paste)技术证明:作为构成原问题最优解的组成部分,每个子问题的解就是它本身的最优解。
- 子问题重叠,即不同的子问题具有公共的子子问题(子问题的求解是递归进行的,将其划分为更小的子子问题)
- 分治法会反复地求解那些公共的子子问题;
- 动态规划算法对每个子子问题只求解一次,将解保存在一个表格中,当再次需要这个子问题时直接查表,每次查表的代价为常量时间,从而无需每次求解一个子子问题时都重新计算。
- 最优子结构,如果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则我们称此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的性质,可以用子问题的最优解来构造原问题的最优解。
最优化问题会有很多可行的解,每个解都有一个值,我们希望寻找具有最优(最小值或最大值)的解,这样的解称为其中一个最优解(an optimal solution),而非就是最优解(the optimal solution),因为可能有多个解都达到最优值。通常按四个步骤来设计一个动态规划算法:
- 刻画一个最优解的结构特征。
- 递归地定义最优解的值。
- 计算最优解的值,通常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
- 利用计算出的信息构造一个最优解。
步骤1~3是动态规划算法求解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仅仅需要一个最优解的值,而非解本身,可以忽略步骤4。如果确实需要做步骤4,有时就需要在执行步骤3的过程中维护一些额外信心,以便用来构造一个最优解。
常见用动态规划求解的最优化问题
- 钢条切割
- 矩阵链乘法
- 最长公共子序列
- 最优二叉搜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