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PU 型号

Pentium 4(P4)

第一款P4处理器是Intel在2000年11月21日发布的P4 1.5GHz处理器,从那以后到现在近四年的时间里,P4处理器随着规格的不断变化已经发展成了具有近10种不同规格的处理器家族。在这里面,“P4 XXGHz”是最简单的P4处理器型号。

这其中,早期的P4处理器采用了Willamette核心和Socket 423封装,具256KB二级缓存以及400MHz前端总线。之后由于接口类型的改变,又出现了采用illamette核心和Socket478封装的 P4产品。而目前我们所说的“P4”一般是指采用了Northwood核心、具有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基于Socket 478封装的P4处理器。虽然规格上不一样,不过这些处理器的名称都采用了“P4 XXGHz”的命名方式,比如P4 1.5GHz、P4 1.8GHz、P4 2.4GHz。

Pentium 4 A(P4 A)

有了P4作为型号基准,那么P4 A就不难理解了。在基于Willamette核心的P4处理器推出后不久,Intel为了提升处理器性能,发布了采用Northwood核心、具有 4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的新一代P4。由于这两种处理器在部分频率上发生了重叠,为了便于消费者辨识,Intel就在出现重叠的、基于Northwood核心的
P4处理器后面增加一个大写字母“A”以示区别,于是就诞生了P4 1.8A GHz、P4 2.0A GHz这样的处理器产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些新P4当中未与早期P4发生频率重叠的产品依旧沿用“P4”的名称,比如P4 2.4GHz。

Pentium 4 B(P4 B)

在Northwood核心全面推广以后,Intel决定再次对P4处理器进行改进,推出了基于Northwood核心、采用533MHz前端总线、具有512KB二级缓存的P4处理器。尽管这些处理器在核心架构与二级缓存容量上都与P4 A相同,但由于前端总线被提升到了533MHz,性能也得到了提升。为了与主频相同的P4 A处理器区分开来,Intel又在处理器名称后面增加了字母“B”,未出现频率重叠的P4则不需要添加字母后缀。这类处理器的代表产品有P4 2.4B GHz等。

Pentium 4 C(P4 C)

2003年二季度,Intel对Northwood核心的P4处理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不仅处理器的前端总线从原来的533MHz一举提升到了800MHz,而且改进后的P4处理器还能够支持超线程技术(由于处理器仍然沿用了Northwood内核,因此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仍然是 512KB)。此次升级彻底奠定了P4处理器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产品型号也相应地改为P4 C。其中P4 2.4C GHz与P4 2.8C GHz是该系列最具代表意义的两款处理器,也是2003年5月至2004年上半年Intel在中高端市场的主打产品。

Pentium 4 E(P4 E)

进入2004年,Intel发布了全新的Prescott核心,并以此推广下一代基于LGA 775封装的P4处理器。不过考虑到对现有平台的兼容,Intel推出了采用Socket
478接口、基于Prescott核心的P4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具有16KB的一级数据缓存以及高达1MB的二级缓存,支持增强型超线程技术。由于Prescott P4在频率上同样与原有的P4 B、P4 C发生了重叠,所以Intel将Prescott P4命名为P4 E以示区别。目前市场上P4 3.0E与P4 2.8E的性价比非常出色,深受中高端消费者的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Prescott核心的P4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产品,它们前端总线仅为533MHz且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主要目的是接替原来由P4 A、P4 B系列所把持的市场分额。或许是出于市场划分的考虑,Intel将此类“缩水”的Prescott P4处理器归类到了P4 A系列中,比如P4 2.4A GHz、P42.8A GHz,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注意区别。

Pentium 4 5XX(P4 5系列)

针对新发布的若干款处理器,Intel于今年4月制订了新的处理器命名规范,引入了“处理器号”的概念。该规范中规定,基于Prescott核心、具有800MHz前端总线、1MB二级缓存、支持超线程技术并采用LGA 775封装的P4处理器对应的处理器号为5系列(即P4 5XX)。以P4 520为例,它具有2.8GHz的主频,与P4 2.8E规格基本相当,唯一的区别就在于P4 520采用了LGA 775封装,而则P4 2.8E采用了Socket 478封装。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P4 XE,P4至尊版)

P4 XE也被部分玩家称为P4 EE,是Intel面向骨灰级玩家推出的一款极高端的桌面处理器产品。早期P4 XE采用了Northwood内核,具有800MHz前端总线以及512KB二级缓存容禀支持朝鲜成技术。为了提高处理器的性能,Intel不惜血本地为 P4 XE增加了容量高达2MB的三级缓存,这在Intel的桌面级处理器中是史无前例的。从以上规格我们不难发现,早期P4 XE实际上就是追加了三级缓存的P4 C处理器。

随着P4核心与封装形式的升级,Intel在今年4月发布了采用LGA 775封装的P4 3.4XE GHz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全新的Prescott内核,同样配备了2MB三级缓存,可以看作是P4 5XX系列的加强版。由于历代P4 XE处理器制造成本极高,售价也相当昂贵,但性能提升却与价格不成正比,看来只有特别发烧的玩家才能体会到“物有所值”的乐趣。
Pentium 4 F(P4 F)

P4 F是Intel首次面向桌面市场发布的64位处理器产品。它基于Prescott核心,采用0.09微米制程,具有800MHz前端总线以及容量高达 1MB的二级缓存。与P4 5XX系列不同,P4 F处理器内建了Intel EMT64计算技术,同时兼容64位和32位计算。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几款P4 F处理器均采用了LGA775封装,至于今后是否会推出Socket 478封装的产品目前还不得而知。从性能和价格来看,P4 F同样是面向硬件发烧友的高端产品。

Banias是专为笔记本电脑量身定制的,目标是确保笔记本电脑能与台式PC拥有同样性能,同时耗电量更低,其市场定位主要是迷你笔记本和微型电脑。 Banias在2000年秋季Intel公布2002年产品计划时被第一次提到,随后在历次IDF会议上,Banias一直都是Intel宣传的关键词之一。主角未登场,铺垫锣鼓先敲足,这正是Intel的高明之处。虽然现在Banias的技术细节还未完全公布,但从Intel最近透露的部分技术概要来看,基本上也可描绘出其轮廓,并推测出Intel对它的市场构想。 一、Banias的核心架构 Banias处理器拥有7700万个晶体管,采用Micro FCBGA 479封装,产品厚度2.5毫米,前端总线同样采用Pentium4-M的400MHz,数据传输带宽为3.2GB/s。其核心集成1MB全速三级缓存,并加大了L1 TLB Entries数目,以有效提高一级缓存的读取命中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性能。 Banias处理器内建了被称为“MicroOps Fusion”的节能电路,标准版Banias的TDP(Thermal Design Power,热量设计电力)约为24.5W,仅稍高于PⅢ1.2~1.33GHz的22W,平均功耗1.2W,超低电压版则小于0.5W。由于Banias采用全新的核心架构,并增加了二级缓存容量,所以它的单MHz性能要在目前的Northwood核心之上,据说1.6GHz Banias处理器的实际性能就已相当于2GHz的P4-M。 与Banias配套的芯片组有独立型的Odem及整合了图形核心的Montara GM和Montara-GML芯片组。Odem的北桥MCH采用593针Micro FCBGA封装,有点像铜矿PⅢ;南桥为ICH4-M,采用421针Micro BGA封装,,规格和i845E/G/GL上的ICH4(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差不多。Odem芯片组支持400MHz FSB,最大支持到1GB的DDR200/266内存,并支持AGP 2×/4×、6个PCI、ATA/100和USB 2.0等功能。 Montara GM是一款集成芯片组,采用与Banias处理器一样的封装,功能和Odem基本相同,但加入了集成的GFX图形内核,采用动态显存技术,支持UXGA模式(1600×1200),同时能通过集成的数模转换芯片支持2048×1536(QXGA)的CRT输出,而且UXGA和QXGA信号可同时输出。Montara-GM市场定位是高性能和移动领域,将会用来替换目前的845MP芯片组。与前者一样,Montara-GML也集成了图形内核,并搭配ICH4-M南桥,但去掉了对外接AGP 4×显卡的支持。 二、Banias的技术热点 从最近Intel演示的Banias系统和公布的技术数据看,虽然Banias与PⅢ及P4处理器系出同门,但设计思路却与后两者有很大差别。 1.更低的耗电量 为了在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降低耗电量,Banias采用多种节电技术。首先是将内部电路分成多个单元,实时降低没有使用的单元时钟频率;高级分支预测(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技术能分析程序过去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今后可能处理的指令,这样就可提高性能;另外,如果存在多个可同时执行的指令,就将它们合成为一个指令,以提高性能与电力使用效率。在目前的大多数系统中,即使是不使用的组件,系统也会向其供电,而新技术可严格进行缓冲器管理,仅向需要电力的处理器组件供电。 其次是改进了以前的低耗电技术SpeedStep,使Banias平台可自动关闭笔记本电脑内闲置的部件,达到省电目的。Intel SpeedStep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AC电源时采用高时钟频率/高电压的高性能模式来工作,而使用电池时,就切换到降低时钟和电压的低耗电模式,以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为Banias配备的新一代SpeedStep尽管仍只有两个基本模式,但同时还有多种中间模式,能根据处理负荷的强度自动切换工作模式。 不过有得就有失,一般来说,微处理器要想实现低耗电运行就必须牺牲性能,但到目前为止,Intel并没有公开Banias在节电模式下会损失多少性能这一重要指标。前面提到的这些措施,只是能减少低耗电设计对性能的影响,并不能使Banias性能超过目前的P4-M。 由于耗电量降低,Banias的发热量也因此减少,相应的散热设备也可进行精简,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整套系统的重量。 2.更高的性能 为提高Banias的性能,Intel主要采用了以下3项技术: 首先是“Micro-Op(μop) Fusion”。μop指CPU实际执行的固定长度指令,X86指令被加载到CPU内部以后,就会被转换成μop。由于在长度可变的X86指令中,难以进行“乱序执行”等处理过程,乱序执行技术可通过改变指令执行的顺序来提高执行效率。 Banias以前的CPU会将被分解的固定长度指令作为独立指令分别加以处理,而在Babias中,相关联的固定长度指令直到将要执行前,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的。通过整体调用该指令,就可减少分别处理的多余步骤。 第二是基于硬件的专用堆栈管理(Stack Manager)。以前的CPU在执行堆栈操作时,其内部都会使用多个固定长度指令。通过专用硬件对堆栈进行管理,就可减少重复执行固定长度指令的过程,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posted on 2008-10-05 22:57  CodingME!  阅读(9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