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读后感

本书主要介绍了导致认知和执行差距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原因1:摄入的信息过多,不懂得过滤


听了很多新东西,但是没有把它们总结起来。于是就演变成你无时不刻不在“学习”新东西,但是在生活中并没有把它们运用起来。而且听得东西太多了,等到想用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个人经验:


  • 我在搜索学习资料的时候,可以找到很多书籍和视频。我大致上都粗略地查看了一下,它们有很多的交集。如果我要把它们全部都看完消化的话,就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相当于花70%的时间来获得最后30%的内容。当然,也有可能30%都没有。
  • 现在资料这么多,也没有时间把它们都看一遍。就好像我的各种云盘里面放着很多资料,然而我几乎从来没有去看过。每次都是看到这个资料好,就把它保存起来,想着等有空了再看。但是这个“有空了”的时刻从来没来过。
  • 过多的摄入这些知识以后,会让我“多而浅”。现在的我就是这种情况,学习的东西覆盖面非常广,但是没有一样是可以拿的出手的。
  • 因为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经常都是三分钟热度,每种领域都会在涉及一段时间后又离开这个领域。这就导致我每次在重拾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要重头开始。这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没有意义。(这一点在后来的面试中被某位面试官言中,而我现在也在不断的反省自己)或者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多了,不得不在中途放弃一些东西,但是过段时间又要重新拿起来。




解决方案:

  • 间隔性地思考并重复
    传说中的炒冷饭,定期把之前学习的内容拿出来重新学习一遍。所谓的温故知新。重点在于**思考**和**重复**。
  • 必须先确定自己要学什么
    少而精,要有深度。
  • 计划: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回顾和思考自己之前学的知识点,如果周末来不及就依次顺延一周;反复地练习和回顾单词和语法,直到自己能够与人交流。





原因2:消极的过滤导致对知识的吸收不足10%


当你对一件事情抱有消极的想法的时候,本质上是会排斥对这种观念的吸收和认知。但是由于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这种消极是需要后天来克服的。



个人经验:

  • 在和先生讨论的时候,特别是当先生指出我的不足的时候,我并不会积极的讨论。而是消极地过滤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先生很懊恼,我也没有很好地过滤这些问题。这就导致我经常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
  •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我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的时候,一旦我觉得当前这种方法没有用,我对这个方式就会非常排斥。甚至是直接放弃这种方式。这也是我经常无法坚持同一件事情的原因。做着做着就觉得没有意义。
  • 每当接触一些新事物的时候,我都是本能的延后或是拒绝。比如先生要求我做出改变时,我都是近乎拒绝的。还有临时邀请我去参加一些活动时,我都会要求延迟活动的时间。




解决方案:

  • 积极地听
    一个人接受一件事物一般要经过六次接触,这会让你的态度从拒绝到接受。所以不仅要积极地听取不同的声音,还要反复地思考
  • 使用绿灯思维
    当接触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先用积极地态度来思考接受的好处。思考完毕后,再用消极的态度来思考所带来的坏处。
  • 计划:
    每当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先积极地思考它所带来的好处,再去考虑带来的不良影响;适当地把自己置于心理不舒适的区域,要接受挑战,拥抱变化。






因3:没有后续的跟进


学习完新的事物以后,在后续的生活和工作中,并没有运用这些新的东西。而是维持自己旧有的习惯和行为。相当于只是储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去实践。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个人经验:

  • 学习应用类的知识的时候,我往往是看视频或者书籍。但是看完了也就结束了,并有在后续的工作中实践和运用这些方法。这就导致每当我想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因为遗忘总要从头开始。非常的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而且常常就是看完书又放下了,如此循环,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




解决方案:

  • 指导 支持 问责
    先示范如何操作,然后让学习的人自己操作,接着对他做的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给予纠正。
  • 强调积极面
    给予人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 计划:
    反复地练习和实践同一个知识点,直到自己掌握;适当地给予自己鼓励,可以考虑设置一定的奖励,完成目标后奖励自己;经常地表扬和鼓励他人,每当他们给予我帮助和惊喜的时候;在种子习惯上设立自己的要求,每天签到激励自己;记录自己的问题和纠正过程,时刻反思;书写读后感,和别人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书籍推荐:


《一分钟经理》
《知行距离》



作者推荐:

肯·布兰佳
保罗·梅耶
迪克·卢赫

posted @ 2016-01-19 18:20  tusna  阅读(8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