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系列:再谈事务隔离

1目录

  • 再谈 mvcc
  • 举例整合事务隔离级别
  • 事务可重复读实现
  • 读提交、可重复读区别
  • MySQL8.0 官文事务

2继续

之前MySQL系列:事务隔离,如果是可重复读级别,事务 T启动时会创建一个试图read-view,之后事务 T 执行期间,即使有其他事务修改了数据,事务 T 看到的仍是和启动时看到的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可重复读级别执行事务,好像与世无争。

但,上一篇:MySQL系列:行锁、死锁 的时候有说到一个事务要更新一行,如果刚好有另外一个事务拥有这行行锁,它会被锁住且进入等待状态。

来个栗子:

mysql> CREATE TABLE `aaaqi` (
  `id` int(11NOT NULL,
  `k` int(11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aaaqi(id, k) values(1,1),(2,2);

// 都是默认 autocommit=1。
图 1:事务 A、B、C 的执行流程
图 1:事务 A、B、C 的执行流程

begin/start transaction 命令并不是一个事务的起点,在执行到他们之后的第一个 innodb表的操作语句,事务才真正启动。

如果想要马上启动一个事务,可以使用 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 这个命令。

第一种方式:一致性视图是在执行第一个快照语句时创建的;

第二种方式:一致性视图是在执行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时创建的。

上面栗子中事务 C 没有显示的使用begin/commit,表示这个 update 语句本身就是一个事务,语句完成的时候会自动提交。

事务 B 在更新了行之后查询;事务 A 在一个只读事务中查询,并且时间顺序上事务 B的查询之后。所以事务 B 查到的 k 的值是 3,而事务 A 查到的 k 值是 1,本文后面小节会详细分析结果。

在 MySQL 里,有两个“视图”的概念:

  • 一个是 view。它是一个用查询语句定义的虚拟表,在调用的时候执行查询语句并生成结果。创建视图的语法是create view ...,而它的查询方法与表一样。
  • 另一个是 InnoDB 在实现 MVCC 时用到的一致性读视图,即consistent read view,用于支持 RC(read commited,读提交)和RR(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实现。

MySQL系列:事务隔离中有说过MVCC的实现逻辑,这里会换一个方式来说明。

3再谈 mvcc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事务在启动的时候就“拍了个快照”。这里这个快照是基于整个数据库的。

InnoDB 里面每个事务有一个唯一的事务 id,叫做transaction id。它是在事务开始时向 InnoDB 的事务系统申请的,按申请顺序严格递增。

而每行数据也都是有多个版本的。每次事务更新数据时,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数据版本,并且把transaction id赋值给这个数据版本的事务 id,记为row trx_id。同时,旧数据版本要保留,并在新数据版本中,能够有信息可以直接拿到它。

也就是说,数据表中的一行记录,其实是可能有多个版本(row),每个版本有自己的 row trx_id。

下图所示,是一个记录被多个事务连续更新后的状态。

图 A:行状态变更
图 A:行状态变更

图中虚线框里是同一行数据的 4 个版本,当前最新版本是 V4,k 的值是 22,它是被transaction id 为 25 的事务更新的,因此row trx_id也是 25。

语句的更新会生成undo log(回滚日志) ,实际上图中的3 个虚线箭头(U1、U2、U3那)就是undo log;而 v1、v2、v3 并不是物理上真实存在的,而是每次需要的时候根据当前版本和 undo log 计算出来的。比如,需要 v2 时,通过 v4 依次执行 U3、U2 算出来。

按照可重复读的定义,一个事务启动的时候,能够看到所有已经提交的事务结果。但是之后,这个事务执行期间,其它事务的更新怼它不可见。

简单点说,以我启动的时刻为准,如果一个数据版本是在我启动之前生成的,就认;如果是我启动之后才生成的,就不认,但必须找到它的上一个版本。

如果上一个版本也不可见,那就得继续往前找。还有,如果这个事务自己更新的数据,它自己还是要认的

在实现上,innodb 为每个事务构造了一个数组,用来保存这个事务启动的瞬间,当前正在“活跃”的所有事务 id。“活跃”指,启动了但还没有提交。

数组里面事务 id 的最小值记为低水位,当前系统里面已经创建过的事务 id 的最大值加 1 记为高水位

这个视图数组和高水位,就组成了当前事务的一致性视图(read-view)。

而数据版本的可见性规则,就是基于数据的 row trx_id 和这个一致性视图的对比结果得到的。

这个视图数组把所有的 row trx_id 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数据版本可见性规则
数据版本可见性规则

这样,对于当前事务的启动瞬间来说,一个数据版本的 row trx_id,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如果落在绿色部分(不是绿箭头),说明这个版本是已提交的事务或者是当前事务自己生成的,这个数据是可见的。
  2. 如果落在紫色部分,说明这个版本是由将来启动的事务生成的,是肯定不可见的。
  3. 如果落在橙色部分,那就有两种情况:
    • row trx_id 在数组中,说明这个版本是由还没提交的事务生成的,不可见。
    • row trx_id 不在数组中,说明这个版本是已经提交了的事务生成的,可见。

上面图 A,如果有一个事务,它的低水位是 18,那么当它访问这一行数据时,就会从 v4 通过 u3 计算出 v3,所以在它看来,这一行的值是 11。

InnoDB 利用了“所有数据都有多个版本”的这个特性,实现了“秒级创建快照”的能力。

接下来,分析上面图 1 三个事务的结果。

假设:

  1. 事务 a 开始前,系统里面只有一个活跃事务 id 是 99;
  2. 事务 a、b、c 的版本号分别是 100、101、102,且当前系统只有这个四个事务;
  3. 三个事务开始前,(1,1)这行数据的 row trx_id 是 90。

这样,事务 a 的视图数组就是[99,100],事务 b 的视图数组就是[99,100,101],事务 c 的视图数组是[99,100,101,102]。

图 B:事务 A 查询数据逻辑图
图 B:事务 A 查询数据逻辑图

图中可以看到,第一个有效更新是事务 C,把数据从(1,1)改成了(1,2),这个时候,这个数据的最新版本的row trx_id 是 102,而 90 这个版本就成了历史版本。

第二个有效更新的事务 B,把数据从(1,2)更新为(1,3)。这时,这个数据的最新版本 row trx_id是 101,而 102 又成为了历史版本。

在事务 A 查询的时候,其实事务 B 还没有提交,但是它生成的(1,3)这个版本已经变成当前版本了,但这个版本对事物 A 必须是不可见的,否则就变成脏读了。

现在事务 A 要来读数据了,它的视图数组是[99.100]。当然,读数据都是从当前版本读起的,所以,事务 A 的查询语句读数据流程如下:

  • 找到(1,3)的时候,判断出row trx_id=101,比高水位大,处于紫色区域,不可见;
  • 继续,找到上一个历史版本,row trx_id=102,比高水位大,处于紫色区域,不可见;
  • 再继续往前找,找到了(1,1),它的row trx_id=90,比低水位小,处于绿色区域,可见。

这样执行下来,虽然期间这行数据被修改过,但是事务 A 无论在什么时候查询,看到这行的数据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也就是一致性读

一个数据版本,对于一个事务视图来说,除了自己更新总是可见以外,有三种情况:

  1. 版本未提交,不可见;
  2. 版本已提交,但是是在视图创建后提交的,不可见;
  3. 版本已提交,而且是在视图创建前提交的,可见。

现在用这个规则来判断图 B 中的查询结果,事务 A 的查询语句的视图数组是在事务 A 启动的时候生成的,这时候:

  • (1,3) 还没提交,属于情况 1,不可见;
  • (1,2) 虽然提交了,但是是在视图数组创建之后提交的,属于情况 2,不可见;
  • (1,1) 是在视图数组创建之前提交的,可见。

4更新逻辑

上面事务 B 的 update 语句,如果按照一致性读,好像有问题。

图 5:事务 B 更新逻辑
图 5:事务 B 更新逻辑

如果事务 B 在更新之前查询一次数据,那么这个查询返回的 k 值确实是 1。

但是,当它要去更新数据的时候,就不能在历史版本上更新了,否则事务 C 的更新就会丢失,因此,事务 B 此时的 set k=k+1是在(1,2)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

更新数据都是先读后写,而这个读,只能读当前的值,也就是“当前读”。

所以,在更新的时候,当前读拿到的数据是(1,2),更新后生成了新版本的数据(1,3),这个新版本row trx_id 是 101。

在执行事务 B 查询语句的时候,一看自己的版本号是 101,最新数据的版本号也是 101,是自己的更新,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查询得到的 k 值是 3。-- 这里前面有说过,自己的修改是要认的。再加上修改是当前读(读到2)的修改,所以修改后的值就是3。

其实,除了 update 语句外,select 语句如果加锁,也是当前读

所以,如果事务 A 的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aaaqi where id=1修改一下,加上lock in share modefor update,也都可以读到版本号 101 的数据,返回的 k 值是 3。下面两个select 语句,就是分别加了读锁(S 锁,共享锁)和写锁(X 锁,排他锁)。


mysql> select k from t where id=1 lock in share mode;
mysql> select k from t where id=1 for update;

假设事务 C 不是马上提交的,而是变成了下面的事务 C,会发生什么?

图C:事务 A、B、C 执行的流程
图C:事务 A、B、C 执行的流程

事务 C 不同的是,更新后没有马上提交,在它提交之前,事务 B 的更新语句先发起了。前面有提到,虽然事务 C 还没有提交,但是(1,2)这个版本已经生成了,并且是当前的最新版本。

那么之前两阶段锁协议就要上场了,事务 C 没提交,也就是说(1,2)这个版本上的写锁还没有释放。而事务 B 是当前读,必须要读最新版本,而且必须加锁,因此就被锁住了,必须等到事务 C 释放这个锁,才能继续它的当前读。

事务 B 更新逻辑图(配合事务 C')
事务 B 更新逻辑图(配合事务 C')

到这里,一致性读、当前读、行锁就都串起来了。

5事务的可重复读实现

**可重复读的核心是一致性读;而事务更新数据的时候,只能用当前读。如果当前的记录的行锁被其它事务占用的话,就需要进入锁等待。 **

读提交的逻辑和可重复读的逻辑差不多,主要区别如下:

  •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只需要在事务开始的时候创建一致性视图,之后事务里的其它查询都共用这个一致性视图;
  • 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每个语句执行前都会重新算出一个新的视图。

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事务 A 和事务 B 的查询语句查到的 k,分别是多少?

“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的意思是从这个语句开始,创建一个持续整个事务的一致性快照。所以,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这个用法就没意义了,等效于普通的 start transaction

下面是读提交时的状态图,可以看到这两个查询语句的创建视图数组的时机发生了变化,就是图中的read view框。这里用事务 C 的逻辑直接提交。

读提交隔离级别下的事务状态图
读提交隔离级别下的事务状态图

上图,事务 A 的查询语句的视图组是在执行这个语句的时候创建的,时序上(1,2)、(1,3)的生成时间都在创建这个视图数组的时刻之前。但是在这个时刻:

  • (1,3)还没提交,属于情况 1,不可见;
  • (1,2) 提交了,属于情况 3,可见;

所以,这时事务 A 查询语句返回的是 k=2,事务 B 查询的结果 k=3。

MySQL8.0 事务
MySQL8.0 事务

MySQL8.0 事务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sql-transactional-statements.html

posted @ 2021-10-05 09:38  爱生活的阿琦  阅读(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