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桔猫--广纳百川,服务世界(专业思考与实践者)

*互联网应用-机器人-图形学-CAD-机器学习-行业信息化-各种研究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目前,常见的中医教程中一般将“五行”描述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和阴阳学说共同作为中国古代认知世界的方法和工具。

       显然,五行之说并非仅仅为中医学所独有,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比较普适的理论,后来形成藏象学说,并应用到脏腑、分析相生相克,应用到了中医学上。

       起源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将五行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进行了融合分析。

而在《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上古天真论》即有“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随后《素问·卷二·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将东西南北中与五行进行了对应阐述,同时,本篇还提出了“木生酸,酸生肝”“火生苦,苦生心”的说法,显然是比较早期的五行与脏腑对应关系,以及与药物的五味关系描述。

       由上可见,五行与古代天文学关系极大,结合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将五行运用到医学甚至更多领域十分正常,比如在儒家经典著作《春秋繁露》中,就有“三纲五常”的说法,应当是五行在伦理体系中的演化结果。

而在医学应用,显然至少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已经开始运用。  

 

       作用:五行的基本特征是将“金木水火土”的物质特性进行了直观类比,如“火性炎上”等,通过与五脏对应,则可用于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如肾属水,水者润下、闭藏,故有肾主水,主藏精。

       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可辅助说明五脏之间的活动关系,如心与肺的关系,有“心之阳热可抑制肺之清肃过”的说法,对应在五行中,即为火克金。

 

       发展分析:五行学说,应当是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理解不甚直观,需要较多的分析推理过程,所以出现了各种演化和选择使用,如《伤寒论》即采用了六经辨证为主、五行的说法在处方分析中若隐若现,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火热入胃,胃中水竭”。

       并且,在现代医学和中医并存的今天,和前人相比,我们对中医的认知与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与解剖学关系较大,易形象理解的脏腑成为了常见的切入点,如中医院分科,大多采用“脾胃病科”这样的方式,或许可以认为,五行学说实际已经与时代发展充分结合,虽然并不常被直接提起,但选择了一种新的方式存在。

posted on 2014-06-08 09:16  九桔猫  阅读(4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