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歪曲的心理调适 一【骄傲心理、偏执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小人心理】

  • 骄傲心理

    原由:

      “谦受益,满招损”、“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谦逊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都是警戒人不可有骄傲的态度。然而,骄傲一直是代代相继,是人性的弱点,从现实生活的人群中不难见到一些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人。主要原因是人格修养的欠缺。

    分析:

      骄傲的心理情绪,是由于认识片面性的结果。又与封闭的环境息息相关。曾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者是有着别人所不及之处,于是就觉得自己的能力、才干、水准都是比别人高,夸大了个人的作为。是坐井观天的特征。如果能把自己的能力、业绩置于强手如林的大环境中,就会发现,比你强的人多多,那还有什么理由骄傲呢?人在小范围内生活和工作,封闭的环境使得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不能冷静地与“强中手”进行比较,也意识不到骄傲的危害,再加上有些平庸的人好吹捧,助长了某些心理脆弱的人的骄傲心理的蔓延。  

    调适:

      1、开阔眼界,将自己置于宏观的坐标系中。任何人的智力、能力、业绩都是相对的,所谓出类拔萃,到了大集团很可能处于不显眼的位置。即使也能出类拔萃,也不必骄傲,因为在别的大集团也有你这样的人才,“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你感到在宏观的坐标系中,你只是一个坐标点,那么就会永远觉得没有骄傲的理由,也就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才华。
      2、认识到个人的才智不依托团队的力量就不能发挥。骄傲心理的最大弱点是夸大自我的作为。但任何事业的成功,是与前人积累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密切相关的,也与同事们的互相配合,协作努力有直接关系。并要经过数不胜数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反复过程,最终得到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许多同事参与,付出心血和精力。有团队的力量,但骄傲的人通常难与人合作的,所以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而不能变成现实。

      3、看到骄傲的危害。“骄兵必败”、 “满盈身必灾” 、“骄傲使人落后”的格言,深刻地揭示了骄傲导致的恶果。骄傲能导致轻敌(或困难,或重大任务),使人不能客观地分析、估计对方的实力,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战胜对方,甚至给本身造成巨大损失。

      4、骄傲能使人脱离群众。众叛亲离,找不到合作的伙伴,成为孤独人,做什么都无法成功。

      5、骄傲使人在社会发展中停滞不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若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不思进取,而社会在前进,他人在进步。百舸争流千帆过,你却原地踏步,必然落在他人后边。若不设法走出骄傲的心理误区,处境就很悲惨了。

    1. Ø 骄傲只会启争竞。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
    2. Ø 骄傲的人行事狂妄,不爱受责备,盲点多,祸患也多。
    3. Ø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 偏执心理

    原由:

      偏执的人永不服输,总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护,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无误。按心理学分析,偏执心理表现并非是缺乏教养,而是一种人格异常,即变态性人格障碍。

    分析:
      具有偏执心理的人一般性情多疑,易嫉妒,好争斗,容易产生偏见。总是特立独行,像是不合节拍的独奏。他们不相信他人,对自己评价很高,总认为自己正确,善于诡辩,既使是有时理屈词穷,还要强词夺理,责怪他人不对。

      这种心理的产生除了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外,主要是与后天环境的养成有关。一般认为在儿童时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使子女遭受冷遇,心灵受到创伤,就容易滋生自我孤独和与人疏远的偏向。特别是在青春期过后,逐渐形成偏执信念,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不能正常地与人交往,给人性情古怪之感。偏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而改变也相当困难。

    调适:

      1、要意识到偏执的危害。需通过一定的环境制约,会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而且伴随着失误概率的提高,家人或同事要向他晓以偏执的危害,使他明白,偏执不仅会使亲情冷淡,同事关系疏远,还得不到他人得理解、支持和同情,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同时还常使自己陷于激愤的情绪之中,影响身体健康。只有不再固执己见,认识自己性格的弱点,才能正视客观现实,谋求适应环境,从而使性格变得灵活随和一些。  

      2、学会思想方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事物,克服主观片面性。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以随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必事事较真,以仁义之心待之,就能协调人际关系。对于一些意见分歧,只要宽容以对,互相谦让,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消除隔阂,增进感情。
      3、要经常不懈地进行自我克制、自我疏导,控制不良情绪发生。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左时,要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与人相争、相辩,而是采取回避的办法,离开现场,使激动的情绪自行平息。在与朋友或同事闲谈或研究工作时,一旦遇到意见分歧要提醒自己虚心、耐心,不要横推车,强词夺理。即使是不得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沉着、稳重,力求客观,以理服人,不要鄙视他人。

      4、适当地处理自己的言论。如果你的发言理据充分,站得住脚,会得到大家的信服和掌声;如果你的发言不能服人,就应以幽默的调侃为自己下个台阶。这样做,既不伤你的自尊心,也对制约偏执心理颇有益。

    1. Ø 偏执的人必受伤损,必被凌辱。他的羞耻不得涂抹。
    2. Ø 不要冒失出去与人争竞,免得至终被他羞辱。
  • 嫉妒心理

    原由:    

      嫉妒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也是一种以自己地位相似、水平相近、年龄相仿的同辈人为指向的带有敌意的心理倾斜现象。

    分析:

      嫉妒心理的特征是:

      1、不能认可他人比自己强,只能陶醉于他人的失利为满足的情感体验之中。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

      2、是为‘寻求公正’要达到精神上的平衡,而施展的自卫手段。

      3、嫉妒既能伤人,也能误己。总是与自己和他人过不去,自找烦恼,自设障碍;为别人取得的成绩而忧心忡忡。当他人为假想敌,特别是对方的成绩越大,名望越高,其嫉妒得越加厉害。如此承受着全身心的折磨,精神必然受到损害。

      4、嫉妒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他不检讨自的不足,而是以自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促使忿忿不平,嫉恨别人。选择嫉妒,不仅会增加许多烦恼,还会因把对方看得高于自己,削弱自己的自信心理和自爱意识。人的自信心是一种自爱的心理情绪,真正自爱的人,既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会因别人超过自己而恼恨不已。嫉妒如果变成习惯化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就成为压制、报复、心胸狭窄、居心叵测、不择手段的人,以致与颠覆意识狼狈为奸,从而使比他强的人都被视为攻击的靶心,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造成许多悲剧的发生。

    调适:

      1、需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摆正自己与被嫉妒者的位置,正确认识嫉妒是违反道德情感的体验,即使是因嫉妒耍手段而一时得逞,也不能彻底否定他人的成绩。这种怨恨情绪犹如螳臂挡车,否定不了他人,那么为此消蚀了自己很多精力,反而自害。
      2、消解唯我独尊的心理品质。嫉妒是以我为中心的拒他性的心理情绪,对超我者嫉恨,对不如我者蔑视,因此,必须从“我”的圈圈里挣脱出来。当发现他人比自己强时,不要以自己的感情取向盲目处置,或不加思考地进行攻击排斥他人,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就。
      3、心无恶念,独善其身。达观处世的人,才能制止和摒弃嫉妒,树立起对人的平常心和同情心,就能把人事纠葛、功名利禄看得淡薄,就不容易嫉妒了。

      4、充实自己,心往向上。只有不求上进,恋权贪位的人,为了怕他人升上自己,才会产生嫉妒而将人压下;如果自己是不断节节上首,就会巴不得有人来代替自己,而急于训练下属。若有爱才之心,更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 Ø 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报仇的时候,决不留情。
    2. Ø 乖僻人播散分争。传舌的离间密友。
    3. Ø 嫉妒会使全身的骨头朽烂,面目可憎。嫉妒的人,一生得不到知心的朋友。
  • 报复心理

    原由:  

      古往今来心怀歹意、寻机报复的人屡见不鲜。

    分析:

      报复,是一种病态心理,它的产生是由于私心膨胀的结果。其有着一种偏执的心态,总是把自己看作一枝花,把别人看作“豆腐渣”,连做梦也想凌驾于他人之上,但实际上却才智平庸、难有作为。可是他又不甘心屈尊于他人之下,就非常看重高位。要是他人不给他的私欲得以满足,就“牢记”这“一箭之仇”,等待时机,以便进行报复,达到他的目的。

    这种病态心理属于道德的欠缺,而对于道德欠缺行为的人

      1、应该英明的秉公办事,不因他的打小报告、请吃送礼而对其放松警惕,或被假象所蒙蔽,也要做到限制使用,不给他进行报复的机会。只有认清他的思想本质,使其拍马、奉承,没有立锥之地,也能避免偏听偏信而误入他设置的陷阱。与他共事的人也要对其不道德行为进行抵制,不随声附和,不听之任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为其虚情假意所迷惑。更要抓住他的思想苗头作好思想教育工作,消除他以后寻机报复的隐患。如果做到这些防范的工作,就能在客观上为他的报复清除了滋生的温床。
      2、要敢于针对他的报复行为进行揭露,让大家认清他的真实面貌。具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具有指鹿为马的本事,他或者偷梁换柱,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无中生有,只要能达到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报复目的,就无所不用。对这样的行径要敢于抓住揭露,让人认清是非事实,使他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从而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当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报复作为个人性的心理品质,要走出这种心理误区,关键还在于当事者能够自身醒悟。

    调适:  

      1、是认清害人终害己的辨证关系。寻机报复的人总是想以假象来迷惑人,以害人来达到利己的目的,殊不知“纸里包不住火”,“玩火者必自焚”,正如鲁迅所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只要认清了这种逻辑遭遇,就能良心发现,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痛改前非。
      2、是树立老老实实做人的道德规范,做到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衡测是非;做到客观地估价自己,不想入非非,不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陷害别人;做到知恩图报,对他人给自己的好处,尤其是纪念他人曾对自己的关照、帮助,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只记人家有负于你的地方而忘记人家的好处。在道德上能够这样地规范一下,就不会总是心怀报复了。

    1. Ø 人未曾加害与你,不可无故与他相争。
    2. Ø 心中乖僻,常设恶谋,布散分争。所以灾难必忽然临到他身。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
  • 小人心理

    原由:

      “宁伤君子,不伤小人” 道出了“小人”的厉害。“伤”了君子,不会有后患,而“伤”了小人,则是后患无穷。所谓“小人”,是指那些道德欠缺、行为卑劣的人。孔子就对“小人”深恶痛绝,称其为“难养也”,意为“难以相处” 而“小人”常招摇过市,并制造了种种事端。遗憾的是,令人讨厌的“小人”却仍有活动的市场。

    分析:

      “小人”本质是“势利”,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容不得别人比他强,从不是通过竞赛来超过他人,而是搞阴谋诡计陷害他人;其人自私自利,利欲熏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不惜拨弄是非,颠倒黑白;这样的人阴险恶毒,权欲贪心。他们无权时,善于厚着脸皮制造舆论,抓住人际的利害关系和时机来挑拨离间,还不惜吹捧,投其所好,若对他们的恶性心理缺乏警惕,使其有机可趁,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小人”一旦大权在握,便打击报复,排斥异己,顺己者昌,逆己者亡,对比他强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然而“小人”作为是一种恶性心理品质,其表现程度也有深浅之分,并非所有的“小人”都是不可救药的,有的还是可以排除心理障碍,改邪归正的。

    调适:

      1、加强思想修养,提升道德水准“小人”心理是一种道德欠缺性的恶性心理,这种恶性心理的发作,往往是攻利主意,因此要摒弃这种心理障碍,从当事者的主观讲,必须加强思想修养,提升道德水准,使得思想的觉悟性或良心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不因个人的私欲、私利而干出违背良心的勾当。

      2、认识到“小人”的恶果。既害人又误己,拨弄是非、陷害他人的结果会暴露无遗,被钉在人生历史的耻辱册上,名誉尽失,遗臭万年。
      3、要及时识破、揭露“小人”的阴谋诡计“小人”主要靠拨弄是非来达到其罪恶目的的,很少触及法律的禁区。因此“小人”的行为往往被忽视,只有当其造成一定恶果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防患于未然,要及时识破、揭露“小人”的阴谋诡计,使他人能防范。

      4、要把好“楼梯口”。“小人”一旦得到领导的信任或掌管了一定的权力之后,就会恶意膨胀,为所欲为,所以对“小人”一定要把好“楼梯口”,绝对不能提拔,否则就会后患无穷,贻害事业或他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使其进行反省,认识危害,弃旧图新;还要予以限制。“小人”在不“得志”时,往往不敢恣意妄为。

    1. Ø 指斥小人,恐怕他恨你,必受辱骂。责备恶人的,必被玷污。
    2. Ø 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
    3. Ø 赶出小人,争端就消除,分争和羞辱,也必止息。
posted @ 2010-07-23 09:51  Tweet  阅读(31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