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又五年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转载请先与我联系。
收到教学秘书的邮件,通知我博士论文已通过,可以准备口头答辩。终于松一口气。回想起来,从意气风发的本科生,到跌跌撞撞的完成博士学业,如今的我已经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在这五年里,我既经历了标准化的博士培养,上课、开题、写论文,也在业余做了很多非标准化的事情,学编程、创业、写网文。之前有论文的事情挂着,很多经历只能沉淀在心头,没有时间总结。今天就趁着心情放松,把这五年来属于自己的体会写下来。由于是给自己的文章,所以没有平时“十八线女星写网文靠出位走红”的压力,就诚诚恳恳说话,老老实实记录。
文青的一年
去年是博士的最后一年,写了不少文史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发在网上,有些的阅读量还不错,例如其中的“气候与文明”的系列文章,在微博上有2000多转发。最早写的一篇《从“权利的游戏”看欧洲历史》,在豆瓣上已经积攒了8000多个赞。有几篇文章,也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国家人文历史、澎湃新闻、果壳网这样的主流媒体上。自己胡思乱想的文字能被阅读和传播,本身就是一个很让人满足的体验,更何况偶尔还能看到自己的文字印刷在杂志上,圆了一个年少时的梦想。这些文章跨度比较大,有的和我气象专业相关,有的则毫无关系。它们大部分总结到下面几个系列中:天气与历史的相爱相杀
Vamei的历史爆米花
随手拍光影
家门口的历史学
因为这些文章,朋友说我突然变文青了。其实是我运气好,赶上一个好时代。如今是网络时代,文字很容易传播出去。如果放在以前,光是传统媒体编辑们的审查门槛,就能把人吓退。现在网上能放文字的地方很多。私密一点的如微信号,开放一点的如微博,冷清一点的如豆瓣。如果觉得正儿八经的写文太严肃,也有知乎这样回答问题性质的写作平台。有了这么多平台,还有更多的公众号、自媒体、新媒体,好文章传播出去并不难。写得久了,付费的约稿也会常见。如果产量和速度有保证,可以靠写作赚取生活费。
写作最难的是开始提笔。在网上传播,很多人阅读评价,压力还会额外多一分。我经常担心评价不好,更担心以前的读者说我文章质量下降。这样的压力很烦人。有时一个选题准备得很充分,最后因为心里的担忧而写不出来。英文里有个词叫“Writer's block”,说的就是这种想写却下不了笔的障碍。这和过高的期望、过度的完美主义都有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害怕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写大纲或者写草稿片段都对克服写作障碍有帮助。只要让手落在键盘上打字,写作的感觉会驱动着文字自然流淌,甚至很多模糊的想法也会在码字变得清晰。
鼓舞我码字的一个缘由,是我加入了一个很棒的小型写作社区。一群“老司机”带路,写文顺畅了很多。比如“1793”这个集体写书项目,就是大家一起写1793年这个历史横断面,解答“世界如何进入现代”和“东方为何落后西方”两个问题。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头脑风暴,很容易找到切入点。而相互竞争的写作气氛,让我几乎忘了所谓的写作障碍。“老司机”还教了我不少技巧,写作前要有充分的资料准备、不能把文章写得太散、多篇文章可以组织成一个系列等等。和这群有趣的作者认识,也让我和法律、文学、心理专业搭上线,开拓了不少视野。而凭着爱好、不以利益为前提的交往,格外让人舒心。
写文史类文章还有一个好处,我称之为“跨界附加值”。我是理工科出身,做的多是工程类和科学类的工作,强调理性和规范。而文史的知识给了我一个新的柔性思路,可以多层次的想问题。而文理两个方面杂糅起来,也比较容易出文章。之前写的《天气与历史的相爱相杀》,就是把气象方面的知识注入到历史中,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理解文明兴衰之类的历史现象。反过来,我也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一层人文理解,不用总局限于方程、模型、数据这样的技术细节。哪怕不是为了写文章,“跨界附加值”也能增加不少生活趣味。看电影时分析历史文化背景,电影结束后和朋友讨论,算得上相当不错的“炫技”。
创业的两年
其实这两年来最倾注心力的,是自己做的一个创业小项目。这个项目是给餐饮业做App。先是断断续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发和测试,然后在交博士论文后的半年里进行商业尝试。项目并不成功,商业化之后不温不火。但这次创业给我好好上了一课,积累了很多残酷但很现实的经验。这两年来“创业”很高大,印象中也多是像史蒂夫·乔布斯或埃隆·马斯克那样,在短时间内做出开天辟地的创新事业。但即使如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我猜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哪里筹措资金、公司是否要请人、产品规划是否有问题。创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考验的是“见山开山,过河搭桥”的解决问题能力。我曾经为如何获得顾客头痛了很久,最后还是放下矜持,一家家的敲门,才找到第一个顾客。半夜出门解决系统的问题,也是常有的事。创业者走的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要有在泥里打滚的准备。
我莽莽撞撞开始创业,缺乏应有的谨慎。创业须谨慎。在创业初期,业务不明朗,没有收入不说,有时还要往里面垫钱。凭着一腔热情能支撑过最初的几个月,但很难走得更远。就算后来项目成型,有了收入,有了团队,还是很有很多困难,随时可以终结整个项目。比如说某段时间赤字太多,就算项目有希望,公司也有可能因为现金流中断而结算。这个时候清退员工,光是道义上的负疚都够人难受很久。最可怕的还不是彻底失败,而是不温不火的僵持,直到很长之后放弃这个鸡肋,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投身创业很容易,但结束却很不轻松。我是在产品原型做出来,并且有资金支持、有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开始全职创业的,但还是要面对诸多困难。
如果说创业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团队的质量。在开发产品的阶段,我有一个小而精干的团队,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能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主动性。但在最近半年商业化的过程中,我贸然引入了不熟悉的合伙人来负责销售和财务。由于背景和理念的不同,我们之间的问题把整个团队都卷入漩涡。如果下次找合伙人,我会更加偏向有相当程度了解的人,而不会因为对方能提供的资源而轻易同意入伙。即使不得不引入不熟悉的合伙人,双方也必须有清楚的约定,以便在合作出现矛盾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创业者总是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似乎凭着理想主义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但说到底,创业也只是一份职业。职场没有新鲜事,那些职场通用法则同样适用于创业项目。在热情中保持冷静,在创业中坚持职业化的素养,才能把事情做好。规划时要有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开发时要有成本预估和性能测试,推广和销售时要有详细的服务条款和明确的合同。对于技术出身的人来说,既然入了创业的门,就要放下技术人的高傲,拥抱创业所需的一切必要知识。创业考验的是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反而在其次。学一些企业管理和市场销售的基础,学会和人打交道,才不容易在创业中吃亏。
编程的三年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的主要任务是编程。我从三年前开始写编程博客,有一系列的编程教程,如Python,Java,Linux系统,网络协议,算法,数据分析等等。后来之所以去做创业项目,就是为了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编程技巧。撇开自身的兴趣爱好不谈,当时会学很多编程技术,也是因为对科研兴趣减弱,想要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为以后的职业道路做准备。相对而言,这些年的互联网热、大数据热,也让程序员成了比较吃香的职业。程序员又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行业,不会太强求过去的教育背景。写技术博客,则是希望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整记录下来,给想走这条路的人做参考。编程并不难学。现在的编程工具很发达,网上的学习资料又多,在找准方向的前提下,初学者几天内就能做出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网站,甚至一个手机App。而我中学时由于网络不发达,连找一个编译器都很困难。但能编写程序并不等于能学好编程。真正懂编程的人,会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不同形式的编程语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多种编程工具、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熟知算法和设计模式。其实在编程的过程中,用工具把产品做出来只是第一步,后面的改造和优化才是大头。提高性能、改正bug、扩展功能、甚至在工具本身出问题时改造工具,这些任务都需要上面提到的知识储备。所以,编程不难学,但学好编程往往是多年积累的成果。
广泛的知识储备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有一日千里的心情,两天看完一本书,三天学完一门编程语言…… 但其实掌握得并不扎实。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把浮在表面的阅读内化为自身的武器。如果一开始就有产品规划,有目的的学编程,往往能学得很快。就算一开始没有做产品的想法,纯粹为学习而学习,也需要做一些练习项目练手。只有在具体编程时,人才能分辨出是否真的学会了。练习项目会花不少的时间。毕竟,读一篇最短路径的介绍文章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实现一下最短路径的算法却需要半天。至于做大型网站、做复杂App,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无底洞。但整个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将是从事编程不可或缺的财富。这个步骤实在是没办法简化省略,只能放平心态,任由代码来蹂躏自己。
但有些人身上天生就有编程的潜质,有些已经从业的程序员却根本不合格。在我看来,编程最重要的是乐意用代码解决问题的态度。有一次,我让一名实习生实现一个功能。我知道这个功能可以调用代码库实现,所以预期他上网搜索一下实现。过了一会儿他把代码交给我时,根本没用代码库,而是自行的用原生代码实现。他的经验不足,对相关代码库了解不多,却不等不靠,直接用代码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乐意用代码解决问题的体现。而一些程序员过度依赖高级工具和搜索引擎,不愿用自己的编程能力挑战问题。这样的做法看起来聪明方便,却会越来越迟钝。编程的核心问题不会有高级工具和现成答案,东拼西凑也难有大的成就。
读博的五年
抛开杂七杂八的经历,我这五年的底色是科研。我本科在一所科研氛围浓重的大学。这所大学也感染了我,让我动了读博搞科研的念头。但五年博士读下来,论文水过,没能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想想也是惭愧。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科学本身的喜爱,也不会改变我对科研工作人员的感佩。我这里要说的,只是我的科研经历,以及我对科研现状的一些感概。我开始读博时,所在的研究所刚刚建立。气象方向只有我导师一个教授在做,所以缺乏可以相互讨论的对象。这是一个硬伤。在相对成熟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和周边人积极讨论,从别人的工作中汲取灵感。博士学习很强调独立性,但是建立在环境完善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有人选择读博的学校,我会建议他到专业强、研究人员比较充裕的地方。第一个课题是导师直接塞给我的,但所有的砖都要自己烧。期间徒手改底层代码、自己开发并行运算的脚本、管理一千多核的超级计算机的运行,算得上可歌可泣。可在其他科研小组,这些任务都是有现成解决方案的。前期准备做了两年多,课题本身却没有什么进展。
这个时间点上很泄气。和导师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我认为导师画了一张太大的饼,却连扳手都没准备,所以想换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而导师在研究所里立了这个项目,拿了经费,找不到可以替代我的人,所以希望我坚持。争到最后,我做好了退学的准备,向导师摊牌。他这才同意我换项目。我换了一个比较小的课题,和其他领域的教授合作,把新技术应用于气象观测。我知道,导师对我后来课题的评价不高,但我已经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凭着新技术的优势,也凭着一口气,我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博士工作。或许最终的博士论文听起来不像导师的大饼那样诱人,但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课题,才算得上独立探索的科研人员吧。
博士生的议价能力其实很低,甚至比不上一般的职场职员。职员工作不开心,可以拍拍屁股辞职,但博士生为了学位要忍气吞声。一些不厚道的导师,能熟练的把这样的情势变成逼迫学生的手段。现在的科研已经成了一种产业,不再有伽利略牛顿时代的浪漫。大众谈起科研和读博,还带有浪漫时代的印象:宽松的环境、自由的学习、无拘无束的探索。但现实的情况是,博士已经成了半工半读的科研岗位,导师则是手握资金、项目、学历的老板。即使顺利毕业,科研也是僧多粥少。固定教职少,大部分博士毕业生不得不在临时性岗位上颠簸流离。博士的浪漫化色彩,早就该破除了。
无论如何,我在读博的五年时间里尝试了很多东西,不遗余力的野蛮生长,应该知足。经历过错综复杂的事情,认识了许多的人,有收获,也有痛苦的回忆。我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更感谢陪伴我的。至于其他人,我也感谢他们带来的磨砺。所有的经历都告诉我,生活中总是好坏参半,自己能做的,不过是尽量泰然处之。但能保持泰然处之的心态,已经足够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