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增长论》-记录
代谢增长论记录
总论
-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基本问
-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矛盾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没有市场中期和长期的失衡机制,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没有区分非自愿失业和总需求不足的微观机制。代谢增长论提供了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的中观(产业)基础。制度安排和金融工具只是不同方法分配技术代谢过程中创造和消散的财富,但不能避免技术新陈代谢产生的经济波动。
- 新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矛盾问题。斯密认为:财富是权势,经济、政治、军事和知识的权势都会影响不平等竞争和不平等分配的机制。新古典经济学只关注平等的对称交易,无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市场份额的竞争,而非成本价格竞争,
- 代谢增长论在方法论上解决了计量经济学的噪声表象与周期表象的矛盾问题,可以用小波表象统一描写不同层次,包括微观、中观(金融和产业)、宏观、史观,不同时间尺度的经济波动和非稳态增长。新古典经济学的数理模型,如:计量经济学的噪声驱动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模型,本质上是违背物理学定理的永动机模型。
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观察->模型->检验。
中国经验主义的思维来自中国的农业经验,西方分析科学的思维与航海和商业城邦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重农抑商主要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屯田阻止游牧入侵,西方强调国际分工。
整书结构:
- 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数理模型为第一部分总论(及引言)
- 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为第二部分
- 演化动力学模型为第三部分
- 历史经验验证第三部分的理论模型为地四部分
引言
每个学科的建立都有一个简单的支点。代数的支点是直线;几何的支点是三角形;牛顿力学的支点是圆周轨道;生态学的支点是生态学S形逻辑斯蒂曲线。生态学模型引入数理经济学,将改变正规经济学思维范式。
基本问题
- 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的矛盾和代谢增长论的提出
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是互相矛盾的。索洛提出的外生增长论假设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不变,据此断言经济增长的趋势是趋同的。罗默提出内生增长论,假设知识资本规模递增,由此断言经济增长趋势为发散的。世界经济史的观察没有稳定的收敛或发散趋势,只有大国兴衰的此起彼伏。 - 代谢增长论和新古典增长论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代谢增长论方法论的革新在于引入动态的规模报酬。起飞阶段递增,成熟阶段不变,衰落阶段递减。线性和非线性的关系是哲学上特殊的一般关系。
基础模型:逻辑斯蒂曲线和逻辑斯蒂小波
科学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代谢增长论的基础模型是一个变量的逻辑斯蒂增长和两个变量的物种(技术、产业)的竞争模型。得出的成果是没有竞争条件下的s形逻辑斯蒂增长曲线和竞争条件下产生的逻辑斯蒂小波。
- 新古典的无限增长和生态经济的有限增长。
- 市场份额竞争和斯密定理。
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最简单的数学描述就是逻辑斯蒂S型增长曲线。
资源有限,可以生存的企业有限,则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开发新市场或新资源;技术竞争的胜负取决于对市场份额的控制能力,颠覆性新技术可以打破旧技术垄断。 - 生命周期和代谢小波
上升、饱和、衰减三个阶段。生物竞争的结果是共存或优胜劣汰。技术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的共生演化或新陈代谢。只要引入不同技术的创新竞争,就必然有产业的创新代谢,制度也会随之变革,制度安排取决于生产力依赖的核心技术。 - 产业的技术结构和过剩产能的起源
- 新技术淘汰的旧产业的产能成为沉没成本
- 新旧产业共存时,新旧产业的利用率都低于潜在产能。
- 小波是噪声与周期的统一模型
理解复杂现象的科学方法是化繁为简,把整体函数分解为基础函数之和。小波是非线性基函数,生命周期处于噪声脉冲和周期波的两个极端之间。
扩展模型:系统稳定性与复杂性之间的消长关系
越复杂的系统越不稳定
- 一般斯密定理:分工演化的三重约束
生态-工业系统的稳定性与复杂性之间存在权衡取舍。
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利用税收和公共开支等政策工具条件不同产业、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
一般斯密定理给出了经济复杂性和演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 - 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原理
- 文化经济学的学习竞争:风险爱好与风险规避的文化
西方殖民主义对外扩张的动力源于节省劳力-消耗资源的大农场模式。中国为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即节省资源-消耗劳力的技术模式。个人主义爱好风险,意在追求最大的机遇;集体主义规避风险,意在追求最大的安全。生态环境决定任命的技术选择,技术选择进一步影响经济制度。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扩张和稳定策略 - 史观经济学的人口--资源关系和"李约瑟之谜"
引入文化因素可以解释中西方人均土地资源的巨大差距,以及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理解。 - 演化经济学的创新与赶超模式的竞争
- 如果新技术源源不断提升资源,则个人主义种群会持续领先集体主义种群;如果技术进步不足以克服生态资源的限制,则集体主义会战胜个人主义。生存竞争取决于创新和学习速度,而非文化或体制。在市场开放的格局下,决定胜负的式创新和学习的速度。这与文化和体制有关,但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更多的是适应当下的环境。个人主义自由的优点是鼓励创新,代价是耗费更多的资源和牺牲系统的稳定性;集体的自律的弱点是创新谨慎,优点是分享不足的资源和应对系统动荡的适应性。
- 人口老化和利益集团固化,会失去发展新技术和变革社会的动力,失去先发优势。中国能把资源和资本的劣势转化为有组织的劳力优势,靠的是政府规划和区域协调这只"看得见的手"。
代谢经济学对其他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代谢增长模型作为分析支点,生态约束引入技术的资源利用上限,生命周期刻画不同经济层次的代谢规律。
- 微观经济学的策略定价与边际定价
不同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价格策略,成为争夺市场份额的策略手段。在新技术开辟的市场上最能观察到不同价格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起飞阶段策略定价目标是份额,成熟阶段是成本加成定价,目的为长期生存。衰落阶段的转型战略比成本考虑更为重要。 - 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和增长波动
经济总量分解为不同产业的叠加,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不是光滑的指数增长。增长速度却决于主导产业处于起飞还是衰落阶段。增长和经济周期的不规则和非周期震荡,源于产业的运动是小波,不是周期波,也不是白噪音或随机冲击。 - 金融经济学的生灭小波和资产泡沫
统计力学的描述是生灭的过程,可以诊断金融危机的机制。监控复杂金融市场的目的是保护新兴产业的成长。投资的回报、周期的决定因素还是标的是否有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前景。 - 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演变
代谢经济学人物任何组织的制度安排都有生命周期。依据个人、家庭和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指定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有助于从制度上解决鼓励创新和抑制寻租之间的矛盾,解决市场机制下贫富过度分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 转型经济学的历史教训
静态的经济学理论无法预估多均衡态位置,无法判断转型动荡的收敛时间。分散试错的方法探索改革的路径。 - 伦理经济学的生态物理基础
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可利用的生态资源。从猿到人的进化延长了早产儿自立的时间。使得成年父母和族群合作护幼,人类不可能延续后代。生命本质是耗散系统,系统维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环境变化是人类生存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人类的演化必然是不确定的多样演化,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代谢经济学考虑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成员间必然存在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代谢经济学的演化视角
- 历史演化的时间尺度
在非线性非均衡的条件下,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从宇宙、生物、经济的层次观察演化历史和科学层级之间的关系。生命演化的速度远大于宇宙演化速度。宇宙百亿年,星球和生命演化量级是十亿年,低等物种演化量级为千万年,高等物种演化量级为百万年,越复杂的生物演化速度越快。 - 组织代谢的生命周期
不同层次演化的生命周期差距极大。恒星300万到100亿年,植物一天到4000年。生命周期在经济学种至关重要,技术的基础是科研。科研的发展呈现处日益复杂和多样的趋势。技术进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大。 - 科技进步的轨迹决定论和时间不确定性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显著特征:- 科技进步又明确的方向和轨迹。如航海,一是发展机械钟,二是行星轨道观察。工业革命后都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具,延长人体感官功能。
- 实现技术目标的方案有多种方式的竞争,和演化的树状模式类似。
- 每种技术方案瓶颈被突破的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科研计划的不确定性是发展混合经济的根源。
- 科技进步和政府作用的共生演化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政府在科技进步基础阶段的推动作用大于民间企业的投资。政府相当于神经系统,市场相当于循环系统,社会相当于骨骼、肌肉和其他器官。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也是神经和大脑的发育过程。越复杂的生命,神经、循环系统越复杂,不存在神经和循环之间的明确边界,二者共生演化。 - 科技政策史强化经济中的政治维度
在经济分析中引入科技政策史的观察。在国家政策方面,地缘政治的竞争需要往往大于经济福利的动机。国家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稳步增长。科技进步的主力来自军用技术转民用。列强吧高科技的垄断作为控制国际分工制高点和定价权的杀手锏,限制技术转让。从科技发展的趋势看,西方国家和社会注意国家在科研的投资上的本质都是计划经济,差别只是开放竞争的程度和军用转民用的速度。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由于限制不同学霸的竞争走了弯路。在科技起飞阶段,引入市场竞争可以加快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但依然需要政府的市场监管,以避免市场泡沫转换为经济危机。在技术衰落阶段,需要政府调节减少社会阵痛。
当代经济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时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涉及面越来越复杂,产业更新换代的决策需要系统性思维。代谢经济学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史观和制度、组织的经济学。 -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总论”给出全书概要,后面给出代谢增长论发展的历史轨迹。科学发展的一般进程:观察-问题-模型-建议。
第二部分"历史的观察与启示",是作者进行的科技史和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以调查中西文明分岔的历史原因。
第三部分"演化动力模型"是作者从劳动分工演化动力学模型。作为军备竞赛模型受西方智库重视。
第四部分"代谢增长的历史检验"。
代谢增长论:释放份额、学习不确定性和技术小波
引言
均衡观点描述了关于收敛(资本积累的外生增长理论)和发散(知识积累的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生物演化和工业革命揭示出清晰和动态的新陈代谢方式和双向演化的复杂形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阶段会分别显示发散或收敛的演化趋势,不存在制度趋同的优化(或普适)规律。
- 内生增长通过"干中学"提供了知识积累的静态图景。这一理论意味着富者(技术革命的先行者)和贫者(技术革命的跟进者)之间不断增长的贫富分化趋势。这与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兴衰史并不相符。
- 线性增长模型是典型的无限增长模型。线性模型原则上不能讨论当代重大的生态危机和全球变暖问题。技术进步的波动可以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口动态学描述,包括著名的s形逻辑斯蒂曲线和物种竞争模型。
文化在学习不确定性时扮演战略角色。西方为以劳动节约的资源密集型技术为特征,中国模式主要由资源节约的劳动密集型技术驱动。
小波可以看作长波的一个片段,一系列的小波构成生命的新城代谢。每段小波代表生命和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有相似,也有不同。用一系列的技术小波的发展来描写微观、宏观、金融、制度的变革。
非平稳经济增长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
个人主义文化根植于资源密集的劳动节约型技术,集体主义文化的形成与资源不足、人口密集的环境有关。
有限增长的逻辑斯蒂模型和物种竞争模型
要研究有生态资源约束的增长,就必须发展非线性动态学。
经济动态性的有限和无限增长。斯密的市场规模限制于马尔萨斯的资源约束可以统一描述为非线性生态模型的承载力。微观基础理论将宏观波动归因于微观家庭的劳动时间的涨落,这与大数原理不符,大量微观家庭的随机行为会互相抵消,不能加总为大规模宏观失业。工业化的技术代谢存在过剩产能。过剩产能观测到的成本包括大规模失业,属于物理学中典型的废热,或者叫经济熵。
小波表象可以用于分析任何产品、企业、技术和国家的生命周期现象。
代谢增长模型为资本运动和制度伴随技术波起落的共生演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可以将逻辑斯蒂波分为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小波模型提供了一个资本运动和政策变化的内生机制。
- 在幼稚期第一阶段,新技术要存活必须跨过某个临界值。新技术的规模在达到临界值之前难以存活。
- 成长期为第二阶段,新技术显示潜力,私人资本涌入,市场份额扩张。这一阶段,市场竞争时市场扩张的驱动力。羊群行为可能引发市场扩张期的动荡。
- 成熟期为第三阶段,利润下降,产业高度集中。垄断竞争可能阻滞新发明的出现。
- 衰退期为第四阶段,夕阳产业挣扎求存或破产终结,大规模失业可能需要政府援助。社会冲突和战争很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制度安排必须适合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要求。单靠市场力量不能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技术新陈代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并冲击生物的多样性。工业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通过最小化熵(废热耗散或交易成本的大小)来判断。金融自由化表面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带来的金融危机,损失超过10万亿美元,对实体经济的损害远超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规制的选择机制是制度演化的核心。
学习策略中的风险偏好和文化多样性
西方文明的特征描述为节约劳力-消耗资源的文化,亚洲和中国文明为节约资源-消耗劳力的文化。
面对一个新的市场,知识源于尝试性学习,从演化的视角,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另一种替代策略是模仿性学习或从众跟风。学起来越难,退出越快。肉奶食品在欧洲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生产需要更多的土地。中国主食为谷物,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日本文化是高度的集体主义,国家行为极具冒险主义特征。这是日本的环境和历史造成的双重特点。
研究环境涨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环境涨落会降低平衡态的资源限制。波动幅度超过临界值时,该技术将会灭亡。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稳定。区域专业化生产等价于提高风险的集中度。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了化肥农药的应用。演化经济学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短期的经济效益不等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可持续性。片面追求货币财富会毁灭生态财富。
非线性演化动态学的分工模型展示双向演化(共生演化)过程:当环境涨落小,技术创新发现的新资源不断增加,分工系统从简单向复杂演化。环境涨落大,战争与灾害频繁,技术进步停滞,分工的趋势从复杂变为简单。即使是现如今,工业社会、传统社会与原始部落依然可能并存,原因在于人口、环境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生态环境的约束。
- 两个个人主义的族群可以共存
- 两个集体主义族群不能共存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是竞争不确定性博弈的一般情况。这就是集体主义族群与个人主义族群的混合经济。比两个个人主义组成的自由化系统更具稳定性。当个人主义族群和集体主义族群竞争时,可能共存,也可能一个取代另一个。竞争结果取决于资源限制、学习能力和文化因素。
方法论和哲学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如果降低利率,将有三种可能:
- 有增长前景的健康经济体中,降低利率会增加投资和生产
- 在经济不确定的动荡经济体中,投资者宁可持有现金或还债,也不敢投资
- 在衰退经济体中,低利率会导致资本外逃,流向更高回报前景的外观经济。
在经济学中,知识结构比知识总量更重要。理论建模的目标在于从大量观察中抽象出一般的特征,其代价在于要牺牲掉若干次要的细节。计算机模拟则相反,代价是难以推广到其他的对象。
技术开放和资源开放式工业经济成长的动力。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式技术小波的影响。 - 不加节制的自由资本主义可能破坏地球生态,最终危及人类生存。
- 产业兴衰的技术小波和宏观总量的经济波动之间建立联系。
- 结构性失业源于技术竞争造成的产能过剩。微观涨落的简单加总,要比宏观涨落小得多。中观(金融)层面的产业结构,放大了宏观的涨落。另一个结构性失业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知识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如生命组织般处于不断的代谢过程中。
- 文化因素引入学习竞争
- 分工受市场规模、资源物种、环境波动三重限制。
- 复杂演化动态学。研究的关键在建立理论和观察之间的联系。
历史的观察与启示
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观察-理论-检验”三个阶段。历史上经济史研究多从哲学思想史或政治军事史出发。均衡本身的含义是趋同的,即差别和结构的消失和瓦解。交易者之间出现位势差异,差异大了并且持续化,才有结构。如果大国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改变国际竞争的不利地位,目标是谋求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则比较优势战略就得改为自己发展战略。要研究不同的结构特征,就必须研究具体问题的相互作用机制,不能泛泛而谈。
西方发展模式人均消耗的资源不断增加,社会福利的负担不断增加,节省劳力的技术不断替代人工,导致实体经济越无国际竞争力年轻人就业越难,教育成本越高,女性不敢要家庭和孩子,老龄化越严重,经济越依靠外来移民,私有产区加议会明珠越来越强化利益集团冲突。西方经济强调扩张,技术创新而非增加人口是扩张的主要工具。
从生态演化动力学的角度看,物种竞争应当是种群意义上的创新竞争,即种群内的合作和种群外的竞争必须兼顾。
东西方文明的分岔和演化-从文化人类学、微观历史学到生态文化经济学
“以粮为纲”的经济政策和农民战争的军事战略与传统的重农抑商和土地战争一脉相承。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反应扩散模型,几个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产生新的文明,中心不断转移。
熵(无序的度量)永远增大,差别总要消失,生命总要死亡。一个孤立的系统在一个环境力总有趋同性,趋于平衡。演化只能在一个开放系统中产生,开放系统中的耗散结构与封闭系统中如晶体的平衡结构完全不一样。耗散结构需要输入能量、物质流、信息流维持。生命的起源是非均衡演化的小概率事件,但在正反馈机制下,滚雪球似的自催化翻译,打破旧结构,产生新组织,从而驱动整个系统远离平衡,形成耗散结构。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提出思维和大脑结构在发育阶段相互作用,即认知发生学。抽象思维能力是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学习获得。
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
东西方文明差别的观察
科学研究的归纳法是从现象的观察分类开始。
中西文化中的“效率”观念完全不同。从人均产量看,小生产没有效率,可从能量转化效率来看,相同量级土地产量更高。在传统中国的许多发明中,凡是通过吸收人力增加产量的技术,很容易被吸收,节约人力的机械难以推广。历史上鲜卑人、蒙古人、满人都曾试图变中原为牧场,但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被迫还牧为耕。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被农业文明同化。生态演化史很难逆转的过程。
科学起源于西欧的生态历史原因
复杂科学的思想从中国开始,但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要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应用。西方的科学发展都是为解决定量的问题。
不能低估观念改变的作用。中国自古重农抑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后的最大心理转变是从封锁车站、地方保护到争修公路、挣开航班,寻找外贸新路线。中国可在发展节约型的技术上寻找突破。
演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可能从简单到复杂(进化),也可能由复杂到简单(退化)。不一定优胜劣汰。简单系统对抗灾害的生存能力强,复杂系统学习新事物快。复杂性与稳定性是此消彼长的。
两个保守物种竞争,一个会排除另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激进物种竞争,结果可能是多种共存。保守和冒险竞争,结果不确定:在环境涨落明显、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守者将战胜冒险者;在环境涨落不大、不断出现新资源的条件下,爱好风险的人更由机会探索新的资源。保守的民族往往竭泽而渔,爱好风险的民族,不等资源被占满,就退出去寻找新的资源。
西方文明的兴盛与危机
西方社会强调个人自由和国家福利,却摧毁了民间社会,尤其是家庭和社区。福利制度造成人口老化、居民惰化,从国外输入劳工,又引起和移民有关的种族冲突。世界市场的扩张起源于海外殖民。现在情况相反: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越来越多。
平衡态统计力学的各态历经理论假设相空间的均匀性(世界是平的),总有途径可以连接相空间的两点,只要时间足够长总是可以接近任意目标。即演化过程是没有历史的,任何状态都可自由到达。非线性的存在让演化有了许多约束条件。
中国未来选择的几个问题
小康社会是可持续的合理选择。大众高消费这种模式在西方已经走到尽头。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是否能像欧美由国家承包下来,搞貌似公平、实是特权的福利制度,最终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包袱?如果背不起则需要发挥家庭、社区、地方中央多层次作用。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赚钱归企业,失业归国家,家庭瓦解,社区瓦解,贫困区从边远农村般到大城市中心,体力活与科技活都日益依赖外国移民。
合情合理的法制和有利发展的风尚。先进技术的相对性和多样发展的重要性。优劣都是相对的。产权制度和规模经济。小的竞争力和大的竞争力具体要看技术条件。
制度安排与不同文明的人口密度很有关系。比如养儿防老,在没有社会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地区,生孩子越多,风险越低。有财财的人孩子少,因为财产是保障。
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有关。比如计算机问题,需要用权衡取舍的概念,少用优化概念。对手批评的水平越高,从对手的匹配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从支持者那里得到的帮助更多。思维的心和物质的脑相互作用,在不同阶段地位不同。
只是极少书值得精读,多数书只能浏览,从中识别重要和基本的东西。行路增长见闻不是目的,观察时间、发现理论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才是科学突破的起点。"游"要有好奇的轻松心情,太急功近利反而会对出乎意料的现象视若无睹。
对于中国科学落后的历史根源的探讨
科学是一种建制,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是一种发展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构成宇宙观的一种强大力量。科学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综合体。良好的意愿并不足以防止荒唐的错误。
经济结构对科技体制的影响
- 技术路线和学科顺序。近代科学的发展顺序是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先光学,然后热血)、化学、生物学,反应了科学认识本身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中国最有前途走向技术革命的纺织技术由于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顽强地抵抗节省人力的机械的发明,失去了变革的生机。
- 经济结构和科学地位。中世纪西欧普遍发展起来的相互约束的封建契约关系,产生了自治的城市、大学、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行会、教派和学者的自组织团体。使中产阶级的城市可能脱离封建霖住的桎梏,学术中心脱离教会。政治宗教服从经济利益是欧洲社会的传统,两者发生严重冲突时,总是改变政治学说和宗教教义来适应变化的经济结构。中国多山,因此海运不占重要地位,落后的交通容易使商业竞争易于割据垄断,而非横向竞争。中国封建社会庞大官僚机构的主要经济职能只是征集钱粮兵丁和监督水利工程,对农业和军事无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缺乏兴趣,对违背封建伦理的新思想极端仇视。
在欧洲历史上的哲学家大多是科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大都来自教士和自由职业者。在中国历史上,哲学家大都是政治家、军事家,研究天文数学只是个别官僚文人的副业。
新事物遭受的命运不同。开放的经济体制使每一个新发现、新发明都给大众带来商业和经济上的利益,因此欧洲民众崇拜冒险的英雄。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种,任何人地位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余人利益的损害。
欧洲死刑有贵贱之分,贵族断头,盗贼绞死,思想犯或异端处以火刑。对比中国株连九族的残酷镇压,就明白为何很难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 - 政治制度和交流体制。学术民主依靠政治民主来保障,教派的斗争和大学的自治使不同观点得以发展。中国历来以政代经、官学不分的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使大批读书人吧读经当作做官的敲门砖,专心探求真理的人寥寥无几,为科学献身的几无所闻。中国学术界长期盛行的“文人相轻”、弄虚作假的腐朽作风,正是封建官僚制度的产物。鲁迅指出:中国做学问全不如欧洲人那样认真,“往往使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入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科学不过其一而已”。其根源在于官学合一的官僚制度,此弊不去,中国科学是无法摆脱僵化的官学传统的。
哲学传统和科学方法的关系
近代科学超出古代的自然哲学和传统的经验技能,科学方法的产生是一个飞跃。科学发展的继承性最明显地表现于科学思想演变的渐进性。希腊科学-经院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否定种有肯定的批判继承关系。中国的辩证思想长期满足于经验主义的解释,并没有寻找认识自然的分析方法。落后的认识论不可能产生先进的方法论,这在科学史上是一个事实。
- 形式逻辑和抽象方法。严格的逻辑和数学语言是近代科学的主要工具,哥白尼继承托勒密的本轮体系。改进只是移动了坐标原点。开普勒计算椭圆轨道的信念继承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信念:世界的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完美描述。牛顿的引力论有赖于质点的抽象,引入欧几里得的概念和方法。中国的哲学有两个极端:存粹的经验主义,来源于中国的个体小农和工匠的经验传统;另一个是以伦理学(治人)为中心的诡辩玄学,完全脱离实践经验,来源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都否认有抽象普遍的法则存在。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应该是可以由观察回答的具体问题,一个科学假设必须明确地预言可观察的现象,才能由实验来定取舍。农业民族有重视经验和轻视规范的倾向,而商业民族更爱探求抽象理论和操作法则。孔孟的天命观到王充的元气说,都带有经验论和宿命论的色彩,老庄的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并不相同。中国人仅仅关心具体结果的实用主义抑制了人民区关心普遍的抽象体系。小农经济的经验传统强调因地制宜,但否认严格体系却阻碍了理论科学的发展。
- 分析方法和渐进程序。欧洲的思想方法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不变的问题,可以循序渐进、逐次逼近来解决。中国思想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复杂和多变,不仅受到权术政治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精耕细作、小全经营的生产特点。中国的自然观强调辩证、强调综合,可能比欧洲强调分析、强调抽象更接近自然和辩证法。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验科学强调的复杂性,但是始终不屈寻找解开复杂、简化运动的科学方法。在今天,辩证的思想只有运用逻辑和分析方法才会产生定量的科学成果。
- 彻底精神和效率原则。科学的革命性在于彻底性,科学的假设和推论必须确定无疑,才能经受实验的检验和修正。科学的彻底性表现在科学理论的普遍性和科学假设的简单性。这是长期科学实践产生的效率原则的要求,不能用自然本身的简单性来加以解释,只能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在科学上,任何一种现象都可能用多种不同的模型来解释,科学实践上总是取用最广泛、计算最简单的一种,除非新的实验事实迫使人民作进一步修正。科学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的假设,使理论形式简明彻底。经验主义否认理性的力量,往往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拒绝对理论作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系统方法和结构概念在科学学和经济学中的发展,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技术革命使分期问题初论
对已有技术革命史理论的评价
- 技术路线论。把某种技术部门(材料、动力或传输工具)的变革作为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路线论有简单、确定的优点。
- 技术倾向论。重视当代革命的横向发展,从方法论上称之未技术倾向论。
- 综合体系论。优点在于没有孤立强调某一技术的作用。
技术革命史分期的基点
- 技术革命史的分期必须和经济发展史、科学革命史的分期紧密联系。技术,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来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问题,以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
- 技术革命史应从理论上概括技术革命矛盾运动的规律。
- 技术革命史应该争取反应技术革命走过的道路。
- 在方法上试图采用结构模型和抽象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实时分解、简化,以突出基本线索,避免一开始就提出包罗万象的体系。
技术革命的道路与技术经济的规律
三次技术革命的道路
- 对技术革命的认识要从经验提升到理论,必须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抽象。研究机器和产业基本构成间的辩证关系,就可以把握革命的规律。
- 三次技术革命:工作机革命、传输机革命、控制机革命。
- 技术改变了生产面貌,工业机的发展使农业工厂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研制周期不断缩短,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不断扩大。将来科学和技术、生产和科研之间的界限可能消失。
传输机革命的历史地位
这一阶段不仅从机械化过度到自动化生产,而且在经济史上史从分散的手工业生产向集中的大工业生产转变的时期。
- 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 航海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新生。
- 交往的扩展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交流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命脉。
走向现代化的中心环境
- 布局的均衡和资源的开发。
- 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的效率。传输机革命提高的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局部企业的生产效率。
- 发展的速度和部类的比例。自动化暂时不是当前的急需,传输机革命才是目前技术经济矛盾的焦点。
技术革命的几个辩证关系
工业革命并非开始于动力,而是开始于英国人称为工作机的那部分机器。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外部的政治经济条件只能加速或延缓而不能违背历史进程,需要和可能并不总是一致。
- 技术革命的主导部门带动了技术革命的全面发展。动力机是技术革命的基础。电动机和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正是因为电力和石油的输送比煤方便。控制机带动的生产自动化使能量需求猛增。
- 传统技术的延伸是场景的技术发展方式。
- 技术变革使分工加剧、生产集中,科学发展使专业细分、互相渗透。如果没有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做不出重要的事。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式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反作用。科学技术的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 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生产有关,第二次技术革命不少是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生产和生活物资的分配的矛盾如果能够被正确处理,将会促进生产的发展。生活社会化与生产社会化一样,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
- 小生产把技术的优势建立在垄断上,特点为保守。大生产的技术在于变革,停滞就是灭亡。即使在一国之内,也有技术交流和转移的问题。
技术经济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
- 任何经济制度都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 经济管理体制要社会技术活动的特点。分工写作的形式由技术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经济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
- 技术经济结构的形成不能离开生态经济结构的制约。
- 政策调整期:在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劳力过剩的情况下,不能一下子大规模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需要策纵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解放人的生产潜力。
- 技术更新时期,在经济体制调整、人才培养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更新工业技术装备,淘汰落后企业,发展大规模生产。
- 全面发展:在科学、教育、工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入国际经济竞争,逐步降低关税壁垒,开放经济。
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下降和周期性的土地危机,就是单一农业经济的直接恶果。
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
- 多山少地、人口增长,促使农牧混合经济转变为单一农业经济,进一步从大土地经营瓦解为小土地经营。
- 土地战争、征兵积谷强化了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
- 山岭纵横、交通阻隔造成封闭的经济体系,阻止农牧业经济的混合。
单一小农经封闭经济造成的恶果: - 自然生态破坏,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递减。两千多年来农业处于周期性破坏和恢复的循环之中。
- 人口问题和周期性土地危机。自然界周期性现象的出现都是以一定的边界条件为前提。
- 阻碍分工、抑制交流的超稳定经济结构。事物适度的稳定和净化度是任何一个生物物种或社会组织能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特征。单纯游牧经济极不稳定,单一小农经济是类似晶体的某种超稳定的简单经济结构,这是尽管动乱频繁,却始终维持一个再生机能极强的专制帝国的重要原因。
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前途: - 农业现代化的客观条件受到基本限制。要真正发货主管能动性,必须首先认清客观规律,特别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第一个限制:多山少地形成的精耕细作。第二个困难:缺少海港和陆上交通网。
- 建立生态平衡的农林牧的混合经济结构。
- 解决农村的物资、能源传输问题。
应当研究经济结构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 欧洲和中国政策传统的比较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策的直接产物。欧洲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弱地位。
- 中国历代军阀内战、农民起义,无不具有土地战争的性质。
- 大唐的军事与经济兼顾,交换布匹,禁止铁器出售。保持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
- 几千年来经济活动方式的简单、低能、分散、守旧,是专制皇朝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结构。
- 重复前人已有发明,造成历史上重复、浪费和停滞。
- 生态地理和经济技术架构
- 内地经济割据、自给自足
- 判断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往往是单项技术为标准。
- 技术革命的进展必须符合经济规律。
- 中国单一的农业经济彻底个体化,以家庭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只能进行简单生产。
- 鲁迅指出:中华民族重实际、轻玄想,缺少系统神话。
- 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和进化度
- 不同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重,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产资料。因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各不相同
- 单纯游牧经济是稳定性最低的经济结构。
- 强化农业经济是稳定性最高,而进化度最小的经济结构。
- 亚稳态的农牧混合经济结构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又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物理世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一定跃迁概率的亚稳态结构,这是构成生命现象的量子力学基础。
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
游牧民族通常以部族为基础形成军事元首制。不利的自然条件计划民族或阶级矛盾,在我方用发展生产克服危机的情况下,必然走上军事专制的道路。
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商业活动的两个角度:1、研究对外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2、商品运输的方式。
在工业化之前,古代牧业经济兴衰的主要因素是生态和气候环境。牧业靠天吃肉,随时消耗,肉奶无法储藏,所以没有农业地址的囤积观念和做官欲望。在不利条件下,只有集体军事突围。
农业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力和技术的因素,所以气候的影响可以利用水利工程部分克服。古代没有大规模的能量来源,人力成为农业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单一农业的基础是土地和人口。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排斥和不充分产品的条件下,农业经济的分配规律必然按势分配。在国内起作用的是农业经济的人口规律而非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儒家擅长填写未乱时,维持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之术,法家是天下已乱时,新的地主取代旧的帝王的反平衡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权术来加剧危机的发展。
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是价值规律在西欧社会长期作用的自然产物。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商品经济发展的起点,只有实现发达的商品流通和竞争,才能使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有无充分发达的经济交往,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主要区别。
原始阶段主要是环境因素起作用。较高的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斗争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技术的综合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日本是开放的经济体系,虽然农业的耕作方式与中国相似。日本表面受儒家文化影响,但经济体制和社会传统和欧洲更接近,是伪亚细亚社会。恶果是半封闭经济体,农业结构和西欧相似,政治体制受东方影响。新陈代谢必须消耗负熵和释放废热。要取得社会经济的进步,不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淘汰落后的小生产是不可能的。
中国单一封闭的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根源在经济不在政治。
- 希腊城邦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罗马统一后,农业和工商业反而发生全面危机,军事每况愈下。对外贸易的持续入超削弱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基础。混合经济支撑不了庞大国家机器的负担,无法用军事力量维持庞大的帝国。
- 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战略,正是基于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和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
- 军事战术、政治策略和文化行为都是在一定经济结构基础上的产物。
- 粮食和交通对维持国家机器的稳固非常重要。
-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的地主经济,因没有独立调节体制的存在,因此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大的盲目性。
- 从长期演化趋势看,地主经济是一种从农牧混合经济向单一小农经济退化的封建经济的变种。
社会演化的发展观和经济结构的方法论
- 社会问题必须分析,分别考察经济、政治、军事、技术、文化等各个因素。研究任何分配方法都不好使大家满意,关键在于鼓励人们研究增产的新方法、新技术。在术后科学的研究中主张发展结构和层次的概念。在研究某一层次的运动规律时,采用结构模型比强调单一路线更能反映事物之间互相制约的矛盾关系,反映事物的整体性。
- 量子力学的建立用概率分布取代轨道的概念。薛定谔指出,生命现象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生命的存在必须不断从外界吸收负熵。生物学的量子跃迁在于分子必须相对稳定的构型,即属于亚稳态。发展便建立在统计规律而不是决定论的基础上。只有和外界交换能量的开放系统,由于存在来自外界的负熵流,才有可能在原理平衡态的条件下,在微观涨落的基础熵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机制形成功能有序的耗散结构,从无序到有序。对于简单的决定论系统,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其长期新闻也不可预测,为革新、创造和演化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 西方科学理性传统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抽象方法的运用。物理规律是发展生物规律的前提。
- 在系统运动处于分叉点时,必然性的决定论起主要作用,在分叉点附近,偶然性的随机论起主要作用。
演化动力学模型
非线性决定论和随机论两种方法研究系统的非均衡演化。
非线性演化模型:
- 物种竞争模型
- 生灭过程的特例台阶式生长模型
- 社会分岔模型
科学问题要从最简单的问题出发。数理模型的优劣在于能否用简单的假设解释多种的现象。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应用中,可以用单峰和双峰分布描写社会的中庸稳定和对立动荡的不同状态。在政治学中,解释两党制比多党制稳定。哲学和方法论中,分岔模型给出了量变到质变的数学表象。非线性模型把辩证法和历史观引入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数学模型。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社会分化的随机模型
非线性模型描述社会演化的非均衡动力学。
- 在社会的安全与发展、稳定与复杂之间都存在此消彼长、不可兼得的关系。
- 数理社会学家把理论生态学中资源有限的逻辑斯蒂增长方程引入社会学,描写大众传播等信息扩散过程。
- 静态世界里均衡的思维犯式将会被演化世界里非均衡的思维范式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