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初某日,接到内部通知,作为内部讲师需要准备一节课,内容大致为讲讲淘宝的BUG的状态。于是把BUG的各种状态以及定义从过程文件中摘出来便形成了一个课件。其中组织者要求给出课程时间,估了一下课件展示了一遍,给学员读了一遍,大概30分钟的课程。实际课程加上点名等,30分钟正好。讲完课,自我感觉良好,个人认为已非常清楚准确地灌输了BUG状态及定义,觉得讲课一点也不如想像中紧张,期间学员也没有提问,应该都听懂了吧。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二个月吧,某日接到通知要求编写课后考试题,用于检查学员学习质量。在出题过程中,不由得在想,为什么要考这个,考这个是为了什么。题出完,也意识到课件内容有不妥,为什么要给学员讲这点?这点对于工作有什么影响?等等,后修改课件。讲完课,发现拖堂了用时45分钟,并且内容更丰富更实际,因此课堂上学员们目不转晴盯着课件,似乎很受吸引,期间有一二位学员提问。
08年以来,越讲越感觉没那么良好了,因为你并不知道学员是否真的在听,是否真的认同,是否真的受用?于是,每一次培训都想要非常吸引学员,把PPT做得非常花哨;想得到学员的认同,于是非常认真地去解释每一个提问;想让学员真的能学以致用,不断地描述各种实际遇到的场景。导致每节课前,花费大量心思在准备课件,每节课上,讲得口干又紧张得冒汗。讲完课后,从学员反馈上却看并没有实际效果,似乎这门课讲的水平已经被定格了。
09年初,重新理清了思路,课前采样了一二位新学员,收集对课程的期望,再采样一二位刚上过课的老学员,收集上一次听课的感受。然后修改课程设计。再去找其他讲师,试讲一遍新的课程内容,再听取意见再作修改。现在,课堂上学员提问会很多,培训结束后,会有一些学员还会来咨询问题。上课前,还是会很紧张,但讲课时会觉得收放自如。
作为内部培训师角色算是浅尝小试,总结下来,似乎在身在测试岗位也经历着这样的成长过程: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知道——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样的循环无论在人生哪个驿站,只要静下来思索,似乎也总是这样的轮回,但不同的是应该是每次循环的到达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