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读书笔记

区块链的模型架构

区块链基础架构分6层,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每层分别完成一个核心功能,各层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数据层:主要描述区块链技术的物理形式。系统设计人员首先建立一个起始节点——创世区块,之后在同样规则下创建的规则相同的区块通过一个链式结构依次相连组成一条主链条。随着运行时间越来越长,新的区块通过验证后不断被添加到主链上,主链也不断增长。时间戳技术保证每个区块顺序相连,哈希函数保证交易信息不被篡改。

网络层:实现区块链网络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区块链网络本质上是P2P网络,每个节点既接收信息,也产生信息,节点间通过维护一个共同的区块链来保护通信。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创造新的区块,在新区块被创造后会以广播的形式通知其他节点,其他节点会对这个区块进行验证,当全区块链网络中超过51%的用户验证通过后,这个新区块就可以被添加到主链上。

共识层:共识层能让高度分散的节点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高效地针对区块数据的有效性达成共识。区块链中比价常用的共识机制主要有: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和股份授权证明三种。

激励层: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节点参与区块链的安全验证工作。以比特币为例,奖励机制有两种。在比特币总量达到2100万枚之前,奖励机制有:新区块产生后系统奖励的比特币,每笔交易扣除的比特币(即手续费)。当比特币总量达到2100万枚时,新产生区块将不再生成比特币,此时奖励机制主要是每笔交易扣除的手续费。

合约层:主要指各种脚本代码、算法机制及智能合约等。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是一种可编程火币,合约层封装的脚本中规定了比特币的交易方式和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细节。

应用层:封装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比如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平台OKLink,以及各种其他五花八门的应用。

区块链的基本类型

公有链: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确认,任何人都能参与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共识过程决定哪个区块可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同时明确当前状态。它有几个特点:

  1. 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影响
  2. 访问门槛低
  3. 所有数据默认公开

私有链: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尽在一个组织手里的区块链,目的是对读取权限或者对外开放权限进行限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交易速度非常快:私有链中少量节点具有很高信任度,并不需要每个节点都来验证一个交易,因而交易速度比公有链快很多。
  2. 为隐私提供更好保障。私有链的数据并不对拥有网络链接的所有人公开。
  3. 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甚至为零:如果一个实体机构控制和处理所有的交易,它就不再需要为工作收取费用。
  4. 有助于保护其基本的产品不被破坏。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使用私有链可以保证其既有利益,已致原有的生态不被破坏。

联盟链:共识过程受到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比如,对由15个金融机构组成的共同体而言,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节点,为了使每个区块生效需要获得其中半数以上也就是8家机构的确认。区块链可能会允许每个人读取,也可能会受限于参与者走混合路线。联盟链可视为“部分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R3 CEV就可以认为是联盟链的一种形态。

其他分类说法:许可链指每个节点都需要许可才能加入的区块链系统,私有链和联盟链都属于许可链。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发展,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不再简单地划分为私有链和公有链,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于是复杂链和混合链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区块链的发展脉络

根据区块链科学研究创始人梅兰妮·斯万(Melanie Swan)的观点,区块链技术发展分为三个节点或领域:区块链1.0 / 2.0 / 3.0

区块链 1.0: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可编程货币。它更多是指数字货币领域的创新,如货币转移、兑付和支付系统等。

区块链2.0: 基于区块链的可编程金融。它更多涉及一些合约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商业合同以及交易方面的创新,比如股票、证券、期货、贷款、清算结算、所谓的智能合约等。

区块链3.0: 区块链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更多对应人类组织形式的变革,包括健康、科学、文化和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投票等。

posted @ 2018-05-16 17:07  USTC火苗  阅读(35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