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观念改革》(第二篇)

《软件观念改革》(第二篇)

                      ——设计行为与形式

上周读了《软件观念改革之交互设计精髓》其中的第一篇,讲到了目标设计导向方法,认识和理解用户,并将用户建模的人物和角色目标转化成设计,以及交互设计其中的原则。

本周继续阅读了该书的第二篇——设计行为与形式,概括来讲,第二篇分为三个部分,先从 “去除障碍,达到目标” 的角度出发,讲到了软件设计该有的姿态,重新理解部分交互,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讲到了智能的软件应当如何提供高效能和愉悦感;最后简单提到了软件视觉应用的原则。这周我主要想提一提我对 “去除障碍,达到目标” 的思考。

首先就是软件姿态,每个领域的人都有特定的姿态,软件也应该有特定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体现为程序的表达方式,而主要源自于特定的目标导向,这种表达方式强烈地关系到软件与用户的交流,影响着产品的可用性。具体地讲,程序的外观和行为应该反映它们的使用,从姿态讲,软件的外观不应该只是审美的选择,而更应该是行为的选择,程序的姿态是行为的基础。

更加具体地,以桌面为例,桌面设计大致可分为四种姿态:独占暂时精灵辅助。全屏的,长时间占据用户精力的就是独占姿态;而用附加控件实现某个单一功能,用户会打开又关闭,就是暂时姿态;不与用户交流的就是精灵姿态;而混用和独占结合的就是辅助姿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每种姿态的用户类型,和用户的关系,每种姿态都有特定的属性和元素,然后根据行为特征来考虑设计的原则和细节,

另外,好的软件会驱动用户自发产生更高的生产率,让软件的交互和用户的意识变得和谐。我想起了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人们了解锤子的方式是拿起来用,而不是看”。交互很重要,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期望或习惯和工具对话,比如司机并不会车子弹出对话框来,他会用合适的设备,感知外界环境的反馈从而控制它们。软件也是一样,我们应该讲适合的工具放在更合适更顺手的位置,极简但是有重点。其中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无模态反馈”。就是不需要弹出对话框来交互,但是用户却能实时的知道该用的工具所在的地方。然后提及了一系列的交互公理,有些作为用户我自己就能感同身受,从而定义交互的时候能够考虑到,有些则要欠考虑,需要从作者那里汲取经验并运用到今后的实战中。

“消除障碍” 里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消除附加工作,附加工作的问题就在于它们消耗了我们的精力但是并不是直接的实现目标。对于特定的产品,比如对于我们的校园二手交易以及信息共享平台,我们需要定义那些操作是或者将会是附加操作,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然后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消除这些附加工作,其中有很多点都值得注意,比如在有输出的地方是否应该有输入,错误、通知和确认信息如何表达,有哪些设置用户会只想改动一次或多次,需要用户强迫记住的操作有哪些,如何引导用户不作出非安全操作同时又避免不必要的保护措施等等。

接着更为学术的带我们认识了如何理解导航和调整,如何理解撤销,重新思考文件和保存操作。其中,光看是不够的,我们到时候实战的时候一定要再来结合实例和书面知识,学以致用,打造更优雅和高效的交互。

posted @ 2018-03-30 21:59  ustczwq  阅读(14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