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基础

设计模式基础

最近业余时间在看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对设计模式的一些知识,整理汇总一下!

通俗的讲,就是根据面向对象语言的思想,对代码进行优化,并总结出而行成的一种模板规范!(主要是为代码解

本文参考了:

http://blog.csdn.net/banketree/article/details/24985607

http://blog.csdn.net/zhangerqing/article/details/8194653

 

参考的书籍有 《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

类与类之间主要有6种关系,他们分别是: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继承、实现。它们的耦合度依次增强。

依赖关系:
对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对象,当一个对象负责构造另一个对象的实例,或者依赖另一个对象的服务时,这两个对象之间主要体现为依赖关系。
关联关系:
分为单向关联和双向关联

单向关联表现为:类A当中使用了类B,其中类B是作为类A的成员变量。

双向关联表现为:类A当中使用了类B作为成员变量;同时类B中也使用了类A作为成员变量。
聚合关系:
是关联关系的一种,耦合度强于关联,他们的代码表现是相同的,仅仅是在语义上有所区别:关联关系的对象间是相互独立的,而聚合关系的对象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他们之间是整体-个体的相互关系。
组合关系:
是一种耦合度更强的关联关系。存在组合关系的类表示整体-部分的关联关系,负责部分的生命周期,他们之间是共生共死的;并且部分单独存在时没有任何意义。
继承:
表示类与类(或者接口与接口)之间的父子关系。
实现:
表示一个类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的方法。

 

其设计的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

每个类只负责单一的功能;

由来:

如一个类里实现了二种不同的功能,A和B;如其中A与B任一个功能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对方的功能!

方案:

单一职责原则,为A和B分别建单独的类,这样在修改需求时,都不会影响对方的!

2)里氏替换原则
其子类对象可以代替父类对象,但其父类对象不能代替子类对象.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修改父类原有的功能。
由来:
CL类实现了A功能,后将A功能进行扩展成了B功能,B功能中除了含有A功能,还含有别一功能C
功能B,由子类来完成,如在子类中做功能修改,有可能导致原有功能修改
方案:
里氏替换原则,子类继承了父类(CL),在完成新增功能外,尽量不要修改父类中的方法功能!

 

3)依赖倒置原则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由来: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方案: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类C各自实现接口I,类A通过接口I间接与类B或者类C发生联系,则会大大降低修改类A的几率。

java中,抽象指的是接口或者抽象类,细节就是具体的实现类,使用接口或者抽象类的目的是制定好规范和契约,而不去涉及任何具体的操作,把展现细节的任务交给他们的实现类去完成。

         依赖倒置原则的核心思想是面向接口编程

3)接口隔离原则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由来: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4)迪米特法则
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5)开闭原则
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由来: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

解决方案: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以上是对类与类,类与接口的六大关系的通俗阐述及设计的原则。

下面介绍一下UML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反映到具体代码中是什么样子的。

    假设有两个类AB,接口C,将六大关系阐述如下(个人理解,定有不严谨之处)

    A依赖于B: A类的某个成员方法调用的参数中包含B类的实例。

    A继承于B: 最基本的面向对象关系之一

    A实现接口C最基本的面向对象关系之一

    A关联BA类的某个成员变量的类型为B

    AB是组合关系: A在逻辑上由B组成,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的组成部分,B可以是A组成部分之一,A中可能有1个或者一组B类型的成员变量。当然AB既然是组合关系,那么也是属于关联的范畴的。

   AB是聚合关系: A在逻辑上有多个B组成,这里是除了B没有其他的部件是A的部件。A的成员变量中包含B类型的聚合。

 

如下用图表示!记住每种关系的UML符号:

 

 

 

 

 

 

 

 

 

有关设计模式基础,先汇总到些!





posted @ 2016-03-22 00:12  一起学习—编程  阅读(4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