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爬山中学

消逝的爬山中学

五津中学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宝资山上,俗称“爬山中学”。学校居山临水,草木葱茏,历来是治学的理想环境。早在公元1053年,北宋一代文豪苏轼、苏辙兄弟就曾寄寓山顶宝华寺潜心读书;唐宋著名诗人杜甫、陆游、范成大等也多次登临,有十余首咏颂诗作传世。

引用自:新津县五津中学_百度百科(2017-10-08版本)

过去

大概是这个样子

爬山中学,在见到校门之前要爬一段弯弯扭扭的阶梯上山。进入校门,正中央是一个大大的假山和水池,记忆中里面有养小鱼。左侧是进入学生住宿区域,右侧是门卫室以及一个小院子,里面是个别教师住所。

引用自百度百科

直走再上一段台阶,左侧是初一教学楼,右侧是实验楼,实验楼右侧是3个食堂,那个年代食堂很简陋,但那里也有供大家回忆的美味。

接着往上的一段台阶,台阶左侧是一片小树林及草坪,重要的是那里有两口古井,位于山上,依然能常年蓄水(物理老师分析,应该是一整块大石头凿的井,与山上高处是连通器),水很清澈,遭遇停水时,食堂便会在这里取水为学生们做饭。走上台阶,是初二教学楼,教学楼有宽敞的坝子,有大树,其中还有一颗柿子树,每年都会结柿子。初二教学楼背后有一块诗碑,是杜甫写的,但是从来没有看清过上面写的什么,后来被文物保护单位用玻璃罩起来。

再往上是一个比较大的操场,操场对面是初三教学楼,操场左侧是陡峭(差不多垂直)的山坡,有大树和葱郁的灌木,操场右侧是综合楼,办公用。

从初三教学楼左侧往上是山顶操场,是整个学校的最高位置,在这里能俯瞰整个县城,山下是几条河流汇聚的地方。

现在

几年前,学校就被拆除,迁入县城内部,而这块风水宝地的用途也一直不清楚。这两年回家有空就会上去逛一圈,看看变化 —— 基本的地貌还在,建筑都消失了。这次去还看到有几个人在上面打理杂草,询问了一下,可能要建类似文殊院这样的东西。

上山的路,摄于2017年10月7日

上山的路,摄于2013年02月25日

校门口,摄于2017年10月7日


两口水井之一(被称为这里的龙眼),摄于2013年02月25日

初二教学楼处,摄于2017年10月7日


杜甫诗碑,摄于2017年10月7日

山顶操场俯瞰县城(河对岸是我读的高中),摄于2017年10月7日

山顶操场俯瞰远处,河流汇聚,远处大片草地是机场,主要是飞教练机,多年来每天都频繁绕城飞行,摄于2017年10月7日

posted @ 2017-10-08 12:24  0x1000  阅读(1892)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