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谈
拔牙谈
今天去拔牙,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决定更一篇博客。
医院与HIS
两天前早醒了一下,灵光一闪,刷了刷医院的公众号,竟然挂到了牙科专家号,还正好是周末,于是早早就去看病。看病的时候有这么两件有趣的事情,都跟HIS(医院信息系统)有关:
一个是牙科的X光(其实是CT)竟然完全没有和医院的HIS相通,拍完的时候,技师(总感觉这个称呼色色的)还在我的病历本上标注了我在影像系统的ID。
另一个是当日的回诊。今天还好,一大早来看牙的很少。上次挂耳鼻喉的时候,一群人在诊室门口排队,简直就跟我家乡的医院一样。
其实有一说一,这医院我觉得在信息化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家可以挂号、取一些报告,在医院里则有大量的自助终端,多来几次摸熟了的话,医疗体验确实非常好。但HIS这个概念到现在也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在落地医院的案例上,确实缺乏很好的变通性。
凑巧的是,无论是HIS还是我生平遇到的其他软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 系统的包容性和扩展性
- 深入用户的需求工程
前者,需要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封装,这个“合理”至少需要满足一点:尽可能多的输入、尽可能完整的输出。为什么要额外提这么一点呢,因为现今软件开发到以微服务甚至的函数为最小产品单元的时候,输入/输出是最重要的一层。这一层如果是“合理”的,至少在产品对接的时候,减小了争论的成本。当然,如何将“合理”的东西组织的更加“优雅”,则是更加高明的手法,暂且按下不表。
后者,需要产品人员深入用户。做产品最忌惮的就是拍脑袋,最罕见的就是和用户沟通。“合理”的用户故事,是以用户为核心,而不是以客户/产品/开发/测试/老板为核心。在缺乏场景/知识的场合,应该尽可能的去到用户身边。
胡乱说了这么多,其实更多的还是在思索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符号,它把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每个人在现今会历经比旧时多得多得多的人、事、想法。大量的信息在重新塑造着新一代的人类,希望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活得更好吧!
=。=,最后的感叹,是因为医院开的纸质手术预约单被我搞丢了,结果中午去补。大风大雪大雨,寒。
医保账户
补预约单的时候,发现收费处人不多,就开了发票准备保险,然后发现当年医保账户里的钱刷完了。
果然本命年是有点不平安(并不
主要还是今年开了太多的西替利嗪,验了没屁用反正肯定是过敏体质的很多指标,另外就是上周做了咽喉镜(过敏性鼻炎,扶额),还有今天拔牙的检查。
然后,发现医保的网站上写着可以查询12个月,其实只能看6个月,导致我也不完全清楚上半年具体把钱都花那儿了。
最迷的就是我的当年账户是按照换工作前的基准算的,奇低无比。要是历年的余额花完了,就全当是给医保账户充值了。=。=
另外,今天我读懂了上海医保的个人账户清算信息单,圆圈的数字是查询的时候在那个表格里看到的数字:
- 2017,指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
- 2018,指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
- 2018当年账户 = 2018年4月自己缴(工资×2%)×12 + 2018年4月你的年纪对应的单位缴②
- 2017年多缴的(因为工资会变) = 2017自己缴(工资×2%)① + 2018年4月你的年纪对应的单位缴② - 2017当年账户③
- 2018历年账户 = (2017年多缴的 + 201804账户的总余额④ + 其他特殊的) × (1 + 一年期存款利率)
特殊的我搜了,没查到,估计是一些特殊政策吧。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