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编辑器的不解之缘

故事1:UltraEdit保我狗命

  进入职场用的第一款编辑器就是UltraEdit V9,功能已经非常完备,界面比较干净简洁(≈ 搓),启动速度快,当时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005年底我受命进行某产品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升级工作,从2代测试平台升级到3代测试平台,自动化脚本约7000个左右,领导计划让我先花1个月探路,把方法总结出来,年后再另外投入3个人,一起花2个月把所有脚本都升级好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我的探路任务结束时,我已经把方法浓缩成了几个UltraEdit宏脚本(很搓的私有语法,支持分支、循环,当时还不支持JS脚本),按几下快捷键,1批脚本就处理好了,并且无额外调试和修改工作量,直接就能上线使用了,领导大为欣喜,让我年前先继续干,搞不完的年后再加人一起搞,最后我优化了下宏脚本,花了不到1个星期把所有脚本全处理完了(真要手脚快点,1两天也能干完,但我一般习惯边干活边思考,手脚一快,脑子就不转了)。
  有人会说,我把7、8个人月的活儿,一周不到给干没了,砸了大家的饭碗,这个倒不至于,升级这些测试脚本是支线任务,如果没升级完,主线的工作任务还得用老平台来完成,老平台效率低,折磨的还是自己。
  这事干了能加钱吗? 我还真不知道,本来就是支线任务,没奔这目标去,让我去编辑器一行行剪切、粘贴、换行、加括号..., 搞7000个脚本,那真是生不如死,很幸运的,我成功写出了几个宏脚本,把自己从工作中解放了,顺路也解放了那几个准备年后投入的同事。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效果有时好得出乎意料,我的这项成果,在部门其他2个产品的换代升级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有脚本2万多个),领导年底就给我申请了个人荣誉,工资也调了。

故事2:Vim让我出尽风头,一时风光无两

  2008年时产品的平台换了,系统也换到了Linux,部门一时兴起了Linux学习热,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在家里学习1个多小时的Linux再去上班,中午休息的1个小时我就用来学习Shell和Vim,坚持了1个月左右,基本就小有所成了。
  Linux的基本知识所有人都学了,但当时学Shell(Bash)的人不多,而学Vim的就只有我一个了,当然这两个不是工作必须的技能,我本着技多不压身的原则,顺路就学了,Shell不是编辑器,故事就不讲了,这里只讲Vim,但Shell也给我带来很大的收益,也获得了个人荣誉。
  产品切换到新平台后,软件也跟着重写了,测试工作量非常巨大,除了功能问题,还需要从日志中识别一些疑难问题的蛛丝马迹,但日志文件毫无特色,肉眼去看,几分钟就神游了,即使再有责任心,人体的生理极限在那,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认真的去检查,漏测些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由于我对Vim的知识有所积累,便尝试对日志编写语法着色文件,不得不说,Vim的语法着色逻辑非常强大,关键字并不是写死一个关键字列表,而是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来定义什么是关键字,用什么颜色等,把这些规则写到一个.vim文件里,放到sytax目录下就能工作了,效果非常好,使用Vim打开日志文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公司当年正兴起改进和创新,有专项奖金支持,鼓励所有员工在工作中改进工作,提升效率,于是我的这个小改进便申报了相关奖项,并获得了一笔小小的奖励,后面公司组织改进的评优,我这个改进又入围了。大家依次站上几百人的讲台,诉说自己的改进有多么牛逼,能带来多少人月的效率提升,说实话,每个改进的价值都比我强,演讲表达也是铿锵有力,风趣横生。我想完犊子了,这一二三等奖估计和我是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个参与奖了,PPT也没有用心做,就花了个把小时,寥寥写了十几页,每页一两行文字外加个截图,要内容没内容,要精美没精美。
  我最后一个上台,在几百人的讲台上尴尬万分,实在没法就照着朗读吧,反正字是写好的,也想不出什么花样了,别人把“二人转”都整上台了,我还能咋样,于是用尽力气朗读了起来,不知是天下苦秦久矣还是什么原因,台下众人对这日志意见相当大,我每朗读一页,甚至一句话,台下都会产生共鸣,并发出激烈的掌声,十几页PPT,我不得不中断了近20次,结束后掌声仍然经久不息!评委们最后没办法,硬给整了个一等奖,不然没法服众,生生把“二人转”这俩兄弟给挤出了前三,实在有点对不住让他们颗粒无收(看气势是重投入加志在必得)。
  后来公司相关领导为了激发大家的改进热情,向标杆学习,又把我们一众获奖人等的照片,在大堂的必经之路上贴了一年,供大家参观学习。

posted @ 2024-10-03 00:17  tyysoft  阅读(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